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役畜  拼音:yì chù
让人使役的牲口,如马、牛、驴、骆驼等动物。也称为「力畜」。
《國語辭典》:永济渠(永濟渠)  拼音:yǒng jì qú
隋炀帝时开凿的运河。南起板渚北岸,北至涿郡(今北平市东),原为征伐高丽所开凿。
《國語辭典》:油罐车(油罐車)  拼音:yóu guàn chē
一种运输石油炼制品的车辆。车身通常为椭圆柱形的钢制容器,油料可直接利用管道输入或输出,不需另用容器盛装运输,故称为「油罐车」。
《漢語大詞典》:主干线
办理长距离直达运输业务的系统(如由于运输工作)
《漢語大詞典》:运部(運部)
指运输部门。宋书·百官志下:“都水使者,一人,掌舟航及运部。”
分類:运输部门
《漢語大詞典》:运放(運放)
犹言运输存放。 明 卢象升 《立寨并村七款》:“其米银什物等项,须设法运放寨中。”
分類:运输存放
《漢語大詞典》:运价(運價)
指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的价格。 明 卢象升 《确议修筑宣边疏》:“且食米一项,取之漕糈,则运价等於米价。”
《漢語大詞典》:运送局(運送局)
旧时一种代客办理运输手续的机构。 鲁迅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或将我的一份,即由运送局送来,如何?”
《漢語大詞典》:运输量(運輸量)
指运输部门在一定时期内运送货物和旅客的数量。
《漢語大詞典》:运输舰(運輸艦)
指担负军事运输任务的军舰。
《漢語大詞典》:中转站(中轉站)
交通运输部门为旅客办理中途转换交通工具的地方。 韦君宜 《似水流年·一段补白》:“那时候,从 武汉 到 重庆 , 宜昌 是一个必经的中转站。”
《漢語大詞典》:驼运(駝運)
用牲口负载运输。 徐珂 《清稗类钞·农商·青海商务》:“ 汉 人入境办货,无物不收,即非经商,而饮食之料,驼运之价,在在有其交涉,輒以货物相抵。”
《漢語大詞典》:驼队(駝隊)
成队的骆驼。多用于运输货物。《光明日报》1990.3.12:“驮着丝帛、茶叶、陶器的驼队和带着珠宝、葡萄、玉石的马队。”
《漢語大詞典》:缩重
家畜在运输中以及在加工成为食用肉过程中重量的耗损
烹调过程中肉的重量耗损
《漢語大詞典》:贴运(貼運)
贴补漕粮运输的损耗部分。清史稿·食货志三:“初,各省漕粮改为官收官兑,赠贴名称, 山东 、 河南 谓之润耗, 江苏 、 安徽 谓之漕贴, 浙江 谓之漕截, 江西 、 两湖 谓之贴运,其数多寡不一,随粮徵给。”参见“ 贴赠 ”。
《漢語大詞典》:贴赠(貼贈)
封建时代,以漕运亏损为名,要民户补贴其损耗部分。 清 齐彦槐 《海运四诗寄潘吾亭观察》:“贴赠有银米,几抵脚价中。”清史稿·食货志三:“ 康熙 十年,议定 江寧 等府起运耗米及正粮一体贴赠, 苏 、 松 、 常 三府改折灰石,帮贴漕折等银悉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