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屡败屡战(屡败屡战)  拼音:lǚ bài lǚ zhàn
虽然屡次战败,仍继续奋勇作战。相传曾国藩率领湘军与太平天国作战,屡吃败仗,曾国藩上书朝廷,言及「屡战屡败」,经李元度更改为「屡败屡战」,以显示其奋勇无畏的作战精神。后多比喻虽然屡次遭受挫折失败,仍然努力不懈。如:「这支职棒队伍,屡败屡战,愈挫愈勇,充分发挥运动家的精神。」
《国语辞典》:势如骑虎(势如骑虎)  拼音:shì rú qí hǔ
比喻事情迫于情势,只能继续而无退路。如:「如今势如骑虎,已无转圜馀地,只好一直做下去。」
《国语辞典》:说不下去(说不下去)  拼音:shuō bù xià qù
1.无法继续向下说。如:「他激动得只说了一半,就说不下去了。」
2.情理上有所亏欠,无法交代。如:「你这样办太说不下去了。」也作「说不过去」。
《国语辞典》:骑虎之势(骑虎之势)  拼音:qí hǔ zhī shì
比喻事情迫于情势,无法中止,只好继续下去。参见「骑虎难下」条。如:「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成骑虎之势,我们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国语辞典》:前仆后起(前仆后起)  拼音:qián pū hòu qǐ
作战时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继续往前冲。形容不怕牺牲,奋勇向前。清。黄遵宪〈近世爱国志士歌〉:「党狱横兴,株连甚众,而有志之士,前仆后起。」也作「前仆后继」。
《国语辞典》:看不下去  拼音:kàn bù xià qù
1.不想继续再看。如:「这种荒唐的剧情,我实在看不下去。」
2.形容对人、对事不以为然或看不惯。如:「你这般侮辱他,实在令人看不下去。」也作「看不过」、「看不过去」。
《国语辞典》:就此打住  拼音:jiù cǐ dǎ zhù
到此为止、不再继续。如:「我们就此打住,别再谈论这个话题了。」
《国语辞典》:困兽之斗(困兽之斗)  拼音:kùn shòu zhī dòu
被围困的野兽,还想继续搏斗脱困。比喻处于绝境中的顽抗。如:「歹徒在警方的重围之下,依然在作困兽之斗。」
《国语辞典》:继绝存亡(继绝存亡)  拼音:jì jué cún wáng
使濒临断绝、灭亡者继续存在。《公羊传。僖公十七年》:「桓公尝有继绝存亡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明。梁辰鱼《浣纱记》第八出:「况我继绝存亡,诸侯尽瞻吴德。」也作「继绝兴亡」、「存亡继绝」。
《国语辞典》:继绝兴亡(继绝兴亡)  拼音:jì jué xīng wáng
使濒临断绝、灭亡者继续存在。《晋书。卷六二。刘琨传》:「如蒙录召,继绝兴亡,则陛下更生之恩,望古无二。」也作「继绝存亡」、「存亡继绝」。
《国语辞典》:话不投机半句多(话不投机半句多)  拼音:huà bù tóu jī bàn jù duō
(谚语)谈话时彼此意见不合,无法继续交谈,连说半句都嫌太多。《三侠五义》第六○回:「丁大爷因瞧不起北侠,有些怠慢,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了。」
《国语辞典》:停滞不前(停滞不前)  拼音:tíng zhì bù qián
事物受到阻碍,无法再继续发展前进。如:「人若志得意满,则容易停滞不前。」
《国语辞典》:无以为继(无以为继)  拼音:wú yǐ wéi jì
没有办法继续。多指生活困难而言。如:「因家贫无以为继,不得已只好赊债度日。」
《国语辞典》:药物成瘾(药物成瘾)  拼音:yào wù chéng yǐn
使用药物成习,需继续施用,否则会造成身心难以忍受。若停止使用,可能出现药物戒断症状,常见于毒品滥用。也称为「药瘾」。
《国语辞典》:不用说(不用说)  拼音:bù yòng shuō
1.不需要解说即可明白。《红楼梦》第一四回:「一夜中灯明火彩,客送官迎,那百般热闹自不用说的。」《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济川是不用说热血发作起来,恨不能立时把云南的官府杀了才好。」也作「不消说」。
2.不要对方再继续说下去。如:「你不用说了,我心里自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