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冷句
(1).谓意境幽冷的诗句。 宋 王禹偁 《投柴殿院》诗:“冷句题红叶,孤琴贮夜囊。”
(2).犹冷言冷语。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一折:“怕甚么妳母舌儿堑, 梅香 嘴儿尖,恐早晚根前冷句儿添,便知道也难凭验,家丑事必然羞掩。”
《漢語大詞典》:句图(句圖)
题有诗句的画图。 宋 王禹偁 《潘阆咏潮图赞序》:“﹝ 李元 ﹞乃出轻綃,徵彩毫,写彼诗景,悬为句图。” 宋 黄庭坚 《答王道济寺丞观许道宁山水图》诗:“四时风物入句图,信知君家有 摩詰 。” 史容 注:“ 杨大年 谈苑云:‘ 李昉 以司空致仕,畜五琴,皆以客为名。各为诗一章,画为图,传於好事者。’句图,盖此类也。” 朱自清 《〈子恺画集〉跋》:“这一集和第一集,显然的不同,便是不见了诗词的句图,而只留着生活的速写。”
分類:诗句画图
《国语辞典》:锦回文(锦回文)  拼音:jǐn huí wén
织在锦缎上纵横反覆回环的诗句。参见「璇玑图」条。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厮琅琅顿开金串锁,扢嗤嗤扯破了锦回文。」
《國語辭典》:落脚(落腳)  拼音:luò jiǎo
停留、休息或暂住。《金瓶梅》第六八回:「但去就他说媒的文嫂儿家落脚,文嫂儿单管与他做牵儿,只说好风月。」《老残游记》第八回:「他落脚的地方,比我们这树梢还高七八丈呢。」
《漢語大詞典》:诗吻(詩吻)
诗句的语气。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三一:“颇觉 少陵 诗吻薄,但言朝叩富儿门。”
分類:诗句语气
《漢語大詞典》:捻须(撚鬚)
谓推敲诗句而捋须吟哦。语出 唐 卢延让 《苦吟》:“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鬚。” 宋 苏轼 《和柳子玉喜雪次韵仍呈述古》:“灯青火冷不成眠,一夜捻鬚吟喜雪。” 胡怀琛 《赠陈蜕庵先生》诗:“捻鬚觅句得佳趣,忘齿论交到少年。”
《漢語大詞典》:俗句
平庸熟滥的诗句。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法:“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 郭绍虞 校释引 陶明浚 《诗说杂记》:“俗句者何?沿袭剽窃,生吞活剥,似是而非,腐气满纸者是也。”
分類:平庸诗句
《漢語大詞典》:雄句
气势雄壮的诗句。 明 王世懋 艺圃撷馀:“ 少陵 故多变态,其诗有深句,有雄句,有老句,有秀句,有丽句,有险句,有拙句,有累句。”
《漢語大詞典》:神签(神籤)
见“ 神籤 ”。
亦作“ 神签 ”。 旧时寺庙中写有诗句的编号竹片,供求神者占卜吉凶。《花月痕》第五回:“﹝ 燕娘 ﹞把所居捨为 华严庵 ,就菩萨前神籤,指示善男信女迷途。” 鲁迅 《呐喊·明天》:“ 单四嫂子 心里计算:神签也求过了,愿心也许过了,单方也吃过了。要是不见效,怎么好?”
《國語辭典》:诗谜(詩謎)  拼音:shī mí
以诗句制成的谜语。宋。洪迈《夷坚甲志。卷二。诗谜》:「元祐间,士大夫好事者取达官姓名为诗谜,如:『雪天晴色见虹蜺,千里江山遇帝畿,天子手中朝白玉,秀才不肯著麻衣。』谓韩公绛、冯公京、王公圭、曾公布也。」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俺是个猜诗谜的社家,风流隋何,浪子陆贾,我那里有差的勾当。」也称为「诗虎」。
《国语辞典》:盗诗(盗诗)  拼音:dào shī
盗用他人的诗句。
《國語辭典》:复句(複句)  拼音:fù jù
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以联合、平行、比较、时间、因果等关系构成的,称为「复句」。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即为复句的例子。
《國語辭典》:签诗(籤詩)  拼音:qiān shī
神庙里筒中放竹签,上面书写号数,另外用纸条写诗语及号数,卜者抽签,依号码寻查诗语以决算吉凶,这种诗称为「签诗」。也称为「签语」。
《國語辭典》:失黏  拼音:shī nián
近体诗之平仄律,二句与三句、四句与五句、六句与七句大抵相同,称为「黏」。不遵守这种格律者,称为「失黏」。
《漢語大詞典》:鍊思
指诗思。诗句须反复推敲,故称。 唐 韩翃 《送山阴姚丞携妓之任兼寄山阴苏少府》诗:“知君鍊思本清新, 季子 如今德有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