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边令(邊令)
(1).用以保卫边疆的禁令、纪律。宋书·何承天传:“今承平来久,边令弛纵。”
(2).边地县份的县令。 清 方文 《迁安》诗:“莫言边令好催科,县小民稀奈若何。”
《國語辭典》:膻乡(羶鄉)  拼音:shān xiāng
匈奴以牛、羊肉为主食,故以借指匈奴地区。明。陈与郊《昭君出塞》:「娘娘!何必闷膻乡。」
《漢語大詞典》:流御(流禦)
古代一种刑罚。把罪人流放到边地守御。《隋书·高祖纪上》:“ 帝唐 崇山 之罚,仅可方此, 大汉 流御之刑,是亦相匹。”
《漢語大詞典》:辽边(遼邊)
辽 东古属边地,故称。 南朝 梁 吴均 《从军行》:“怀戈发 陇 坻,乘冻至 辽 边。”一本作“ 辽川 ”。 明 汤显祖 《边市歌》:“不説 辽 边小王子,杀降前后 李将军 。”
分類:边地
《漢語大詞典》:边乡(邊鄉)
边地,边境。 明 汤显祖 《南柯记·拜郡》:“即时间人往边乡,临付与叮嚀停当。”
分類:边地边境
《漢語大詞典》:边峤(邊嶠)
边地山岭。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三》:“边嶠梅花愁听角,郡庭榕叶忆鸣琴。” 清 汪彦博 《纪柳州杨太守劝民开垦荒地事》诗:“ 杨侯 才多抱伟略,建旟边嶠新分符。”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临 衡 迁 桂 ,勇镇南土,六载边嶠,民赖绥抚。”
《漢語大詞典》:边帐(邊帳)
边地军营中的帷帐。 唐 张籍 《出塞》诗:“月冷边帐溼,沙昏夜探迟。”红楼梦第九九回:“正申燕贺,先蒙翰教,边帐光生,武夫额手。”
《漢語大詞典》:边商(邊商)
指边地的盐商。 明 弘治 以后,凡凭引行盐的盐商分边商、内商、水商三类。边商缴纳盐课,领取盐引,并照官定引价将引售与内商;内商专买边引,下场收盐上堆,并照官定盐价将盐售与水商;水商多是销岸商贩,专收内商食盐在指定引岸行销。 清 代,以上三种名目均废。但 四川 引盐运销 云南 、 贵州 两省的运商则仍称“边商”。明史·食货志四:“一人兼支数处,道远不及亲赴,边商輒贸引於近地富人。自是有边商、内商之分。” 清 顾炎武 《富平李君墓志铭》:“数传至君之曾祖讳 朝观 者,为边商,以任侠著 关中 。”
《漢語大詞典》:边缺(邊缺)
旧时指边地职官中因原任人员死亡或去职而空出来的职位。 明 张居正 《答宣大巡抚贾春宇言边事》:“边缺不能停久,此后公有欲推轂者,宜预期见教,俟有缺而后图之。”红楼梦第四回:“﹝ 王夫人 ﹞又见哥哥升了边缺,正愁少了娘家的亲戚来往,略加寂寞。”清史稿·选举志五:“ 乾隆 间,定边缺、夷疆、海疆久任之制。”
《漢語大詞典》:边词(邊詞)
指反映边地生活风情的诗歌作品。 唐 张敬忠 、 明 徐渭 都有《边词》
《漢語大詞典》:适民(適民)
指因罪而发配边地的平民。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天汉 元年,发适民。” 颜师古 注:“适读曰讁。”
《漢語大詞典》:隅长(隅長)
边地少数民族的首领。 宋 文天祥 《己未上皇帝书》:“至如诸州之义甲,各有土豪;诸峒之壮丁,各有隅长,彼其人望,为一州长雄。”
《漢語大詞典》:远胡(遠胡)
指西北边地的少数民族。 明 冯梦龙 《梦磊记·忠佞争朝》:“宣威命,抚远胡,敢把王程误?”
《漢語大詞典》:边升(邊陞)
边地官员的升迁。金史·选举志二:“若以廉察而陞者为廉陞,授东北沿边州郡而陞者为边陞。”金史·选举志四:“若资歷高者不当任边远,可取以下之才能者升授,回不復降,庶可以完復边陲也。边陞之制,盖始於此。”
《漢語大詞典》:边夏(邊夏)
边地少数民族与中原华夏族的并称。 唐 张秀明 《对旄人奏散判》:“边夏不杂,声未动於禁靺;风霜有典,罪已彰於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