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螫噬
谓毒虫刺人和野兽咬人。周礼·夏官·山师“辨其物,与其利害” 汉 郑玄 注:“山林之名与物,若 岱畎 丝枲、 嶧阳 孤桐矣。利,其中人用者;害,毒物及螫噬之虫兽。”
《漢語大詞典》:兽暴(獸暴)
谓野兽之害。南史·梁吴平侯勱传:“﹝ 勱 ﹞迁 宣城 内史,郡多猛兽,常为人患,及 勱 在任,兽暴为息。”
分類:野兽
《漢語大詞典》:受诎(受詘)
捕获力竭的(野兽)。
《漢語大詞典》:兽害(獸害)
野兽对人畜、庄稼等造成的祸害。《新华半月刊》1959年第16期:“牧民把自己家里吃的辣椒面都拿了出来消灭兽害。”
《漢語大詞典》:獦狚
古代传说中的野兽。山海经·东山经:“﹝ 北号之山 ﹞有兽焉,其状如狼,赤首鼠目,其音如豚,名曰猲狙。” 郝懿行 笺疏:“经文猲狙当为獦狚,玉篇广韵并作獦狚。”
分類:野兽笺疏
《漢語大詞典》:木兽(木獸)
(1).木制的兽。隋书·东夷传·流求:“王乘木兽,令左右舆之而行。”
(2).谓林中野兽。 元杨景贤《西游记》第四本第十六折:“伏得些山神恐惧,木客潜藏,木兽拳挛。”
《漢語大詞典》:黔喙
黑嘴。借指牲畜野兽之类。易·说卦:“艮为山……为黔喙之属。” 陆德明 释文:“谓虎豹之属,贪冒之类。” 孔颖达 疏:“取其山居之兽也。”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於是掘徙骸骨,家中皆愈”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 《管辂别传》:“夫万物之化,一例之道也。是以 夏 鯀 ,天子之父, 赵王 如意 , 汉祖 之子,而 鯀 为黄熊, 如意 为苍狗,斯亦至尊之位而为黔喙之类也。”
分類:牲畜野兽
《漢語大詞典》:仔兽(仔獸)
野兽的幼仔。如:动物园安装了保暖设施,保护仔兽过冬。
分類:野兽
《漢語大詞典》:长嘷(長嘷)
大声吼叫。多用于野兽。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知古:“ 直方 至 东京 ,既不自新,而慢游愈亟。 洛阳 四旁翥者走者,见皆识之,必群噪长嘷而去。”
《国语辞典》:饕餮之徒  拼音:tāo tiè zhī tú
饕餮,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饕餮之徒比喻凶恶贪婪或贪吃不厌的人。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又楚子观周,受折于孙满,霍侯骖乘,祸起于负芒,饕餮之徒,其流甚众。」《幼学琼林。卷三。饮食类》:「多食不厌谓之饕餮之徒。」
《國語辭典》:野兽派(野獸派)  拼音:yě shòu pài
一种美术派别。二十世纪初在巴黎形成,以强烈单纯的色彩及誇张的线条来构成画面,把内在的情感极端放任的宣泄出来,企图表达对自然的主观感受。代表画家有马蒂斯、卢奥等。
《国语辞典》:困兽之斗(困兽之斗)  拼音:kùn shòu zhī dòu
被围困的野兽,还想继续搏斗脱困。比喻处于绝境中的顽抗。如:「歹徒在警方的重围之下,依然在作困兽之斗。」
《国语辞典》:桃杌  拼音:táo wù
本是凶暴的野兽名,后比喻为恶人。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下官楚州太守桃杌是也。」也作「梼杌」。
《国语辞典》:屏蓬  拼音:píng péng
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野兽。《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兽,左右有首,名曰:『屏蓬』。」
分类:野兽
《国语辞典》:罴丸(罴丸)  拼音:pí wán
神话传说中的野兽。《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那异兽名为『罴丸』,任你坚冰冻厚几尺,一声响亮,叫他登时粉碎。」
分类:野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