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丛篁(叢篁)
丛生的竹子。 唐 宋之问 《泛镜湖南溪》诗:“沓嶂开天小,丛篁夹路迷。” 宋 陈与义 《纵步至董氏园亭》诗之二:“自移一榻西窗下,要近丛篁听雨声。”
分類:丛生竹子
《漢語大詞典》:竹实(竹實)
(1).竹子所结的子实,形如小麦。也称竹米。《韩诗外传》卷八:“凤乃止帝东园,集帝梧桐,食帝竹实,没身不去。”世说新语·栖逸“ 阮步兵 啸闻数百步”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尝游 苏门山 ,有隐者莫知姓名,有竹实数斛杵臼而已。”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四·竹实﹝发明﹞引 陶弘景 曰:“竹实出 蓝田 。 江 东乃有花而无实,顷来斑斑有实,状如小麦,可为饭食。” 清 孙枝蔚 《长相思》诗:“荆棘参天梧桐死,那有竹实可为粮?”
(2).即竹肉。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四·竹实:“ 陈藏器 《本草》云:‘竹肉,一名竹实,生苦竹枝上。大如鸡子,似肉臠,有大毒,须以灰汁煮二度,炼讫乃依常菜茹食,炼不熟则戟人喉出血,手爪尽脱也。’此説与 陈承 所説竹实相似,恐即一物,但苦竹上者有毒尔,与竹米之竹实不同。”参见“ 竹肉 ”。
《國語辭典》:竹肉  拼音:zhú ròu
1.竹笋。
2.植物名。担子菌类锈菌科真锈菌属,竹蓐病原真菌之孢子堆。寄生在竹秆及枝条,初呈红褐色斑点,初冬破皮而出,呈杏黄色,四、五月间成黄白色,雨季吸水则成洋菜状凝胶,状如木耳,生苦竹枝上者有剧毒。可治赤白痢,以陈年者为佳。也称为「竹菰」、「竹蓐」。
《漢語大詞典》:竹楼(竹樓)
用竹子建造的楼房。 唐 刘禹锡 《淮阴行》之二:“簇簇 淮阴 市,竹楼缘岸上。” 宋 王禹偁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宜围碁,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錚錚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张长 《边寨竹楼》:“我常怀念边寨的竹楼……竹楼,是一种竹木或纯粹竹子的结构,它由一架梯级总是奇数的木梯子通到上面。”
《漢語大詞典》:竹轩(竹軒)
用竹子建造的房屋。 唐 赵嘏 《忆山阳》诗:“家在 枚皋 旧宅边,竹轩晴与 楚 坡连。” 五代 谭用之 《送友人归青社》诗:“好期圣代重相见,莫学 袁生 老竹轩。” 宋 邵雍 《秋日饮郑州宋园示管城簿周正叔》诗:“饮散竹轩微雨后,凌晨归路起栖鸦。”
《國語辭典》:银竹(銀竹)  拼音:yín zhú
比喻大雨。唐。李白〈宿虾湖〉诗:「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宋。陆游〈七月十七日大雨极凉〉诗:「瓦沟淙淙万银竹,变化只在须臾间。」
《漢語大詞典》:竹阁(竹閣)
(1).用竹子建造的楼阁。 唐 张籍 《和陆司业习静寄所知》:“山开登竹阁,僧到出茶牀。” 唐 白居易 《宿竹阁》诗:“晚坐松簷下,宵眠竹阁间。” 清 查慎行 《闲咏》:“延曦开竹阁,向晦掩柴关。”
(2).楼阁名。在 浙江 杭州 孤山 附近,今废。 宋 姜夔 《卜算子》词之三:“ 凉观 酒初醒, 竹阁 吟纔就。” 清 张岱 西湖梦寻·西湖中路·六一泉:“ 六一泉 在 孤山 之南,一名 竹阁 ,一名 勤公讲堂 。 宋 元祐 六年, 东坡先生 与 会勤上人 同哭 欧阳公 处也。”
《漢語大詞典》:竹光
(1).竹林中的光影。 唐 杜甫 《屏迹》诗之二:“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 宋 杨万里 《又题寺后竹亭》诗:“行尽空房忽画阑,竹光和月入亭寒。” 元 马祖常 《石田山居》诗之七:“竹光浮昼碧,花蕊颺春红。”
