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赤羽
(1).赤色羽毛。尔雅·释鸟“鶾,天鸡” 晋 郭璞 注:“鶾鸡,赤羽。” 邢昺 疏:“鶾,名天鷄,赤羽之鸟也。”
(2).指羽毛赤色的禽鸟。 宋 梅尧臣 《赋红雀》诗:“赤羽异蒿鷃,来自东夷国。” 郭沫若 《蜩螗集·海上看日出》诗:“倍添黮暗夜将明,旷野飞传赤羽声。”
(3).羽箭名。铁镞。六韬·虎韬:“飞鳬、赤茎、白羽,以铜为首。电影、青茎、赤羽,以铁为首。” 唐 李白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诗:“我把两赤羽,来游 燕 赵 间。” 王琦 注:“赤羽,谓箭之羽染以赤者。”
(4).赤色旗帜。《孔子家语·致思》:“ 由 ( 子路 )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於天,旍旗繽纷下蟠於地, 由 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聝,唯 由 能之。” 唐 高适 《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诗:“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 明 汤显祖 《上之回》诗:“翠华中极驾,赤羽上之回。”
《國語辭典》:无疵(無疵)  拼音:wú cī
无过失、无毛病。唐。韩愈 读荀:「孔子删诗书,笔削春秋,合于道者著之,离于道者黜去之,故诗书春秋无疵。」
《漢語大詞典》:不校
不计较。《论语·泰伯》:“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邢昺 疏:“校,报也。” 唐 韩愈 《和侯协律咏笋》诗:“短长终不校,先后竟谁论?” 章炳麟 《蕲黄母铭》:“母一意教 侃 ( 黄侃 ),忍訽不校。”
《漢語大詞典》:非孝
诋毁、反对孝道。《孝经·五刑》:“非孝者无亲。” 邢昺 疏:“孝者百行之本,事亲为先,今乃非之,是无心爱其亲也。”
《國語辭典》:衣衾  拼音:yī qīn
死人入棺时所用的衣服与大被。《孝经。丧亲》:「为之棺椁衣衾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儒林外史》第五回:「拿一搭麻替他披著,那时衣衾棺椁,都是现成的。」
《國語辭典》:三牲  拼音:sān shēng
1.古代祭祀用的牛、羊、豕三种牺牲。《孝经。纪孝行》:「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宋。邢炳。疏:「三牲,牛、羊、豕也。」《抱朴子。内篇。道意》:「太牢三牲,曷为济焉!」
2.俗称为鸡、鱼、豕。唐。韩愈 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五谷三牲,盐醯果蔬,人所常御。」
《漢語大詞典》:九府
(1). 周 代掌管财币的机构。后泛指国库。史记·货殖列传:“其后 齐 中衰, 管子 修之,设轻重九府。” 张守节 正义:“ 周 有大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皆掌财币之官,故云九府也。”陈书·周迪传:“擅歛征赋,罕归九府。” 白蕉 《袁世凯与中华民国》:“四民輟业,满目疮痍,六师暴露,九府匱竭。”
(2).指各方的宝藏和特产。尔雅·释地:“九府:东方之美者,有 医无閭 之珣玗琪焉;东南之美者,有 会稽 之竹箭焉;南方之美者,有 梁山 之犀象焉;西南之美者,有 华山 之金石焉;西方之美者,有 霍山 之多珠玉焉;西北之美者,有 崑崙 虚之璆琳琅玕焉;北方之美者,有 幽都 之筋角焉;东北之美者,有 斥山 之文皮焉;中有 岱岳 与其五穀鱼盐生焉。” 邢昺 疏:“府,聚也,财物之所聚也。言此八方及中皆美物之所聚,故题云《九府》也。”
(3). 南齐 设置的九个官署,犹 汉 之九寺。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三年:“於是郡县及六署、九府常行职事。” 胡三省 注:“九府:太常、光禄勋、卫尉、廷尉、大司农、少府、将作大匠、太僕、大鸿臚九卿府也。”
(4).犹言脏腑。 前蜀 杜光庭 《皇后本命醮词》:“医方所诊,臟气未调,荣卫未和,正气衰薄,六脉未復,九府犹虚。”
《國語辭典》:九合  拼音:jiǔ hé
1.九次会合。《左传。襄公十一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2.纠合。《论语。宪问》:「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漢語大詞典》:得众(得衆)
谓得人心。论语·阳货:“恭则不侮,宽则得众。” 邢昺 疏:“宽则得众者,言行能宽简则为众所归也。”后汉书·隗嚣传:“季父 崔 ,素豪侠,能得众。”
《國語辭典》:安上  拼音:ān shang
装上。如:「把电灯泡安上,客厅的装潢就完成了。」「把这皮带安上,机器就可以运转了。」《醒世姻缘传》第一四回:「又想要奉承人,须要叫他内里喜欢,一个坛内安上了一付五两重的手镯,一个坛里放上每个一钱二分的金戒指十个,使红绒系成一处。」
《漢語大詞典》:狂者
(1).志向高远,勇于进取的人。论语·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邢昺 疏:“狂者进取於善道,知进而不知退。” 隋 王通 中说·事君:“ 吴筠 、 孔珪 ,古之狂者也。其文怪以怒。”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圣人教人不是箇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
(2).狂悖之人。吕氏春秋·大乐:“狂者非不武也。” 高诱 注:“狂悖之人,虽武不足畏。”
(3).指精神病患者。《淮南子·说林训》:“狂者伤人,莫之怨也。”
《國語辭典》:德风(德風)  拼音:dé fēng
语出《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以政教为风。唐。宋璟〈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诗:「德风边草偃,胜气朔云平。」
《漢語大詞典》:赐食(賜食)
(1).国君赠予熟食。论语·乡党:“君赐食,必正席先尝。” 邢昺 疏:“君赐食必先尝之者,谓君以熟食赐己,必正席而坐,先品尝之。”
(2).多指皇帝宴请臣下。 唐 韩愈 《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诗:“殿前羣公赐食罢,驊騮蹋路骄且闲。” 徐珂 《清稗类钞·恩遇·世祖赐宋荦食于中和殿》:“上爱重之,恒赐食 中和殿 。”
《漢語大詞典》:天厌(天厭)
左传·隐公十一年:“天而既厌 周 德矣,吾其能与 许 争乎?”论语·雍也:“子见 南子 , 子路 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邢昺 疏:“厌,弃也。”后因以“天厌”谓为上天所厌弃、弃绝。 宋 王安石 《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 桓温 适自毙, 苻坚 方天厌。”
《漢語大詞典》:凫鹜(鳧鶩)
鸭子。尔雅·释鸟:“舒鳧鶩。” 郭璞 注:“鸭也。” 邢昺 疏引 李巡 曰:“野曰鳧,家曰鶩。”艺文类聚卷六十引 汉 李尤 《弹铭》:“丸弹之利,以弋鳧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