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九衢  拼音:jiǔ qú
四通八达的道路。《楚辞。屈原。天问》:「靡蓱九衢,枲华安居。」《聊斋志异。卷一○。席方平》:「隳突叫号,虎威断九衢之路。」
《國語辭典》:驰骋(馳騁)  拼音:chí chěng
1.骑马奔驰。《老子》第一二章:「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三国演义》第一○回:「韦挟戟骤马,往来驰骋。」
2.比喻涉猎。《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赞曰》:「亦其涉猎者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晋书。卷八三。江逌传》:「偃息毕于仁义,驰骋极于六艺。」
3.游走散涣。《淮南子。精神》:「血气滔荡而不休,则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矣。」
4.活动、活跃。如:「他驰骋文坛数十年。」
《國語辭典》:经纬(經緯)  拼音:jīng wěi
1.织物的直线与横线。
2.常法。《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
3.规划、治理。《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夫晋国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经纬其民。」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然后能经纬区宇,弥纶彝宪。」
4.地球的经线与纬线。
《國語辭典》:十家  拼音:shí jiā
1.先秦十个学派。包括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见《汉书。卷三○。艺文志》。
2.荀卿、宋玉、枚乘、司马相如、贾谊、王褒、班固、张衡、扬雄、王延寿等十位辞赋家。见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铨赋》。
《漢語大詞典》:十王宅
唐玄宗 诸子年长封王之后所共居的大宅。宅在 长安 安国寺 东。 宋 王溥 唐会要·诸王:“ 先天 之后,皇子幼则居内。东封后,以年渐长成,乃於 安国寺 东附苑城为大宅,分院居之,名为十王宅……十王谓: 庆 、 忠 、 棣 、 鄂 、 荣 、 光 、 仪 、 潁 、 永 、 延 、 盛 、 济 等,以十举全数。”参见“ 十六宅 ”。
《國語辭典》:驰骛(馳騖)  拼音:chí wù
奔走、奔驰。《楚辞。屈原。离骚》:「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史记。卷八七。李斯传》:「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
《國語辭典》:驰骤(馳驟)  拼音:chí zòu
1.骑马疾奔。《三国演义》第三回:「卓按剑立于园门,忽见一人跃马持戟,于园门外往来驰骤。」
2.比喻奔走繁忙。如:「近日公务驰骤,身心劳瘁。」
《國語辭典》:策士  拼音:cè shì
1.有计谋的人。《史记。卷七一。樗里子甘茂传》太史公曰:「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
2.对策取士之制。清。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策》:「夫策士之制,始于汉文,晁错所对,蔚为举首。」
《國語辭典》:枕藉  拼音:zhèn jiè
纵横相枕而躺。《文选。班固。西都赋》:「禽相镇压,兽相枕藉。」宋。苏轼〈赤壁赋〉:「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國語辭典》:行列  拼音:háng liè
直的称行,横的称列。行列指排列的次第。《史记。卷二四。乐书》:「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
《漢語大詞典》:九家
指 战国 时法、道、儒、阴阳、名、墨、纵横、杂、农九个学派。汉书·艺文志:“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清 钱谦益 《恭谒孔林先圣庙一百韵》:“九家陈篋衍,七略奏笙箎。” 章炳麟 《秦献记》:“诸子之术,分流至于九家,游説乞贷,人善其私。”
《漢語大詞典》:天罗(天羅)
(1).犹天网。《陈书·高祖纪上》:“公回兹地轴,抗此天罗,曾不崇朝,俾无遗噍。” 唐 韩愈 《月食诗效玉川子作》:“后时食月罪当死,天罗磕帀何处逃女刑?”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吟剑诗》:“擒尽妖邪归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
(2).古代兵家谓林木纵横的地形。孙子·行军:“凡地有絶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 梅尧臣 注:“草木蒙密,锋鏑莫施。” 王晳 注:“罗谓如网罗也。”
(3).古代战具。六韬·军用:“天罗、虎落、锁连一部,广一丈五尺,高八尺,百二十具。”
《漢語大詞典》:横集
纵横交集。《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今臣心结日久,每闻幼眇之声,不知涕泣之横集也。”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 绍 遣将攻之,连年不能拔”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惧於飞矢迸流,狂刃横集,以重足下之祸,徒增孤子之咎衅也。” 宋 司马光 《授校勘谢庞参政启》:“衔恩念亲,涕泗横集。” 清 戴名世 《自订〈周易文稿〉序》:“既学,而后知其生平动静无时不在过之中,而无有一当,輒不禁涕泪之横集也。”
分類:纵横交集
《國語辭典》:横厉(橫厲)  拼音:hèng lì
纵横凌厉。形容气势威猛。《汉书。卷六○。杜周传》:「排挤英俊,托公报私,横厉无所畏忌,欲以熏轑天下。」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七上。滇游日记六》:「时罡风横厉,欲捲人掷向空中,余手粘足踞,幸不为舍身者,几希矣。」
《漢語大詞典》:凌云笔(凌雲筆)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一:“ 庾信 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本为赞扬 庾信 笔势超俗,才思纵横出奇,后遂以“凌云笔”泛指为文作诗的高超才华。 宋 辛弃疾 《鹊桥仙·席上和赵晋臣敷文》词:“问 东湖 带得几多春,且看凌云笔健。” 金 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诗之三:“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清 王掞 《虹友兄斋同汉槎夜话》诗:“知君具有凌云笔,得藉 陈汤 返 汉 京。”
《漢語大詞典》:麾斥
(1).纵横奔放貌。 宋 苏轼 《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诗:“麾斥八极隘九州,化为两鸟鸣相酬。”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脱靴返棹二图赞:“凌轢兮万象,麾斥兮八极。” 清 刘石龄 《登祝融峰顶宿上封寺》诗:“麾斥隘八区,幽寻愜孤秉。”
(2).犹斥骂。 宋 洪迈 容斋续笔·秦隋之恶:“自 三代 讫於 五季 ,为天下君而得罪于民,为万世麾斥者,莫若 秦 与 隋 ,岂 二世 之恶浮于 桀 紂 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