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9,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旄节
隼旟
求才
府公
出藩
长游
春卿
州治
尹京
贤宰
竹符
大卿
守长
牧伯
总统
《漢語大詞典》:旄节(旄節)
(1).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用作信物。史记·秦始皇本纪“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唐 张守节 正义:“旄节者,编毛为之,以象竹节,《汉书》云‘ 苏武 执节在 匈奴 牧羊,节毛尽落’是也。” 宋 梅尧臣 《送马仲涂司谏使北》诗:“每逆龙鳞司諫諍,又持旄节使 阴山 。”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苏属国 之旄节终留, 庾开府 之江关永弃。”
(2).镇守一方的长官所拥有的节。 唐 李嘉祐 《送从弟归河朔》诗:“诸将矜旄节,何人重布衣。”新唐书·杨汝士传:“ 开成 初,繇兵部侍郎为 东川 节度使。时 嗣復 镇 西川 ,乃族昆弟,对拥旄节,世荣其门。”
(3).指仙人所执紫毛或青毛之节。 唐 王维 《送方尊师归嵩山》诗:“仙官欲往 九龙潭 ,旄节朱旛倚石龕。” 赵殿成 笺注:“真誥:‘ 老君 佩神虎之符,带流金之铃,执紫毛之节,巾金精之巾。’紫阳真人内传:‘ 衍门子 乘白鹿,执羽盖,杖青毛之节,侍从十餘玉女。’”
《漢語大詞典》:隼旟
(1).画有隼鸟的旗帜。古代为州郡长官所建。语本周礼·春官·司常:“鸟隼为旟,龟蛇为旐……州里建旟,县鄙建旐。” 唐 刘禹锡 《泰娘歌》:“风流太守 韦 尚书,路傍忽见停隼旟。” 宋 贺铸 《玉京秋》词:“蜡屐纶巾,羽觴象管,且追随、隼旟行乐。” 清 姚鼐 《答孙补山中丞》诗之二:“鸿翼久迴春水白,隼旟重向 越 山青。”
(2).指代州郡长官。 唐 白居易 《得甲为郡守部下渔色御史将责之辞云未授官已前纳采》:“宜听隼旟之诉,难科渔色之辜。” 五代 齐己 《荆渚病中因思匡庐遂成三百字寄梁先辈》诗:“每许亲朱履,多怜奉隼旟。”
(3).指帅旗。 明 吾丘瑞 《运甓记·权门灯宴》:“隼旟虎帐,拥百万貔貅;铁鎧金戈,辖三千熊虎。”亦指将帅。旧唐书·尉迟敬德程知节等传论:“ 知节 志平国难,拜隼旟则致命辅君。”
《国语辞典》:求才  拼音:qiú cái
徵求人才。如:「报上每天都有很多公司行号的求才启事。」唐。陆贽〈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夫求才贵广,考课贵精。求广在于各举所知,长吏之荐择是也;考精在于按名责实,宰臣之序进是也。」
《漢語大詞典》:府公
(1).六朝时王府僚属称其主为府公; 唐 、 五代 时,官府幕僚沿旧习,称节度使、观察使为府公。晋书·贾充传:“果见 充 行至一府舍,侍卫甚盛。府公南面坐,声色甚厉。” 唐 刘禹锡 《送王司马之陕州》诗:“府公既有朝中旧,司马应容醉后狂。”
(2).泛称府、州级的长官。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二年:“﹝ 孙钦 ﹞往辞 承丕 , 承丕 邀与俱见府公。” 胡三省 注:“公者,人之尊称,一府之尊,故谓之府公。”参阅 清 梁章鉅 称谓录·总督
《漢語大詞典》:出藩
出任地方长官。 唐 韩愈 《河南府同官记》:“於时 河东公 为左僕射宰相,出藩大邦,开府 汉 南。”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察智·范槚》:“ 景王 出藩,大盗谋劫王,布党起 天津 至 鄱阳 ,分徒五百人,往来游奕。”
《漢語大詞典》:长游(長游)
什长和游宗。谓乡中之行政长官。管子·八观:“乡毋长游,里毋士舍,时无会同,丧蒸不聚,禁罚不严,则齿长辑睦毋自生矣。” 尹知章 注:“﹝长游,﹞什长、游宗也。”
《漢語大詞典》:春卿
(1). 周 春官为六卿之一,掌邦礼。后因称礼部长官为春卿。 唐 耿湋 《奉送蒋尚书兼御史大夫东都留守》诗:“副相威名重,春卿礼乐崇。” 唐 柳宗元 《送元秀才下第东归序》:“献艺春卿,当三黜之辱,可谓屈抑矣。” 宋 王禹偁 《送进士郝太冲序》:“洎予受知春卿,荐以甲科,喧喧我名,雷奋人耳。”
(2).指 南朝 梁 太常、宗正、司农三卿。隋书·百官志上:“诸卿, 梁 初犹依 宋 齐 ,皆无卿名。 天监 七年,以太常为太常卿,加置宗正卿,以大司农为司农卿,三卿是为春卿。”
《漢語大詞典》:州治
