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七
田种玉,字公琢,宛平人。顺治乙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礼部侍郎,加工部尚书、太子少传。诗话:公琢以顺治甲午举顺天乡试第一。明年,即登第。回翔台阁,刚介不谐俗。左授奉天府丞,乞归,卜居易水,莳圃自给。康熙癸巳,年逾八十,景陵询顺治中科目旧臣,存问进秩。又数年,乃卒。
维基
田种玉,字公琢,号逊庵,直隶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市城区)人。顺治十一年,顺天府乡试第一(解元)。顺治十二年,登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检讨。历国子监司业,官至礼部侍郎。
《漢語大詞典》:宝圭(寶珪)
亦作“ 宝圭 ”。 古代帝王诸侯举行典礼时所用的一种玉器。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冬十月癸酉, 王子朝 用 成周 之宝珪于 河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引作“宝圭”。 宋 陈襄 《缫藉赋》:“嘉宝珪之致用,资繅藉以成仪。”
《漢語大詞典》:六器
(1).祭享天地四方的六种玉器。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郑玄 注:“礼神者必象其类:璧圜象天;琮八方象地;圭鋭象春物初生;半圭曰璋,象夏物半死;琥猛象秋严;半璧曰璜,象冬闭藏,地上无物,唯天半见。” 宋 苏轼 《洗玉池铭》:“ 秦 汉 以还,龟玉道熄,六器仅存,五瑞莫辑。”
(2).指六种乐器。文选·马融〈长笛赋〉:“昔 庖羲 作琴, 神农 造瑟, 女媧 制簧, 暴辛 为塤, 倕 之和钟, 叔 之离磬……若然,六器者,犹以二皇圣哲黈益。” 李善 注:“六器,琴瑟簧塤钟磬。”
《漢語大詞典》:四器
(1).古代作为聘礼的四种玉器。即圭、璋、璧、琮。仪礼·聘礼:“凡四器者,唯其所宝,以聘可也。” 郑玄 注:“言国独以此为宝也,四器谓圭、璋、璧、琮。”
(2).画方、圆等图形的四种工具。即规、矩、准、绳。
《國語辭典》:六瑞  拼音:liù ruì
古代王、公、侯、伯、子、男诸侯于朝聘时所持的六种玉制信符,以别尊卑。《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
《漢語大詞典》:六玉
(1).谓祭天地四方神所用的六种玉器。仪礼·觐礼:“诸侯覲于天子,为宫方三百步,四门;坛十有二寻,深四尺,加方明于其上。方明者,木也,方四尺设六玉:上圭,下璧,南方璋,西方琥,北方璜,东方圭。” 郑玄 注:“六色象其神,六玉以礼之。” 唐 杨炯 《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苍璧黄琮,六玉以昭天地;路鼓阴竹,九变而祠祖考。”参见“ 六器 ”。
(2).六玉饰。宋史·舆服志四:“毳冕:六玉,三采,衣三章,绘虎蜼彝、藻、粉米。”
《漢語大詞典》:六器
(1).祭享天地四方的六种玉器。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郑玄 注:“礼神者必象其类:璧圜象天;琮八方象地;圭鋭象春物初生;半圭曰璋,象夏物半死;琥猛象秋严;半璧曰璜,象冬闭藏,地上无物,唯天半见。” 宋 苏轼 《洗玉池铭》:“ 秦 汉 以还,龟玉道熄,六器仅存,五瑞莫辑。”
(2).指六种乐器。文选·马融〈长笛赋〉:“昔 庖羲 作琴, 神农 造瑟, 女媧 制簧, 暴辛 为塤, 倕 之和钟, 叔 之离磬……若然,六器者,犹以二皇圣哲黈益。” 李善 注:“六器,琴瑟簧塤钟磬。”
《漢語大詞典》:环瑱(環瑱)
(1).两种玉制的耳饰。环,耳环。瑱,冠冕上的塞耳之玉。国语·吴语:“鼓而行之,至於军,斩有罪以徇。曰:‘莫如此以环瑱通相问也。’” 韦昭 注:“环,金玉之环。瑱,塞耳也。”
