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蓝调(蓝调)  拼音:lán diào
Blues
1.乐曲形式的一种。源于十九世纪末美国南部,慢速含有几许忧郁气氛的爵士音乐、歌曲。也称为「布鲁斯」、「勃露斯」。
2.一种舞蹈。节奏为四四拍,每一慢步二拍,一快步一拍。主要步法为前进走步、后退走步及并步。也称为「四步舞」。
《漢語大詞典》:犯节(犯節)
违背礼节。礼记·乐记:“是故其声哀而不庄,乐而不安,慢易以犯节,流湎以忘本。” 孔颖达 疏:“朋淫於家,是慢易以犯礼节也。”一说,无节奏谓之“犯节”。见史记·乐书 张守节 正义。
《漢語大詞典》:腔拍
唱腔节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扮唱不知何词,腔拍恢诡。”
分類:唱腔节奏
《漢語大詞典》:鸣吟(鳴吟)
有节奏地鸣叫。
《漢語大詞典》:水磨腔
指昆山腔。昆山腔节奏舒缓,唱腔宛转细腻,故称。 明 沈宠绥 《度曲须知·弦索题评》:“我 吴 自 魏良辅 为崑腔之祖,而南词之布调收音,既经创闢,所谓水磨腔、冷板曲,数十年来,遐邇逊为独步。”
《国语辞典》:蹈歌  拼音:dào gē
唱歌时脚按著节奏踏打拍子。如:「随著音乐,蹈歌以和」。
《漢語大詞典》:拍节(拍節)
节拍。乐曲的节奏序列。 艾青 《吹号者》诗:“给前进着的步伐,做了优美的拍节。”亦借指有规律的进程。 孙犁 《澹定集·金梅〈文海求珠集〉序》:“在历史长河的激荡中,记录其不同的拍节。”
《漢語大詞典》:趫健
(1).敏捷强健。 宋 陆游 《南唐书·陈诲传》:“生数月,趫健能驰走。” 明 宋濂 《于指挥墓志铭》:“君乃集诸少年趫健者,列为队伍,朝暮教以击刺之法。” 清 戴名世 《书许翁事》:“尝与余登高山驰马,直腾廻翔,上下趫健如少壮,见者不知其为七十餘人也。”
(2).形容曲调节奏紧凑、音声雄壮。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其音调起伏顿挫,独为趫健,似别出一格。”
《漢語大詞典》:趣数(趣數)
谓节奏短促急速。史记·乐书:“ 卫 音趣数烦志。” 裴駰 集解引 孙炎 曰:“趣数,音促速而数变也。” 唐 白居易 《留北客》诗:“ 楚 袖萧条舞, 巴 弦趣数弹。”参见“ 趋数 ”。
《漢語大詞典》:趋数(趨數)
(1).谓节奏短促急速。礼记·乐记:“ 卫 音趋数烦志。” 郑玄 注:“趋数,读为促速,声之误也。” 孔颖达 疏:“ 卫 音趋数烦志者,言 卫 音既促且速,所以使人意志烦劳也。” 唐 白居易 《留北客》诗:“ 楚 袖萧条舞, 巴 弦趋数弹。”
(2).频数。 唐 元稹 《授赵宗儒尚书左仆射制》:“惟尔肇自清庙,逮於还宫,赞导法仪,踰於四百。俛伏趋数,讫无尤违。”
《漢語大詞典》:劫遌
形容声音高亢,节奏急促。文选·马融〈长笛赋〉:“牚拒劫遌,又足怪也。” 李善 注:“言声之相逆遌也。” 刘良 注:“声烈而繁,若相凌距以相击触,可谓奇怪者也。牚,凌;劫,击;遌,触也。”
《漢語大詞典》:鸾跄(鸞蹌)
形容行走有节奏有威仪。 辽 宋复圭 《冯从顺墓志铭序》:“曳綬鸞蹌於兵旅,峨冠鶚立於紫闉。”
《漢語大詞典》:踃馺
跳舞的节奏;跳跃。 明 汤显祖 《寄宣城梅禹金》诗:“去夏缅成陈,兹春又徂腊。意态颇蝉连,年华大踃馺。”
《漢語大詞典》:吟鸣(吟鳴)
(1).鸣叫。 萧红 《桥·小六》:“ 小六 全家在蟋蟀吟鸣里向着天外的白月坐着。” 杨朔 《木棉花》:“一到南国,情调便显然不同了。北方才是暮春,你在这儿却可以听见蝉、蛙,以及其他不知名的夏虫在得意地吟鸣。”
(2).指有节奏的响声。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七章:“除开那机械底铁和铁、铁和石头接触时所发出来的那些有韵律似的爆响和吟鸣而外,就只是一片近乎可怕的沉默。”
《漢語大詞典》:促曲
节奏急促的乐曲。
《國語辭典》:拍子  拼音:pāi zi
1.用来拍打东西的器具。如:「苍蝇拍子」。
2.计算音乐节奏的单位。如:「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