旧时一州最高行政长官的官署。亦指它的所在地。 宋 陆游 入蜀记卷六:“宫今为州仓,而州治在宫西北。”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直隶·通州》:“ 通州卫 ,在州治南, 建元 四年 成祖 置卫於此。”
《漢語大詞典》:尹京
(1).治理京畿。汉书·叙传下:“ 广 汉 尹京,克聪克明。” 晋 潘岳 《西征赋》:“ 赵 张 三 王 之尹京, 定国 、 释之 之听理。” 宋 王禹偁 《五哀》诗:“掌选循故实,尹京耻钩距。”
(2).指京畿长官。 唐 贾岛 《再投李益常侍》诗:“何处初投刺,当时赴尹京。”
《漢語大詞典》:贤宰(賢宰)
(1).贤明的宰相。后汉书·左雄周举等传论:“ 陈蕃 、 杨秉 处称贤宰, 皇甫 、 张 、 段 出号名将。”说郛卷二四引 宋 孔平仲 《孔氏杂说》:“贤相亦可谓之贤宰。《左雄传论》曰: 陈蕃 、 杨秉 世称贤宰。”
(2).贤明的地方长官。 唐 张说 《至尉氏》诗:“吾兄昔兹邑,遗爱称贤宰。” 明 无心子《金雀记·寄书》:“因接恩官辞梓里,为因贤宰出都门。” 清 查慎行 《送同年张耦韩宰灵宝》诗:“神明世合推贤宰,悃愊君能復古风。”
《漢語大詞典》:竹符
(1).“ 竹使符 ”的省称。后汉书·百官志三:“尚符璽郎中四人。本注曰:旧二人在中,主璽及虎符、竹符之半者。”
(2).泛指地方长官印符。 唐 权德舆 《送孔江州》诗:“才子厌兰省,邦君荣竹符。” 宋 苏轼 《皇兄令史赠博州防御使傅平侯制》:“故具官令史,端厚有常,靖恭寡过,生不勒於保傅,没见思於族姻,宜分竹符,就赐茅社。” 清 曹寅 《书院瓶中杏花将残漫赠三绝句》之二:“慧色为谁延一日,竹符新调 锡山 泉。”参见“ 竹使符 ”。
《漢語大詞典》:竹使符
(1). 汉 时竹制的信符。右留京师,左与郡国。凡发兵用铜虎符,其馀征调用竹使符。汉书·文帝纪:“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鐫刻篆书,第一至第五。”亦省称“ 竹使 ”。后汉书·杜诗传:“旧制发兵,皆以处符,其餘徵调,竹使而已。”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 郑康成 周礼注云:‘今日徵郡守以竹使符。’”
(2).泛指地方官吏的印符。 南朝 梁元帝 《侍中新渝侯墓志铭》:“三分竹使,再徙建旟。” 唐 房孺复 《酬窦大闲居见寄》:“名惭竹使宦情少,路隔 桃源 归思迷。” 宋 苏轼 《送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诗:“ 中山 保塞 两穷边,卧治雍容已百年,顾我迂愚分竹使,与君谈笑用蒲鞭。”
(3).借指州郡长官。 唐 张九龄 《登荆州城楼》诗:“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
《漢語大詞典》:大卿
宋 代俗称中央各寺的正职长官为大卿。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三:“世俗称列寺卿曰大卿,诸监曰大监,所以别於少卿监。”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 方秋崖 《沁园春》词,櫽括《兰亭序》,有小序:‘ 河彊仲 大卿,禊饮水西,令妓歌《兰亭》,皆不能,乃为以平仄度此曲,俾歌之’云云。”
《漢語大詞典》:守长(守長)
郡守县令等地方长官的统称。后汉书·吴汉传:“时 鬲县 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晋书·王浑传:“可令中书指宣明詔,问方土异同,贤才秀异,风俗好尚,农桑本务,刑狱得无宽滥,守长得无侵虐。” 唐 韩愈 《处州孔子庙碑》:“自天子至郡邑守长通得祀而徧天下者,唯社稷与 孔子 为然。” 宋 曾巩 《湘冠》诗:“鸟蚁睢盱倚嵓险,此虏难胜端非今,较然大体著方册,唯用守长怀其心。”
《國語辭典》:牧伯  拼音:mù bó
州长。《汉书。卷八三。朱博传》:「今部刺史居牧伯之位,秉一州之统。」《文选。李密。陈情表》:「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分類:州郡长官
《國語辭典》:总统(總統)  拼音:zǒng tǒng
1.总聚统理。《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盖参天子,坐而议政,无不总统。」《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
2.旧时用于称统兵的首领。
3.民主国家的元首。我国总统由全国人民直接选举,任期四年,对外代表中华民国,亦为全国陆海空三军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