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邮传(郵傳)
(1).传舍,驿馆。 宋 王禹偁 《商於驿记后序》:“ 吴 、 越 、 江 、 淮 、 荆 、 湘 、 交 、 广 ,郡吏上计,皇华宣风,憧憧往来,皆出是郡,盖半天下矣。故邮传之盛,甲於它州。” 元 周权 《宵征》诗:“野路无邮传,迢迢第几程。” 清 赵翼 《送邑侯高松亭调任宿迁》诗:“邮传连三省,漕渠过万艘。”
(2).借指驿丞、驿吏等人员。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此等朝辞禁门,情态即异,暮宿村县,威福便行,驱追邮传,折辱守宰,公私劳扰,民不聊生。”
《國語辭典》:邮传(郵傳)  拼音:yóu chuán
传递书信的地方。《新唐书。卷一六四。崔衍传》:「州部多岩田,又邮传剧道,属岁无秋,民举流亡。」《宋史。卷二五五。王全斌传》:「并随师雄为乱,邮传不通者月馀。」也称为「邮置」。
《漢語大詞典》:邮传部(郵傳部)
清 末官署名。 光绪 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始设。管理交通、邮政, 民国 改为交通部。 夏仁虎 《旧京琐记·朝流》:“邮传部之设, 张百熙 为尚书, 胡燏棻 、 唐绍仪 为左右侍郎。”清史稿·德宗纪二:“﹝ 光绪 三十二年九月﹞增设邮传部、海军部、军諮府、资政院、审计院。”
《國語辭典》:邮吏(郵吏)  拼音:yóu lì
旧称驿传小官。宋。苏轼 太白山下早行至横渠镇书崇寿院壁诗:「奔走烦邮吏,安闲愧老僧。」
《漢語大詞典》:飞驿(飛驛)
策动驿马疾驰。亦指古代递送急件的邮传设置。 唐 刘禹锡 《答崔元受》诗:“传名入帝里,飞驛辞天涯。”一本作“ 飞馹 ”。新唐书·马周传:“飞驛以达警急。” 郁达夫 《过长崎》诗:“西望 崑崙 东望海,行人飞驛到京华。”
《漢語大詞典》:邮使(郵使)
(1).古代邮传驿站的小官。详“ 邮吏 ”。
(2).旧时指邮递员。 叶圣陶 《穷愁·倚闾之思》:“凡忆 秋帆 病耗,仅得之己之空想,初未曾有绿衣邮使将恶消息来也。”
《國語辭典》:邮吏(郵吏)  拼音:yóu lì
旧称驿传小官。宋。苏轼 太白山下早行至横渠镇书崇寿院壁诗:「奔走烦邮吏,安闲愧老僧。」
《漢語大詞典》:邮铃(郵鈴)
古时邮人用以表示邮传信号的铃铎。 唐 唐彦谦 《夜坐》诗:“不眠惊戍鼓,久客厌邮铃。” 宋 赵师秀 《敬谢章泉赵昌甫二十韵》:“ 翁卷 游 崆峒 ,一已烦邮铃。”
《國語辭典》:驿丞(驛丞)  拼音:yì chéng
职官名。明、清设置,负责管理驿站迎送之事。
《国语辞典》:邮官(邮官)  拼音:yóu guān
负责邮传迎送事情的小官。
《漢語大詞典》:驿局(驛局)
掌管邮传的机构。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六月十八日,抵邑之 红花埠 ,埠有驛局,南自 宿 至,北自邑至,各差皆在此换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