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神魂  拼音:shén hún
神志、心神。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涤濯神魂醒,幽怀舒以畅。」
《国语辞典》:神魂驰荡(神魂驰荡)  拼音:shén hún chí dàng
神志惚恍,难以自持。《红楼梦》第三四回:「这里林黛玉体贴出手帕子的意思来,不觉神魂驰荡。」也作「神魂摇荡」。
分类:神志自持
《国语辞典》:神魂荡漾(神魂荡漾)  拼音:shén hún dàng yàng
心神恍惚,难以自持。《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因他引动我心,使我神魂荡漾,废寝忘食,日夜思之。」也作「神魂摇荡」。
《国语辞典》:神魂飞荡(神魂飞荡)  拼音:shén hún fēi dàng
心神恍惚,难以自持。《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试一俯瞰,神魂飞荡,毛发森竖,满身生起寒慄来。」也作「神魂摇荡」。
《国语辞典》:神魂撩乱(神魂撩乱)  拼音:shén hún liáo luàn
心意迷乱,神志不定。宋。杨泽民〈夜游宫。泪眼偎人强敛〉词:「致得心肠转。教令得、神魂撩乱。那更日疏又日远,恁时节,想难为,看我面。」
《国语辞典》:神魂摇荡(神魂摇荡)  拼音:shén hún yáo dàng
心神恍惚,难以自持。《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沈将仕看见李三情状,一发神魂摇荡。」也作「神魂飘荡」、「神魂飞荡」、「神魂飞越」、「神魂荡飏」、「神魂荡漾」、「神魂驰荡」、「神摇魂荡」。
《國語辭典》:神魂飘荡(神魂飄蕩)  拼音:shén hún piāo dàng
心神恍惚,难以自持。《三国演义》第八回:「见绣帘内一女子往来观觑,微露半面,以目送情。布知是貂蝉,神魂飘荡。」《老残游记》第九回:「子平觉得翠眉含娇,丹唇启秀,又似有一阵幽香沁入肌骨,不禁神魂飘荡。」也作「神魂摇荡」。
《國語辭典》:神魂飞越(神魂飛越)  拼音:shén hún fēi yuè
心神恍惚,难以自持。宋。王禹偁 谢加朝请大夫表:「涕泗纵横,乱于縻绠,神魂飞越,若在烟霄。」也作「神魂摇荡」。
《漢語大詞典》:神魂荡扬
1.形容精神飘忽。
分類:精神飘忽
《國語辭典》:神魂荡飏(神魂蕩颺)  拼音:shén hún dàng yáng
心神恍惚,难以自持。《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宣教方在神魂荡飏之际,恰像身子不是自己的。」也作「神魂摇荡」。
分類:精神飘忽
《國語辭典》:神魂颠倒(神魂顛倒)  拼音:shén hún diān dǎo
精神恍惚,心意迷乱。明。王玉峰《焚香记》第二六出:「烦絮得神魂颠倒,心恍恍睡魔催。」《老残游记》第二回:「创出这个调儿,竟至无论南北高下的人听了他唱书无不神魂颠倒。」也作「梦魂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