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边馆(邊館)
旧指边地的驿馆。
分類:边地驿馆
《漢語大詞典》:皋渚
水边地。 晋 张载 《招隐诗》:“鵷雏翔穷冥,蒲且不能视;鸛鷺遵皋渚,数为矰所繫。”
分類:水边边地
《漢語大詞典》:边引(邊引)
旧时官府发给盐商、茶商等在边地经商的凭证。 明 卢象升 《密陈边计疏》:“除内庭区画措办外,所不足者,莫若起废弁,召商贾,开事例,中边引,通马市以充之。”明史·食货志四:“於是姦人专以收买边引为事,名曰囤户,告掣 河 盐,坐规厚利。”清史稿·食货志五:“ 四川 有腹引、边引、土引之分。腹引行内地,边引行边地,土引行土司。”
《漢語大詞典》:边盐(邊鹽)
销往边地之盐。《大清会典事例·户部·盐法》:“再查该督前奏边盐增收银两,除本省支留外,尚能肆应有餘。”
分類:边地
《漢語大詞典》:边陇(邊隴)
(1).边地的坟丘。 唐 罗隐 《谗书·书马嵬驿》:“ 天宝 中,逆胡用事,鑾舆西幸, 贵妃 死於 马嵬驛 ……今復百餘年后,右軾边陇,裘莽平远,发人宿愤。”
(2).边地的丘垄。 宋 梅尧臣 《送李泾州审言》诗之二:“云间白草开边陇,山上朱楼压郡城。”
分類:边地
《漢語大詞典》:边辽(邊遼)
指 辽东 。 辽东 属边地,故称。旧唐书·孝敬皇帝弘传:“时有敕,征边 辽 军人逃亡限内不首及更有逃亡者,身并处斩,家口没官。”
分類:辽东边地
《漢語大詞典》:边敛(邊斂)
指在边地征收的赋税。 明 徐渭 《送石府公之两淮盐使序》:“召商以中商庐於边,募游手者耕边田,聚边敛以输於边幕。”
《漢語大詞典》:边酋(邊酋)
边地部落的首领。魏书·敬宗纪:“蕃客及边酋翻城降,有勋未叙者,不在焚断之限。”
《漢語大詞典》:三花马(三花馬)
唐 代边地所进良马,由尚乘局在马身印以三花飞凤之字。又崇尚与马剪鬃为饰,剪马鬃为三辫者,称三花马;五辫者称五花马。见新唐书·百官志二。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一》:“ 晏元献 家张一画《虢国出行图》,其上亦有三花马。盖三花马剪鬃为三辫耳。”
《漢語大詞典》:边俸(邊俸)
边地官员的俸禄。 明 卢象升 《请改厅官职衔疏》:“每见腹里有司陞迁考选,輒引边俸之例,明乎任边事者最为苦难,其俸期特减於内地也。”清史稿·选举志五:“官吏陞转论俸,惟外官视年劳为差,异於京秩。在外有边俸,有腹俸。腹俸之道、府、州、县佐贰、首领官,五年无过失,例得迁擢。边俸异是……边疆水土恶毒,或不俟三年即陞。”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幕议》:“似俺管刑名章奏所办的,如復边俸,斥蠧员,弛禁约,兴民利,清盐政,勉劳吏,一一举行。”
《漢語大詞典》:塝田
方言。山边地势较高的田地。《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怎样制订一年的增产计划,实行生产改革》:“冲田一年一季,塝田和旱地一年两季。”
《漢語大詞典》:遣犯
指放逐在边地服刑的囚犯。 清 林则徐 《丁灿庭等两次京控案审明定拟折》:“其遣犯除已故之 张杰 、 万重 外,现所改发者 沈聚成 、 董俊 、 段之有 三名。”
《漢語大詞典》:津壖
水边地;涯岸。 唐 于濆 《南越谣》:“迢迢东南天,巨浸无津壖。”
《國語辭典》:糺军(乣軍)  拼音:diū jūn
辽金时的北地边境部族所组成的军队。全部是骑士,以五十骑为一糺。辽时主掌禁卫,以护卫宫殿;金时则戍守边疆,参与征战。
《國語辭典》:卡伦(卡倫)  拼音:kǎ lún
清代在东北、蒙古、新疆等边地要隘,设置官兵戍守瞭望、兼管税收等事的处所。也称为「边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