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99,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杂买务
质要
盘顶
报关
行销
行栈
起拨
货场
海货
骡驮
蛮货
易资
小贩
运纲
竞标
《漢語大詞典》:杂买务(雜買務)
宋 时专为宫廷购买货物的官署。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库务职局·杂买务:“ 唐德宗 置宫市,以中官主之。国初有市贾司, 太平兴国 四年,改为杂买务。 至道 中废, 咸平 时復置也。”文献通考·职官十五:“ 宋 朝杂买务,旧曰市买司, 太平兴国 四年改。 至道 中废, 咸平 復置。以京朝及三班内侍三人监。掌和市百物,凡官禁宫物所需,以时供纳。”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 宋太宗 时,设置杂买务,为宫廷购买货物。宫中不准直接向行铺征购,以矫正 唐 朝宫市的弊害。”
《漢語大詞典》:质要(質要)
古代买卖货物的券契。亦泛指券契。左传·文公六年:“ 宣子 於是始为国政,制事典,正法罪,辟狱刑,董逋逃,由质要。” 杜预 注:“质要,券契也。” 孔颖达 疏:“由质要者,谓断争财之狱,用券契正定之也。”后汉书·马融传:“由质要之故业,率典刑之旧章。”引申为准则。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 绍 遣将攻之,连年不拔”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而足下二三其德,彊弱易谋,急则曲躬,缓则放逸,行无定端,言无质要。为壮士者,固若此乎!”
《漢語大詞典》:盘顶(盤頂)
房产、器具、货物等全部卖出或买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若把货物盘顶与别人,连收回各种帐目,除去此项开销,大约还有万金之谱。”
《國語辭典》:报关(報關)  拼音:bào guān
凡货物的出口或进口,应由货物输出者或输入者向海关申报,办理进、出口手续,称为「报关」。如:「向国外订购的货物,要经过报关才能进口。」
《國語辭典》:行销(行銷)  拼音:xíng xiāo
指一组织从事市场研究、分析、预测、产品发展、定价、推广、交易及实体配销,来发掘、扩大及满足社会各阶层对商品或劳务需求的一系列活动,其目的在促进交易的进行及完成。如:「这份刊物备有多种语文版,行销全球。」
《漢語大詞典》:行栈(行棧)
古代守城的一种设施。墨子·备城门:“城上之备,渠譫、藉车、行栈、行楼。” 孙诒让 间诂:“上文城上之备有行栈、行楼,説文:‘栈,棚也。’谓设棚於堑中,上为发梁而机巧之以陷敌也……县梁有机发,可设可去,故曰‘发梁’。”
分類:设施
《國語辭典》:起拨(起撥)  拼音:qǐ bō
用驳船把货物运上岸。《儒林外史》第四三回:「盐船搁了浅了,我们快帮他去起拨!」也作「起驳」。
《漢語大詞典》:货场(貨場)
车站、商店、仓库等储存或临时堆放货物的场地。 傅百龄 《女列车长王兰的婚事始末》:“货场的吊车给我挺大启发,我准备搞一个自动装卸行李车。”
《國語辭典》:海货(海貨)  拼音:hǎi huò
海中出产的货物。唐。卢纶 送何召下第后归蜀诗:「水程通海货,地利杂吴风。」
《漢語大詞典》:骡驮(騾馱)
指驮负货物的骡子。《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八年十二月十二日》:“自僱骡驮十一隻到 黄梅 ,用钱五十贯。” 清 张德彝 《随使法国记·凡尔赛纪事》:“近日楼下往来骡驮驴车络绎不絶,所载多係柴草。”
《漢語大詞典》:蛮货(蠻貨)
南方出产的货物。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一:“诗人多用方言,南人谓象牙为白暗,犀为黑暗,故 老杜 诗曰:‘黑暗通蛮货。’”
分類:南方货物
《漢語大詞典》:易资(易資)
交易货物。指买卖之事。《逸周书·大匡》:“易资贵贱,以均游旅,使无滞。”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民易资者,不求丰焉,明徵其辞。”
《國語辭典》:小贩(小販)  拼音:xiǎo fàn
做小生意的人。如:「他是个卖水果的小贩。」
《漢語大詞典》:运纲(運綱)
指成批运送货物的组织。 清 梅曾亮 《黄个园传》:“盖君之为商总者四十餘年,支拄救败者十餘年,卒五年而库始有悬,引减运纲。”
《国语辞典》:竞标(竞标)  拼音:jìng biāo
相互竞争,想要获得承包工程或买卖货物的权利。如:「这次的工程发包,有许多家厂商竞标,情况非常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