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画行(畫行)  拼音:huà xíng
官署首长在发文的稿上签署「行」字,表示同意。
《国语辞典》:官准  拼音:guān zhǔn
经过官方的准许、认可。如:「他做的是官准的买卖。」
《漢語大詞典》:画题(畫題)
(1).在文书上签字,表示认可。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画题判行:“今外省官行事曰判行,朝内官奏事曰画题。画题者,即著押之谓。”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 康熙 五十一年, 通州 增置仓厫,科臣奏请开捐,下内阁九卿议。惟 安溪 李文贞公 及 太仓 相国 王掞 ,皆不画题。”参见“ 画诺 ”。
(2).画的标题。 鲁迅 《书信集·致黄源》:“附上 俄 意 木刻各两种,请制图,制毕并原本交下,当译画题。”
《國語辭典》:画诺(畫諾)  拼音:huà nuò
旧时主管在文书上签字,表示同意。《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序》:「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北史。卷六七。令狐整传》:「但一日千里,必基武步,寡人当委以庶务,画诺而已。」
《漢語大詞典》:凤尾诺(鳳尾諾)
古代帝王批示笺奏,表示认可,则署“诺”字,字尾形如凤尾,因以得名。南史·齐江夏王锋传:“﹝ 江夏王 锋 ﹞五岁, 高帝 使学凤尾诺,一学即工。” 唐 陆龟蒙 《说凤尾诺》:“或问予曰:‘凤尾诺为何等物?图耶?书耶?’对曰:‘予之所闻,自 晋 讫於 梁 陈 以来,藩邸之书……其事行,则曰“诺”,犹 汉 天子肯臣下之奏曰“可”也。凤尾则所诺牋之文也。’” 金 元好问 《常山妷生四十月能搦管作字喜为赋诗》:“教官连被凤尾诺,瑞物多生金粟冈。”
《國語辭典》:认同(認同)  拼音:rèn tóng
心理学上指个人在情感及认知上对某一个人或某一团体有正向的态度,因而愿意接受对方的想法、行为,及价值标准等,并加以仿效,使得个人与他人或团体更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
《漢語大詞典》:鉴许(鑑許)
亦作“鉴许”。 鉴察并认可。 南朝 宋 鲍照 《重与世子启》:“今者之请,必愿鉴许。”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王兰泉》:“ 藩 从先生游,垂三十年,论学谈艺,多蒙鉴许。” 清 吴敏树 《与杨性农书》:“不谓过蒙鉴许,以为粗知文事,重复增寄巨稾。”
分類:鉴察认可
《漢語大詞典》:赞可(贊可)
赞同认可。 宋 朱熹 《与留丞相书》:“至於所乞寝罢误恩,则又未蒙赞可。” 沙汀 《困兽记》六:“ 孟瑜 赞可的提醒自己,已经在转换念头了,但却立刻浮上一个含意深深的微笑。”
分類:赞同认可
《漢語大詞典》:顺可(順可)
听从,认可。新唐书·吴凑传:“﹝ 凑 ﹞又言:‘掌闲、彍骑、飞龙、内园、 芙蓉园 、禁兵诸司杂供役手,资课太繁,宜有蠲省。’ 帝 輒顺可。”
分類:听从认可
《漢語大詞典》:认过(認過)
(1).承认自己的过失。《三侠五义》第一○一回:“不多时, 施生 先到,拜见 金公 , 金公 甚觉赧颜,认过不已。”
(2).谓认可了某种关系。《三侠五义》第二回:“从此 包黑 认过他的父母,改称 包山 夫妻仍为兄嫂。”
(3).任它过去。认,用同“ 任 ”。
《國語辭典》:追认(追認)  拼音:zhuī rèn
事后承认。如:「他最会争功诿过了,所以要他追认错误,可说是不可能的事。」
《国语辞典》:不同意  拼音:bù tóng yì
不赞成、不认可。如:「我不同意你对这件事的做法。」
《漢語大詞典》:达占(達占)
确定无疑而为天下共同认可遵守之卜辞。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精华:“无达詁,无达占,春秋无达辞。”
《漢語大詞典》:认许(認許)
允许认可。 黄远庸 《大借款波折详记》:“其第二事为外交团所不认许,以为武官如有不测,外交官不能担此责任。” 何士光 《喜悦》:“如果当娘的不认许,他是不敢陪媳妇回娘家的。”
分類:允许认可
《漢語大詞典》:忍许(忍許)
认可,认为。忍,通“ 认 ”。 章炳麟 《国家论》:“既不忍许国家事业为神圣,则凡言救国者,悉成猥贱。”
分類:认可
《國語辭典》:摊认(攤認)  拼音:tān rèn
分摊认养或认捐。如:「筹设爱心基金,每人摊认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