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讨好卖乖(讨好卖乖)  拼音:tǎo hǎo mài guāi
迎合人意,装作乖巧以博得别人的欢心。如:「他老是讨好卖乖,拍人马屁。」
《国语辞典》:诈哑佯聋(诈哑佯聋)  拼音:zhà yǎ yáng lóng
即「装聋作哑」。故意不闻不问,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而置身事外。《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一一。双忠记。睢阳陷守》:「身在伍伦中,怎做得诈哑佯聋,为官食禄,直须尽职输忠。」
《国语辞典》:阳顺阴违(阳顺阴违)  拼音:yáng shùn yīn wéi
表面装作顺从,暗地里却做出违背的事来。
《国语辞典》:充能干(充能干)  拼音:chōng néng gan
装作能干的样子。如:「他什么都不会,偏要充能干,最后还是得要有人来帮他收拾善后。」
分类:装作能干
《国语辞典》:充行家  拼音:chōng háng jia
装作精通的样子。如:「你才学得一点皮毛,就别想充行家了。」
分类:装作精通
《國語辭典》:被发佯狂(被髮佯狂)  拼音:pī fǎ yáng kuáng
披散著头发,假装成疯狂的样子。《史记。卷三八。宋微子世家》:「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佯狂而为奴。」《韩诗外传》卷七:「纣杀王子比干,箕子被发佯狂。」也作「被发阳狂」。
《國語辭典》:当场出彩(當場出彩)  拼音:dāng cháng chū cǎi
旧戏剧表演时,用红色水涂抹,装做流血的样子,称为「出彩」。今多比喻当场败露秘密或显出丑态。
《國語辭典》:搠渰  拼音:shuò yǎn
装痴做呆。元。王晔〈折桂令。丽春园黄肇姨夫〉曲:「苏氏掂徕,双生搠渰,你刬地妆孤?」
分類:装作痴呆
《漢語大詞典》:饰智矜愚(飾智矜愚)
谓装作有智慧而在无知者面前夸耀。语本庄子·山木:“饰知以惊愚,脩身以明污。”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斯验世人之饰智矜愚,爱憎由己者多矣。”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 刘知几 史通称 舜 囚 尧 , 禹 放 舜 , 啟 诛 益 , 太甲 杀 伊尹 , 文王 杀 季歷 , 成汤 伪让, 仲尼 饰智矜愚。斯数言者, 战国 有之。”
《漢語大詞典》:矜愚饰智(矜愚飾智)
装作有智慧,在愚人面前夸耀自己。语本庄子·山木:“饰知(智)以惊愚。” 梁启超 《论书法》:“史记之书法也,岂尝有如 庐陵 之新五代史、 晦菴 之《通鑑纲目》咬文嚼字,矜愚饰智,齗齗於緦小功之察,而问无齿决者哉!”
《漢語大詞典》:貌匮(貌匱)
谓表面装作穷困。逸周书·史记:“昔有 毕程氏 ,损禄增爵,羣臣貌匱,比而戾民, 毕程氏 以亡。” 朱右曾 校释:“责臣之廉而禄不赡用,故貌为穷匱以罔上,实则比党虐民,为君敛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