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迦文
释迦牟尼 亦称 释迦文佛 ,省称 迦文 。 南朝 齐 王融 《法门颂启》:“ 迦文 启圣,道冠百灵。” 明 屠隆 《昙花记·郊游点化》:“我不参禪不説法,终日醺醺醉麯糵。假饶撞着老 迦文 ,当头一棒便打杀。”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 迦文 开十诵,广舌演四部。”
《漢語大詞典》:魔军(魔軍)
(1).佛教故事, 释迦 成道时,恶魔 波旬 来侵害,佛家称其所率之军为魔军。 唐 王勃 《释迦佛赋》:“莫不魔军振动,法界奔惊。”
(2).泛指由魔鬼组成的军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扶箕诗》:“天遣魔军杀不平,不平人杀不平人。不平人杀不平者,杀尽不平方太平。”
(3).犹魔君。怪物。常用作詈词。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五本第十五出:“那魔军来时,你着他入房来,我料持他。”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一折:“这一伙魔军,又无甚功勋,却着他画戟朱门……羊马成羣。”
(4).指调皮捣蛋者。 元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谁家的小魔军,两三番迤逗人。”
《漢語大詞典》:迦维(迦維)
(1).佛祖诞生地“ 迦维罗卫 ”的省称。魏书·释老志:“ 释迦 即 天竺 迦维卫国 王之子。 天竺 其总称, 迦维 别名也。”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是以 如来 利见 迦维 ,託生王室。” 李善 注引《瑞应经》:“菩萨下当世作佛,託生 天竺 迦维罗卫国 。”
(2).指 释迦佛 。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弘 洙 泗 之风,阐 迦维 之化。”
《國語辭典》:青目  拼音:qīng mù
垂青照拂的意思。参见「青眼」条。《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晚生得蒙青目,一日地主之谊也不曾尽得,如何便要去?」《红楼梦》第二十四回:「既肯青目,这是十五两三钱有零的银子,便拿去置买东西。」
《国语辞典》:传灯录(传灯录)  拼音:chuán dēng lù
书名。宋僧道原著,三十卷。记释迦以来诸祖相传的脉络,并录其法语,因其成书于宋真宗景德元年,故又名《景德传灯录》。为襌宗史的著作。
《漢語大詞典》:九劫
(1).谓成佛所经历的漫长劫难。 南朝 梁 沈约 《释迦文佛像铭》:“能仁奚感,将唯妙法。驻景上天,降生右脇。始出四门,终超九劫。”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忘身论》:“昔王子投身,功踰九劫;刳肌贸鸟,骇震三千。”生经·堕珠著海中经:“我等世尊,从无数劫精进不懈,不拘生死五道之患……超越九劫,自致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
(2).指 释迦 成佛的现在世。相传 释迦 于住劫(分二十小劫)中的第九劫(即现在世)成佛。法苑珠林卷十三:“十一劫是未来,八劫是过去,今 释迦佛 当第九劫内成佛。”参见“ 中劫 ”。
《漢語大詞典》:中劫
佛家的宏观时间概念之一。相当于世界产生、发展、衰朽、灭亡(成、住、坏、空)中的一个阶段。即二十小劫或四分之一大劫。见大智度论法苑珠林卷三:“此中一减一增,十八增减,合二十中劫。”
《漢語大詞典》:释种(釋種)
(1).佛教创始者 释迦牟尼 是古 印度 释迦 族人,简称为“释种”。后亦泛指佛教信徒。 唐 虞世南 《破邪论序》:“既学博而心下,亦守卑而调高,实 释 种之梁栋,人生之羽仪者也。” 唐 刘禹锡 《送僧元暠南游》诗引:“万姓归佛,尽为 释 种,如河入海,无復水名。”
(2).即 塞 种。古族名。公元前第二世纪以前分布于今 伊犁河 流域及 伊塞克湖 附近一带,前第二世纪前期因 大月氏 人西迁,侵入其地,一部分南下征服 罽宾 等地,一部分留居故地者后与新侵入的 乌孙 人混合。汉书·张骞传“ 月氏 已为 匈奴 所破,西击 塞 王” 唐 颜师古 注:“塞,音先得反。 西域 国名,即佛经所谓 释 种者。塞、释声相近,本一姓耳。”
《国语辞典》:大迦叶(大迦叶)  拼音:dà jiā yè
释迦牟尼的大弟子。全名为「摩诃迦叶波」。曾经代替释迦统领众僧,而有第一祖师之称。对于佛法的流传,有极大的功劳。
《国语辞典》:涅槃经(涅槃经)  拼音:niè pán jīng
佛教经典。有大乘、小乘两部,分述释迦在入涅槃前的传法遗言及修道状况。大乘部又分北本四十卷和南本三十六卷两种。
《漢語大詞典》:道牙
佛牙。相传 释迦 圆寂后,留下四颗佛牙。后用以喻指修道之功德。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道牙期日就,尘虑乃冰释。” 唐 金献贞 《海东故神行禅师碑》:“灌法水於神器,长道牙於心田。”
《国语辞典》:孔佛  拼音:kǒng fó
孔子与释迦。如:「孔佛学说影响东方社会很大。」
分类:孔子释迦
《漢語大詞典》:浴佛日
谓农历四月八日 释迦 诞生日。参见“ 浴佛 ”。
《國語辭典》:浴佛  拼音:yù fó
用香汤灌拭洗佛像的仪式。在印度原可每日举行,在中国则成为佛诞节独特的宗教活动。
《漢語大詞典》:吉祥草
(1).佛经中传说 释迦佛 成道时 吉祥童子 所献之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诸天导引菩萨起行,离树三十步,天授吉祥草,菩萨受之。”
(2).草名。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茎贴地面。叶细长,丛生茎上,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夏秋间开花,紫红色。浆果球形,红色。可种庭院,供玩赏。根和全草入药。
(3).艾的别名。 宋 陶谷 清异录·药谱:“福德绵、吉祥草、草师婆,皆谓艾也。”
《漢語大詞典》:鹿野苑
佛教地名。在 中天竺 波罗奈国 。 释迦 成道后,始来此说四谛之法,度 憍陈如 等五比丘,故名 仙人论处 。杂阿含经卷二三:“此处仙人园 鹿野苑 ,如来於中为五比丘三转十二行法轮。”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上:“西方圣人以一大事因缘,出现於世,自从 鹿野苑 中,直至於 跋提河 ,演説苦空无我无量妙义。”
《漢語大詞典》:五百罗汉(五百羅漢)
佛教语。常随 释迦 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十诵律卷四:“今日世尊与五百罗汉入 首波城 。”法苑珠林卷七三:“ 如来 将五百罗汉常以月十五日於中説戒。”一说为参加第一次结集或第四次结集的五百比丘。参阅 宋 高道素 《乾明院五百罗汉名号碑》。今寺庙罗汉殿多供奉“五百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