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饯花(餞花)
送别残花。红楼梦第二八回:“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在一腔无明,未曾发洩,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
分類:送别残花
《漢語大詞典》:青绮门(青綺門)
即 青门 。 长安 古城门名。古代常用为送别之处。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 长安城 东出南头第一门曰 霸城门 ,民见门色青,名曰 青城门 ,或曰 青门 ……《庙记》曰 霸城门 亦曰 青綺门 。” 唐 李白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诗之一:“何处可为别, 长安 青綺门 。”亦省作“ 青綺 ”。 北周 庾信 《终南山义谷铭》:“ 青綺 春门,沟渠交映。” 唐 苏颋 《幸新丰及同州敕》:“ 左翊 之地,近入黄图; 新丰 之邑,甫邻 青綺 。”
《漢語大詞典》:饯宴(餞宴)
送别的酒筵。 南朝 宋 谢灵运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饯宴光有孚,和乐隆所缺。”
分類:送别酒筵
《漢語大詞典》:赠饯(贈餞)
向人送别时赠送礼品并设宴饯行。国语·周语上:“宾饗赠饯,如公命侯伯之礼,而加之以宴好。” 韦昭 注:“赠,致赠之礼也;饯,谓郊送饮酒之礼也。”
《漢語大詞典》:饯道(餞道)
谓于路旁设酒送别。 南朝 梁 何逊 《赠江长史别》诗:“饯道出郊坰,把袂临洲渚。”
分類:路旁送别
《國語辭典》:欢送(歡送)  拼音:huān sòng
高兴诚恳的送别。如:「大家在门前列队欢送他。」
《漢語大詞典》:青门饯(青門餞)
古 长安城 东 青门 ,古来为折柳送别之处。后以“青门饯”为送行饯别的典故。 唐玄宗 《送贺知章归四明》诗:“方外散幽禁,独有 青门 饯。”参见“ 青门 ”。
《國語辭典》:青门(青門)  拼音:qīng mén
汉代长安城东南的霸城门,因城门为青色,故俗称为「青门」。后借以泛指京城的城门。《文选。阮籍。咏怀诗十七首之九》:「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宋。欧阳修 玉楼春。春山敛黛低歌扇词:「青门柳色随人远,望欲断时肠已断。」
《國語辭典》:兵车行(兵車行)  拼音:bīng chē xíng
诗名。唐杜甫所作。七言乐府。为杜甫描述安史战乱的代表诗作。
《國語辭典》:转播(轉播)  拼音:zhuǎn bò
传送播放。如:「录影转播」、「卫星实况转播」。
《漢語大詞典》:郊赠(郊贈)
指郊外送别时的馈赠。《宋书·袁淑传》:“惧非郊赠之礼,覲饗之资,不虞君王惠之於是也,是有懵焉。”
《漢語大詞典》:销魂桥(銷魂橋)
唐 时指 灞桥 。远行者与送别者常于此惜别,故称。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销魂桥:“ 长安 东 灞陵 有桥,来迎去送,皆至此桥为离别之地,故人呼之‘销魂桥’也。”
《漢語大詞典》:情尽桥(情盡橋)
唐 代 阳安 桥名。因送别止此,故名。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雍陶:“ 陶 典 阳安 ,送客至 情尽桥 ,问其故。左右曰:‘送迎之地止此,故桥名 情尽 。’ 陶 命笔题其柱曰‘折柳桥’。自后送别,必吟其诗,曰:‘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 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 折柳 ,任他离恨一条条。’”按, 阳安 ,古郡名, 唐 天宝 元年改 简州 置,治所在今 四川 简阳 西北。
分類:送别
《漢語大詞典》:攀愁
指离愁。古以折柳送别,故称。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柳》:“行行种种,无非攀愁送恨之情。”
《漢語大詞典》:饯泪(餞淚)
送别的泪眼。 南朝 梁 刘孝威 《东西门行》:“饯泪留神眷,离欷切私儔。”
分類:送别泪眼
《國語辭典》:阳关三叠(陽關三疊)  拼音:yáng guān sān dié
乐曲名。本为唐朝王维所作〈渭城曲〉诗,后人将之谱为送别之曲。今仅存琴歌谱,因「西出阳关无故人」句重复三次,故称为「阳关三叠」。今亦有纯粹演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