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劲 → 勍劲”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沈着痛快(沈著痛快)
亦作“ 沈着痛快 ”。 坚劲而流利;遒劲而酣畅。法书要录卷一引 南朝 宋 羊欣 《采古来能书人名》:“ 吴 人 皇象 能草,世称沈著痛快。”说郛卷六九引 宋高宗 《翰墨志》:“ 芾 ( 米芾 )於真、楷、隶、篆不甚工,惟於行草,诚入能品,以 芾 收六朝翰墨,副在笔端,故沈着痛快,如乘骏马,进退裕如。”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辨:“其大概有二:曰优游不迫,曰沈著痛快。”著,一本作“ 着 ”。
沈著痛快
《漢語大詞典》:遒宕
遒劲跌宕。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下·言大非夸:“ 吴鼒 《卷施阁乙集》题词云:‘朴质若 中郎 ,遒宕若 参军 。’”
分類:遒劲跌宕
《漢語大詞典》:峭幽
遒劲沉郁。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章:“到了后期, 植 已饱尝了‘煮豆燃豆萁’之痛,受尽了忧谗畏讥之苦,他的情调便深入了,峭幽了,无复欢愉之音,惟见哀愁之叹。”
分類:遒劲沉郁
《国语辞典》:怒猊抉石  拼音:nù ní jué shí
愤怒的狮子用脚挑动石头。比喻书法的笔力遒劲。《新唐书。卷一六○。徐浩传》:「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云。」亦用以比喻诗文风格刚硬强劲。清。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杜工部七言古诗,随物赋形,因题立制,如怒猊抉石,如香象渡河。」
《漢語大詞典》:沙笔(沙筆)
一种用墨少,笔势遒劲,笔画中有丝丝露白的书画笔法。亦称渴笔或飞白。 明 徐树丕 《识小录·飞白》:“飞白字之名,书家例知之。但不晓作何状。予按 王应 云,飞白,变楷制也。本是宫殿题署。势既遒劲,文字宜轻微不满,名为飞白。据此,则如今篆书之渴笔,俗所谓沙笔是也。”
《國語辭典》:力透纸背(力透紙背)  拼音:lì tòu zhǐ bèi
写字运笔的力量能穿透纸张到达纸的另一面。形容写字、画画笔力遒劲有力。语本唐。颜真卿 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功成之极矣。」后也用来形容诗文立意深刻有力。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六。陆放翁诗》:「意在笔先,力透纸背。」
《國語辭典》:龙蛇飞动(龍蛇飛動)  拼音:lóng shé fēi dòng
龙在飞跃,蛇在摆动。形容书法的笔势苍劲有力,自然生动。宋。苏轼 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水浒后传》第三七回:「在照壁上龙蛇飞动,挥下碗口大小的二十八字。」
《漢語大詞典》:龙威虎震(龍威虎震)
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 袁昂 《书评》:﹞ 梁鵠 书,如龙威虎震,剑拔弩张。” 清 包世臣 《安吴论书·历下笔谭》:“ 北魏 书……《张公清颂》《贾使君》《魏灵藏》《杨大眼》《始平公》各造像为一种,皆出《孔羡》,具龙威虎震之规。”
《國語辭典》:龙腾虎跃(龍騰虎躍)  拼音:lóng téng hǔ yuè
如龙飞腾,如虎跳跃。形容精神奕奕,行动矫健。如:「在运动场上,他是个龙腾虎跃的风云人物。」
《漢語大詞典》:龙拿虎攫(龍拏虎攫)
犹言龙争虎斗。喻笔势遒劲、奔放。 清 王晫 今世说·企羡:“ 新城 王西樵 阮亭 ,每过邮亭野店,輒题诗壁上,诗既惊人,使笔斗大,龙拏虎攫。”
《漢語大詞典》:龙章秀骨(龍章秀骨)
喻文章秀逸遒劲。 宋 梅尧臣 《读黄莘秘校卷》诗:“龙章秀骨苦轻时,继作五絃须欵欵。”
《漢語大詞典》:龙飞虎跳(龍飛虎跳)
喻笔势遒劲奔放。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 右将军 ( 王羲之 )陶铸百家,出入万类,信手拈来,无不如意。龙飞虎跳之喻,尚未足云,洵书中集大成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