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苞篚
代指搜刮的财物。苞,通“ 包 ”,蒲包;篚,竹器。《梁书·王亮传》:“出守名邦,入司管辖,苞篚罔遗,而假称折辕。”
《漢語大詞典》:衣笥
盛衣服的竹器。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汾:“女起告辞, 汾 意惜别,乃潜取女青氊履一隻,藏衣笥中。”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 艾仲孺 ﹞尝闻祖母当日归时,衣笥中得黑黲衣。”
分類:衣服竹器
《漢語大詞典》:山笼(山籠)
盛茶叶果品之类山货的竹器。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刘原甫舍人扬州五题·蒙谷》:“茗园葱倩与山笼,一夜春雷发旧丛。” 明 高启 《送董湖州》诗:“山笼输茶至,溪船摘芰行。” 清 吴伟业 《过圻村》诗:“山笼樱桃重,溪船菱芡鲜。”
《漢語大詞典》:鱼罩(魚罩)
捕鱼用的竹器。圆筒形,上小下大,无顶无底。 唐 李商隐 《为荥阳公谢除卢副使等官状》:“抚鱼罩以兴怀,悲羖皮之废礼。” 宋 秦观 《次韵参寥莘老》:“黎明忽自罢,晴日射鱼罩。” 张时鲁 《围鱼》:“这里人们逮鱼的情景实在令人惊叹,他们很少用鱼网捕鱼,甚至连鱼叉、鱼罩也不用。”
《國語辭典》:筲箕  拼音:shāo jī
淘米用的竹器,亦用作盛饭器具。《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管家走到门口,只见一个小儿开门出来,手里拿了一个筲箕出来买米。」也作「䈰箕」、「䈾箕」。
《國語辭典》:竹工  拼音:zhú gōng
1.用竹子制成各种日用品或玩具的工艺。
2.制竹器的工匠。
《漢語大詞典》:筐笼(筐籠)
泛指盛物竹器。 北齐 刘昼 新论·崇学:“茧之不繰,则素丝蠹於筐笼;人之不学,则才智腐於心胸。”
分類:竹器
《國語辭典》:盂兰盆(盂蘭盆)  拼音:yú lán pén
佛教用语。意为倒悬。指饿鬼道众生活在像被倒吊般的痛苦中。为梵语Ullambana的音译。佛教徒于僧团结夏安居结束日(农历七月十五日),用丰盛的供品,供养三宝以救先人倒悬之苦,相传是出自目莲救母的故事,有《盂兰盆经》述说其事。在唐时,已将「盆」解为盛食物的器具,宋代民俗便演变成中元节祭祀祖先及占候之物。用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面编织成一个盆碗形以放纸钱等物的器具,称为「盂兰盆」。除了作祭祀之用外,在焚烧后,看盆倒所向,也可以占气候。
《漢語大詞典》:筐簏
盛物的竹器。方为筐,高为簏。 汉 刘向 《九叹·怨思》:“淹芳芷於腐井兮,弃鸡骇於筐簏。”
分類:竹器
《漢語大詞典》:土笼(土籠)
盛土的竹器。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簣” 刘宝楠 正义引 汉 包咸 曰:“簣,土笼也。”
分類:竹器
《漢語大詞典》:衍箧(衍篋)
即箧衍。盛物竹器。 清 王晫 今世说·豪爽:“即呼常从具衍篋,出纸笔,分题鬮韵而赋之。”
分類:竹器
《漢語大詞典》:饭筥(飯筥)
盛饭的竹器。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枸橼:“《异物志》曰:枸櫞似橘大,如饭筥。”
分類:盛饭竹器
《漢語大詞典》:簸筛
簸箕和筛子。都是用以除去谷中杂物的竹器。 清 唐甄 潜书·用贤:“簸籭既施,蕛稗乃去,嘉穀乃得。”
《漢語大詞典》:笼籞(籠籞)
捕鱼鸟的竹器。 唐 柳宗元 《放鹧鸪词》:“羽毛摧折触笼籞,烟火煽赫惊庖厨。”
《漢語大詞典》:蟹簄
犹蟹断。一种捕蟹的竹器。 宋 高似孙 蟹略·蟹具:“蟹簄,簄叶亦如帘。 陆龟蒙 《渔具》诗序曰:‘倒竹於澨曰沪。’”参见“ 蟹断 ”。
分類:捕蟹竹器
《漢語大詞典》:蟹断(蟹斷)
亦作“ 蟹籪 ”。 捕蟹之具,状如竹帘,横置河道之中以断蟹的通路。太平广记卷三二三引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 宋 元嘉 初, 富阳 人姓 王 ,于穷瀆中作蟹籪。” 唐 陆龟蒙 《蟹志》:“﹝蟹﹞蚤夜觱沸,指江而奔,渔者纬萧,承其流而障之,曰蟹断,断其江之道焉。” 清 袁枚 随园随笔·考据最难:“纬萧,蟹断也。二字出庄子, 陶九成 作輟耕録,不知二字所出。”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三:“编竹湖中以取鱼蟹,名曰蟹籪。按字书无籪字, 吴梅村 《涂松晚发》诗:‘籪响若鸣滩。’《吴江县誌》引 陆鲁望 《渔具》诗序:列竹海澨曰沪,今谓之籪。攷 陶九成 引 鲁望 《蟹志》:‘渔者纬萧,承其流而障之,名曰蟹断,断其江之道焉尔。’则当为断字,姑苏志亦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