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99,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宗庙
白马
大事
如在
孝子
香火
俎豆
小子
供奉
清庙
用事
云门
不举
玉帛
登坛
《國語辭典》:宗庙(宗廟)  拼音:zōng miào
1.奉祀祖先的宫室。《孝经。感应》:「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唐。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此由天授陛下神圣英武之德,为巨唐中兴之君,宗庙神灵,所共祐助。」
2.王室、国家的代称。《汉书。卷六八。霍光传》:「伊尹相殷,废太甲以安宗庙,后世称其忠。」《三国演义》第七三回:「宗庙倾危,社稷将坠。」
《國語辭典》:白马(白馬)  拼音:bái mǎ
1.白色的马。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君骑白马傍垂阳,墙头马上遥相顾。」
2.古代祭祀时所用的歌曲。唐。白行简《李娃传》:「于是奋髯扬眉,扼腕顿颡而登,乃歌白马之词。」
《漢語大詞典》:白马素车(白馬素車)
(1).古代凶丧舆服。史记·秦始皇本纪:“ 楚 将 沛公 破 秦 军入 武关 ,遂至 霸上 ,使人约降 子婴 。 子婴 即係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璽符,降 軹道 旁。 沛公 遂入 咸阳 。”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素车白马,丧人之服也。”旧唐书·李百药传:“徒知问鼎请隧,有惧 霸王 之师;白马素车,无復藩篱之援。”
(2).喻指 钱塘江 潮及传说中的潮神 伍子胥 。用 秦秋 时 伍员 死后为涛神的故事。见《太平广记》卷二九一。 宋 辛弃疾 《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词:“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 元 王逢 《钱塘春感》诗之五:“白马素车江海上,依然潮汐撼 西兴 。”
《漢語大詞典》:白马氐(白馬氐)
我国古代西南地区氐族的一部。 汉武帝 元鼎 六年于其地置 武都郡 。分布在今 四川 西北部及 甘肃 南部。亦省称“ 白马 ”。史记·西南夷列传:“自 冄駹 以东北,君长以什数, 白马 最大,皆 氐 类也。” 司马贞 索隐:“夷邑名,即 白马氐 。”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 陇右 成州 、 武州 皆 白马氐 ,其豪族 杨氏 居 成州 仇池山 上。”魏书·氐传:“ 氐 者,西夷之别种,号曰 白马 。”
《漢語大詞典》:白马清流(白馬清流)
旧五代史·梁书·李振传:“ 天祐 中, 唐 宰相 柳璨 希 太祖 旨,譖杀大臣 裴枢 、 陆扆 等七人於 滑州 白马驛 。时 振 自以 咸通 、 乾符 中尝应进士举,累上不第,尤愤愤,乃谓 太祖 曰:‘此辈自谓清流,宜投於 黄河 ,永为浊流。’”后用为士大夫被谗害之典。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五:“恩 牛 怨 李 谁家事, 白马 清流异代悲。” 潘飞声 《陶拙存以先世元暉中丞公遗集见示敬题一律》:“ 白马 清流尽,乌臺党狱频。”
《國語辭典》:大事  拼音:dà shì
1.重要的事。《红楼梦》第六七回:「看那个光景,倒像有什么大事是的。」
2.丧亡送终之事。《孟子。离娄下》「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3.婚姻,终生之事。《红楼梦》第五七回:「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
4.国之戎事与祭祀。《礼记。月令》:「毋作大事,以妨农之事。」
5.大事业。《三国演义》第一回:「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
《漢語大詞典》:如在
论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谓祭祀神灵、祖先时,好像受祭者就在面前。后称祭祀诚敬为“如在”。《后汉书·顺帝纪》:“深恐在所慢违‘如在’之义,今遣侍中 王辅 等,持节分诣 岱山 、 东海 、 滎阳 、 河 、 洛 ,尽心祈焉。”
《國語辭典》:孝子  拼音:xiào zǐ
1.事亲至孝的人。如:「孝子慈孙」、「忠臣孝子」。《诗经。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2.居亲丧的人。《仪礼。丧服礼》:「继母之配父,与因母同,故孝子不敢殊也。」《儒林外史》第四八回:「王玉辉道:『灵柩还在家哩?』那孝子道:『还在家里。』」
3.临祭时对父母的自称。《礼记。郊特牲》:「祭称孝孙孝子,以其义称也。」《新唐书。卷一三。礼乐志三》:「若宗子有故,庶子摄祭,则祝曰:『孝子某使介子某执其常事。』」
4.流行语。孝顺孩子,戏称对孩子非常疼爱。如:「他是个标准的孝子,一下班就迫不及待地冲回家抱小孩。」
《國語辭典》:香火  拼音:xiāng huǒ
1.供佛敬神所点的香灯和蜡烛。《南齐书。卷四○。武十七王列传。临贺王子岳》:「延兴建武中,凡三诛诸王,每一行事,高宗辄先烧香火,呜咽涕泣。」《红楼梦》第五四回:「有一个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著拿香火点著了。」
2.祭祀祖先用的香烛。后多用以指子孙或文化的传承者。《警世通言。卷一六。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员外何不取房娘子,生得一男半女,也不绝了香火。」
3.庙寺中掌理烧香、点灯等杂务的人。《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父亲秦良,十三岁上将他卖了,自己在上天竺去做香火。」
4.盟誓。古人结盟,多设香火以告神。《北齐书。卷一。神武帝纪上》:「兆曰:『香火重誓,何所虑也?』绍宗曰:『亲兄弟尚尔难信,何论香火!』」
5.进香、朝拜之事。如:「这庙里香火很盛。」