(2).泛指首饰。战国策·齐策四:“ 北宫 之女 婴儿子 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於孝情者也。”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幽怪一·汉宫老婢:“后自守寡以来,撤环瑱,去簪珥,屏脂粉。”
《漢語大詞典》:三圭
亦作“ 三珪 ”。 三种玉圭,借指公、侯、伯。后亦指高官重臣。《楚辞·大招》:“三圭重侯,听类神只。” 王逸 注:“谓公、侯、伯也。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故言三圭也。”庄子·让王“﹝ 楚昭王 ﹞谓 司马子綦 曰:‘ 屠羊説 居处卑贱而陈义甚高, 子綦 为我延之以三旌之位’” 陆德明 释文:“三旌,三公位也。 司马 本作‘三珪’云。谓诸侯之三卿皆执珪也。” 唐 权德舆 《酬张秘监阁老喜太常中书二阁老与德舆同日迁官相代之作》诗:“正名推五字,贵仕仰三珪。”
《漢語大詞典》:中璋
(1).古代天子灌祭山川用的一种玉器。周礼·考工记·玉人:“大璋中璋九寸,边璋七寸,射四寸,厚寸,黄金勺,青金外,朱中,鼻寸,衡四寸,有繅,天子以巡守,宗祝以前马。” 郑玄 注:“三璋之勺形如圭瓚。天子廵守,有事山川,则用灌焉。於大山川则用大璋,加文饰也;於中山川用中璋,杀文饰也;於小山川用边璋,半文饰也。”
(2).古代用以发兵的一种玉制符节。周礼·考工记·玉人:“牙璋中璋七寸,射二寸,厚寸,以起军旅,以治兵守。” 贾公彦 疏:“军多用牙璋,军少用中璋。”按,《春官·典瑞》:“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牙齿兵象,故以牙璋发兵,若今时以铜符发兵。” 孙诒让 正义:“此不云中璋者,中璋比於牙璋,杀文饰,总而言之,亦得名为牙璋。”
《國語辭典》:禁步  拼音:jìn bù
古时挂在妇女裙子上的饰物。旧时妇女走路,不许迈大步所以把金玉饰物挂在裙子上,名为「禁步」。如果走太快,或步伐稍大,「禁步」叮当作响,即属失礼。《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点朱唇,将眉画,一对金环坠耳下。金银珠翠插满头,宝石禁步身边挂。」《荡寇志》第七三回:「那衙内将著一块碧玉禁步,一颗珠子,说道:『送与贤妹添妆。』」
《漢語大詞典》:羊雍
传说中的人名,即 杨伯雍 ,相传曾于田中种玉。事见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 唐 张鷟 游仙窟:“ 卞和 山未斵, 羊雍 地不耕,自怜无玉子,何日见 琼英 。”
分類:于田种玉
《漢語大詞典》:羊田
传说 杨伯雍 种玉的田。事见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 南朝 梁简文帝 《东宫上掘得慈觉寺钟启》:“将 郭 令鄙其开金, 羊 田陋其产玉。”按, 杨伯雍 之“杨”,亦写作“羊”。
分類:种玉
《漢語大詞典》:玉兔鹘(玉兔鶻)
亦作“ 玉兔胡 ”。 金 元 时代的一种玉饰的腰带。 元 李五 《虎头牌》第二折:“头巾上砌的粉花儿现,我繫的那一条玉兔鶻是金厢面。”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四折:“官人石碾连珠,满腰背无瑕玉兔胡。夫人每是依时按序,细搀绒全套绣衣服。”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三折:“那官人繫着条玉兔鶻连珠儿石碾,戴着顶白毡笠前簷儿慢捲。”
《漢語大詞典》:玉臂钗(玉臂釵)
一种玉制的臂饰。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器用:“予曾见一玉臂釵,两头施转关,可以屈伸,合之令圆,仅於无缝,为九龙绕之,功侔鬼神。”
分類:种玉玉制
《漢語大詞典》:屁塞
指古人塞在尸体肛门里的一种玉质小物件。 鲁迅 《彷徨·离婚》:“这就是屁塞,就是古人大殓的时候塞在屁股眼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