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跑马(跑馬)  拼音:pǎo mǎ
1.骑马驰骋。《儒林外史》第五二回:「凤四老爹在秦二侉子的下处,逐日打拳、跑马,倒也不寂寞。」
2.指赛马或马术表演。明。刘若愚《酌中志。卷二○。饮食好尚纪略》:「或幸万岁山前插柳,看御马监勇士,跑马走解。」
3.俗谓男子遗精。
《國語辭典》:跑马卖解(跑馬賣解)  拼音:pǎo mǎ mài xiè
旧时骑著马表演各种技艺。《俗语考原。跑马卖解引时笔记》:「一人执旗引于前,二人驰马继出呈艺,马上或上或下,或左或右,腾跃蹻捷,人马相得,明代以此习武,于五月五日行之。」也作「跑马解」、「跑马走解」、「跑解马」。
《国语辞典》:跑马走解(跑马走解)  拼音:pǎo mǎ zǒu xiè
旧时骑著马表演各种技艺。明。刘若愚《酌中志。卷二○。饮食好尚纪略》:「或幸万岁山前插柳,看御马监勇士,跑马走解。」也作「跑马卖解」。
《國語辭典》:跑马场(跑馬場)  拼音:pǎo mǎ cháng
供人骑马的场地。
《國語辭典》:跑马灯(跑馬燈)  拼音:pǎo mǎ dēng
一种民间歌舞。在现今民俗节庆中常见。参见「跑竹马」条。
《漢語大詞典》:跑马观花(跑馬觀花)
语本 唐 孟郊 《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 长安 花。”后用“跑马观花”比喻大略地观看一下。 郭沫若 《万引》:“他跑马观花地把这部诗剧读了一遍,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郭沫若 《羽书集·绝妙的对照》:“跑马观花地看了一遍,觉得这两篇文章真是一个绝妙的对照。”
《漢語大詞典》:跑马解(跑馬解)
见“ 跑马卖解 ”。
《國語辭典》:跑马卖解(跑馬賣解)  拼音:pǎo mǎ mài xiè
旧时骑著马表演各种技艺。《俗语考原。跑马卖解引时笔记》:「一人执旗引于前,二人驰马继出呈艺,马上或上或下,或左或右,腾跃蹻捷,人马相得,明代以此习武,于五月五日行之。」也作「跑马解」、「跑马走解」、「跑解马」。
《漢語大詞典》:跑马楼(跑馬樓)
四周都有走廊可通行的楼屋。 阿英 《灰色之家》七:“从铁栏到狱窗约有一丈五尺左右,用 中国 式的跑马楼的建筑形式,中间是天井。”
《國語辭典》:跑马卖解(跑馬賣解)  拼音:pǎo mǎ mài xiè
旧时骑著马表演各种技艺。《俗语考原。跑马卖解引时笔记》:「一人执旗引于前,二人驰马继出呈艺,马上或上或下,或左或右,腾跃蹻捷,人马相得,明代以此习武,于五月五日行之。」也作「跑马解」、「跑马走解」、「跑解马」。
《漢語大詞典》:跑马占荒(跑馬占荒)
犹言跑马占圈。有势力的富人亦用此法强占农民土地。 孟左恭 《草原的儿子》:“咱们原先也是有羊的,可王爷仗着 朱团长 的势力‘跑马占荒’,咱们就当了奴隶,弄得无论什么都属于王爷的。” 石震 《踏察记事》:“过去,在 北大荒 流传着这样说法:有些冒险的地主来到了 北大荒 ,他们骑在马上,拚命打马,在荒地上兜个大圈子,地主在圈子的适当地方作上记号,这就等于宣布:这块荒地是属于我 张三 某人的了。这叫‘跑马占荒’。”
《漢語大詞典》:跑马占圈(跑馬占圈)
清 代 满 族统治阶级用强制手段掠夺土地的一种方式。 清 朝的王爷贵族,骑着马在荒原上奔跑,跑过的地方便由皇帝赏赐给他们。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到了 民国 ,这位善于追赶潮流的‘大学士’,又赶上了办教育吃香的时候,于是他很快成为教育家,借了‘办教育’为名,向 清 朝王爷手里用低价买了大批‘跑马占圈’的土地。”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第十九章:“在 静海县 ,他占有大片领地,从河东的 大侯庄 ,到河西的 蒲港洼 一带,手持龙票,跑马占圈,何止百顷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