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论考(論考)
讨论研究。史记·太史公自序:“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 三代 ,録 秦 汉 ,上记 轩辕 ,下至于兹。”后汉书·杨终传:“於是詔诸儒於 白虎观 论考同异焉。”
分類:讨论
《國語辭典》:座谈(座談)  拼音:zuò tán
不拘形式的自由讨论。
分類:不拘讨论
《漢語大詞典》:瑳磨
切磨碰擦(齿牙)。表示商讨论辩。 宋 欧阳修 《绿竹堂独饮》诗:“予生本是少年气,瑳磨牙角争雄豪。”
《漢語大詞典》:论究(論究)
讨论研究。《北齐书·文宣帝纪》:“官司施用,犹未尽善。可令羣官更加论究。”
分類:讨论
《国语辞典》:缓议(缓议)  拼音:huǎn yì
暂不讨论或等以后再商议。《文明小史》第三三回:「前月底刚刚议定,偏偏出了冯家的事,只得搁下缓议。」
分类:讨论商议
《漢語大詞典》:豫论(豫論)
参与讨论。豫,通“ 与 ”。 宋 叶适 《财总论一》:“此而不知,则天下之大计皆不可得而豫论,而况望其有所施行以必成效哉!”
分類:参与讨论
《漢語大詞典》:榷论(搉論)
商量讨论。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憍赏弥国:“外道众中召一论师,聪敏高才明达幽微者,作伪邪书千颂,凡三万二千言,非毁佛法,扶正本宗。於是召集僧众,令相搉论。”
分類:商量讨论
《國語辭典》:提案  拼音:tí àn
在会议中提出议案。如:「这次议会有许多议员提案。」
《漢語大詞典》:讨议(討議)
讨论商议。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华胥 国王传旨,命駙马都尉 言寄华 讨议退兵之策。” 梁启超 《中国国会制度私议》第三章第二节:“而一部分之国民既有此意思,则以付诸讨议,亦理所当然。”
分類:讨论商议
《國語辭典》:专题(專題)  拼音:zhuān tí
专门的特定主题。如:「经过会议讨论,我们想邀请他针对此议题进行一场专题演讲。」
《國語辭典》:议题(議題)  拼音:yì tí
会议中讨论的题目。
《漢語大詞典》:馆议(館議)
馆阁讨论。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下·艳雪山房稿》:“ 小湘公子 名 文焞 ,内府正黄旗人,以玉牒馆议叙得知县,未补缺。”
分類:馆阁讨论
《國語辭典》:课题(課題)  拼音:kè tí
1.研究、讨论或学习的问题。如:「他把这次的困境视为生命课题。」
2.急待解决的问题。如:「劳资问题是政府当前重要的课题。」
《國語辭典》:提议(提議)  拼音:tí yì
1.提出意见让大家研究讨论。如:「妈妈提议等外婆八十大寿时,全家人出去庆祝一下。」
2.所提出的意见。如:「你的提议将被采用。」
《漢語大詞典》:议策(議策)
讨论谋划。《天雨花》第三回:“各官来日须齐集,议策如何御叛臣。”
分類:讨论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