(2).谓竹子表皮光滑。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 沈光禄 子大 、 许明府 子逊 ,二人齐名。 沈 如:‘竹光晨露滑,池静夜泉生。’……真 少陵 也。”
《國語辭典》:青奴  拼音:qīng nú
古时消暑的器具。参见「竹夫人」条。宋。陈师道〈咸平读书堂〉诗:「复作无事饮,醉卧拥青奴。」
《漢語大詞典》:竹节(竹節)
(1).竹子各段之间相连突出的部位。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夷:“其竹节相去一丈,名曰濮竹。” 唐 李洞 《秋宿梓州牛头寺》诗:“詔散松梢别,棋终竹节收。”《中国歌谣资料·红军谣》:“一根竹子大又长,通开竹节把米装。”
(2).喻坚贞。 宋 范成大 《送通守林彦强寺丞还朝》诗:“纷纶草木变暄寒,竹节松心故凛然。”
《國語辭典》:墨竹  拼音:mò zhú
国画中用墨画的竹子。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二。唐末二十七人》:「善画人物、龙、水、松石、墨竹,兼长天王鬼神,笔力狂怪,不以傅彩为功。」
《漢語大詞典》:竹花
竹子开的花。 唐 杜甫 《述古》诗之一:“凤凰从东来,何意復高飞,竹花不结实,念子忍朝饥。” 清 蒋士铨 《雪中人·占茶》:“不用占鷄骨,何须验竹花。”
分類:竹子
《漢語大詞典》:雪竹
(1).雪中之竹。 唐 郑谷 《送进士韦序赴举》诗:“秋山晚水吟情远,雪竹风松醉格高。” 宋 魏泰 临汉隐居诗话:“ 熙寧 庚戌冬, 王荆公 安石 自参知政事拜相……取笔书窗曰:‘霜筠雪竹 钟山寺 ,投老归歟寄此生。’” 宋 范成大 《荆公墓》诗之一:“半世青苗法意,当年雪竹诗情。”
(2).一种干节上有浓厚白粉的竹子。 唐 许棠 《题开明里友人居》诗:“风巢和鸟动,雪竹向人斜。” 宋 杨万里 《谢丁端叔直阁惠永嘉髹研句容香鬲》诗:“ 元珍先生 茁云孙,雪竹有节豹有文。”
《漢語大詞典》:竹韵(竹韻)
指风吹竹子而形成的特有声音。 唐 许浑 《奉命和后池十韵》:“野桥从浪没,轻舸信风移;竹韵迁棋局,松阴递酒卮。”白雪遗音·马头调·桐叶惊风:“寒虫鸣,玉砌竹韵杂松涛,不住叫号。” 清 曹寅 《贺新郎·夜间耳鸣息》词:“腊黄浅映鹅儿泻。渐翛翛、半庭竹韵,有声有画。”
《漢語大詞典》:杜母
(1).后汉书·杜诗传:“七年,迁 南阳 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於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於 召信臣 ,故 南阳 为之语曰:‘前有 召父 ,后有 杜母 。’”后遂以“杜母”称扬父母官。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延师》:“ 杜母 高风不可攀,甘棠游憩在 南安 。”
(2).石竹子的别名。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四六:“石竹子,《本草》名瞿麦,一名巨句麦,一名大菊,一名大兰,又名杜母草、燕麦、蘥麦。”
《漢語大詞典》:竹青
竹子外面的一层青绿色表皮。《文化与生活》1982年第1期:“所谓留青,即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竹青雕刻图纹,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竹青下面的竹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