《國語辭典》:香火因缘(香火因緣)  拼音:xiāng huǒ yīn yuán
前世共修所结的缘分。《北齐书。卷三二。陆法和传》:「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见主人应有报至,故求援耳。」唐。白居易〈喜照密闲实四上人见过〉诗:「臭帑世界终须出,香火因缘久愿同。」
《國語辭典》:俎豆  拼音:zǔ dòu
1.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用来盛祭品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论语。卫灵公》:「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2.祭祀、奉祀。《庄子。庚桑楚》:「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窃窃焉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閒,我其杓之人邪?」唐。柳宗元 游黄溪记:「以为有道,死乃俎豆之,为立祠。」
《國語辭典》:小子  拼音:xiǎo zǐ
1.对年幼者的称呼。《书经。酒诰》:「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2.自称的谦词。《书经。顾命》:「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三国演义》第五七回:「先生大才,小子失敬。吾当于兄长处极力举荐。」
3.职官名。掌管祭祀时的相关事宜。《周礼。夏官。小子》:「小子,掌祭祀羞羊肆羊殽肉豆,而掌珥于社稷,祈于五祀。」
《國語辭典》:小子  拼音:xiǎo zi
1.男孩子。《红楼梦》第四九回:「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
2.僮仆、奴仆。如:「雇一个使唤的小子。」《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到初八早上,把这两顶旧头巾叫两个小子带在头上,抱著篮子到贡院前伺候。」
3.对人轻慢或戏谑的称呼。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爽与司马太傅饮酒。太傅醉,呼王为『小子』。王曰:『亡祖长史,与简文皇帝为布衣之交。亡姑、亡姊,伉俪二宫。何小子之有?』」《三国演义》第三三回:「袁谭小子,反覆无常,吾难准信。」
《國語辭典》:供奉  拼音:gòng fèng
1.供养、侍奉。如:「他努力赚钱来供奉双亲。」《宋史。卷一二一。礼志二十四》:「又有步击者,乘驴骡击者,时令供奉者朋戏以为乐云。」
2.指以文学、姿色、特殊技艺被召入内廷任职、侍奉帝王的人。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出:「管领烟花,衔名供奉。」
3.特指贡献给帝王。宋。曾慥《高斋漫录》:「今人秘色磁器,世言钱氏有国曰,越州烧进为供奉物;不得臣庶用之,故云秘色。」
《國語辭典》:清庙(清廟)  拼音:qīng miào
《诗经。周颂》的篇名。共一章。根据〈诗序〉:「清庙,祀文王也。」本章二句为:「于穆清庙,肃雍显相。」
《國語辭典》:用事  拼音:yòng shì
1.当权执政。《战国策。秦策三》:「今秦太后、穰侯用事,高陵、泾阳佐之。」《大宋宣和遗事。利集》:「缘京用事,奸人并进。」
2.行事、办事。如:「意气用事」。
3.引用典故。唐。释皎然《诗式。用事》:「诗人皆以徵古为用事,不必尽然也。」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押韵不必有出处,用事不必拘来历。」
《國語辭典》:云门(雲門)  拼音:yún mén
1.黄帝之乐,六乐之一。《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
2.闸门。《文选。左思。蜀都赋》:「指渠口以为云门,洒滮池而为陆泽。」
《漢語大詞典》:云门宗(雲門宗)
中国 佛教禅宗南宗五家之一。 五代 文偃 (公元864-949年)创建于 韶州 云门山 (今 广东省 乳源瑶族自治县 北),故名。在 北宋 与临济宗并盛,至 南宋 时衰落不传。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南宗大师云门宗创始人 文偃 作《北邙行》,不像 遗则 那样自称吾知之矣。”
《國語辭典》:不举(不舉)  拼音:bù jǔ
1.拿不起、举不起。《孟子。梁惠王上》:「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水浒传》第一一五回:「众人看张横时,四肢不举,两眼朦胧。」
2.不举办、不兴办。《左传。庄公二十七年》:「诸侯非民事不举,卿非君命不越竟。」《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一三。古词。焦仲卿妻》:「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3.不检举、不告发。《后汉书。卷六一。左周黄列传。左雄》:「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
4.不推荐、不推举。《金史。卷八。世宗本纪下》:「卿等所廉皆细碎事,又止录其恶而不举其善。」
5.勃起障碍。泛指男性性功能障碍。
《國語辭典》:玉帛  拼音:yù bó
1.玉器和丝织品。都是古代名贵的物品,可用为诸侯朝聘或嫁娶行聘、祭祀的物品。《论语。阳货》:「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三国魏。曹植〈美女篇〉:「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2.泛称财物。《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子女玉帛,则君有之。」
《國語辭典》:登坛(登壇)  拼音:dēng tán
登上讲道的道场。《西游记》第一回:「童子道:『我家师父,正才下榻,登坛讲道,还未说出原由,就教我出来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