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行台(行臺)  拼音:xíng tái
1.大吏出巡时所驻的地方。明。徐渭《雌木兰》第二出:「只因省亲心急,不得到行台亲谢。」《官场现形记》第一八回:「其时城内早经预备,把个总督行台,做了钦差行辕。」也作「行辕」。
2.临时搭建的戏台。《红楼梦》第八五回:「就在贾母正厅前,搭起行台。」
3.职官名。指置于外州的尚书省。本专主军事,后始兼理民事,唐废。元有行御史台,监临诸省。也称为「行治」。
《國語辭典》:废置(廢置)  拼音:fèi zhì
认为无用而搁在一边。《周礼。天官。大宰》:「三日废置,以驭其吏。」
《國語辭典》:国学(國學)  拼音:guó xué
1.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如:「一般中文系所说的国学,包括经学、史学、子学、文学等。」
2.国家为全国设立的学校。《幼学琼林。卷三。宫室类》:「成均辟雍,皆国学之号。」
《國語辭典》:国子监(國子監)  拼音:guó zǐ jiàn
我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隋、唐、宋、元、明、清称国子监。晋称国子学,北齐称国子寺。清末改革学制,自光绪三十二年起设学部,国子监并入学部。
《國語辭典》:国故(國故)  拼音:guó gù
1.国家所遭受的变故。《礼记。文王世子》:「凡释奠者,必有合也,有国故则否。」
2.本国固有的文化与学术。如:「整理国故」、「他一心想保存国故,振兴文化。」
《國語辭典》:开张(開張)  拼音:kāi zhāng
1.商店开始营业。《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姐夫,且将这些钱去收拾起店面,开张有日,我便再应付你十贯。」《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如今可先运些书籍去卖,将来连器具图画等件一总运去,就在那里开张起来,定然胜在这里十倍。」
2.商店或小贩每天的第一笔交易。
3.开展、不闭塞。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漢語大詞典》:立仗
设立仪仗。亦即指仪仗。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每元日冬至立仗,大官皆备珂伞,列烛有至五六百炬者,谓之火城。” 宋 苏轼 《用前韵答西掖诸公见和》:“小殿垂帘白玉钩, 大宛 立仗朱丝鞚。”
分類:设立仪仗
《國語辭典》:干蛊(幹蠱)  拼音:gàn gǔ
1.子嗣贤明,能掩盖父母的过失。《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盖父愆名为干蛊。」
2.才能。唐。白居易〈唐扬州仓曹参军王府君墓志铭〉:「行己以清廉闻,莅事以干蛊闻。」
《國語辭典》:干父之蛊(幹父之蠱)  拼音:gàn fù zhī gǔ
儿子能继承父亲的志业。语出《易经。蛊卦。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漢語大詞典》:创置(創置)
亦作“剏置”。 设立;建置。 唐 元稹 《中书省议赋税及铸钱等状》:“臣等约计,天下百姓有铜器用度者,分数无多,散纳诸使,斤两盖寡,创置鑪冶,器具颇繁,一年勒停,并是废物。”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所居连簷重阁,洞户相通,华丽雄壮,与王侯之家相等, 浩 犹以为隘窄。又於所居之北,剏置一园。”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 武帝 时,因为对少数族用兵,内务防务空虚,于是在北军创置八校尉,开始募兵。”
分類:设立建置
《漢語大詞典》:学省(學省)
即太学。古代中央政府设立的国学。文选·沈约〈直学省愁卧〉诗 李善 题注:“学省,国学也。” 唐 张籍 《寄陆浑赵明府》诗:“与君学省同官处,常日相随説道情。”旧唐书·归崇敬传:“礼记·王制曰,天子学曰辟雍……故前代文士,亦呼云璧池,亦曰璧沼,亦谓之学省。” 宋 张耒 《晚归》诗:“学省归来门巷秋,伴眠书史满牀头。”
《國語辭典》:府学(府學)  拼音:fǔ xué
古代府州县皆设学,直属于府者为府学。《儒林外史》第五回:「一个是王德,是府学廪膳生员。」
《國語辭典》:花门(花門)  拼音:huā mén
妓院。《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六出》:「幸得脱花门去,心欢喜鸳鸯倩,免沉迷。」
《國語辭典》:花门柳户(花門柳戶)  拼音:huā mén liǔ hù
妓院,妓女聚居的地方。《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一六出》:「奴家当脱得花门柳户,与孙官人为夫妻。」《清平山堂话本。曹伯明错勘赃记》:「侄儿不可取他。他是花门柳户之人,心不一的。」也作「柳门花户」、「柳户花门」。
分類:妓院
《漢語大詞典》:更置
(1).重新设立。韩非子·亡征:“出君在外而国更置,质太子未反而君易子,如是则国携,国携者,可亡也。”
(2).变动;变换。 明 张居正 《答蓟辽总督》:“本兵新任,颇惑於昔年南兵坐食之言,传闻汹汹,遂谓将有所更置,僕知而譬晓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读卷官取状元:“若状元卷,则必出揆地所读,方得居首,间有出上意更置前后者,十不一二也。”
《國語辭典》:神位  拼音:shén wèi
设置供祭祀的祖先神主,及一切作为祭祀的牌位。《周礼。春官。小宗伯》:「小宗伯之职,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若是我的侄儿,我先拿他在祠堂里祖宗神位前先打几十板子才好!」也称为「神主」。
《國語辭典》:设备(設備)  拼音:shè bèi
1.建筑或器物的设置或配备。如:「本校设备完善。」
2.设置军备防禦敌人。《左传。桓公十三年》:「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
3.设立、设置。汉。桓宽《盐铁论。刑德》:「今刑法设备而民犹犯之,况无法乎?」
《国语辞典》:初立  拼音:chū lì
1.刚设立、成立。如:「民国初立」、「这是一所初立的小学,硬体设备尚未齐全。」
2.初即帝位。《汉书。卷六。武帝纪》:「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國語辭典》:官场(官場)  拼音:guān cháng
1.政界。《文明小史》第三八回:「我晓得你们中国官场,你推我推,办不成一桩事。」
2.官府所设的市场。《宋史。卷一八六。食货志下八》:「贾物至者,先入官场,官以船运至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