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弊久
指破损、陈旧之物。管子·度地:“取完坚,补弊久,去苦恶。”
分類:破损陈旧
《漢語大詞典》:破钱(破錢)
(1).破损不完整的钱币。 宋 皇甫牧 《玉匣记》:“ 毘陵郡 士人姓 李 ,家有女,方十六岁,能诗,甚有佳句, 吴 人多得之。有《拾得破钱》诗云:‘半轮残月揜尘埃,依稀犹有 开元 字,想得清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
(2).指少量的钱币,微薄的收入。带调侃或愤激意。如:身上就这么几个破钱,摆什么阔气!3.破费钱财。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二 浙 造酒,非用灰则不澂而易败,故买灰官自破钱。”
《漢語大詞典》:损败(損敗)
(1).损失;损坏;破损。 晋 葛洪 抱朴子·百里:“牧守虽贤而令长不堪,则国事不举,万机有闕,其损败岂徒止乎一境而已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 济阳 江禄 ,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人不厌其求假焉。”隋书·食货志:“每年收积,勿使损败。”《元典章·户部七·至元新格》:“诸官物出给,先儘远年。其现在数多用处数少不堪久贮者,速申该上司作急支发,毋致损败。”
(2).遭受祸患,身败。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然而自古文人,多陷轻薄……有盛名而免过患者,时復闻之,但其损败居多耳。”
《漢語大詞典》:废残(廢殘)
残缺破损。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桌上放着些废残的经典。”
分類:残缺破损
《漢語大詞典》:琐甲(瑣甲)
破损的铠甲。《文选·左思〈魏都赋〉》:“薄戍緜幂,无异蛛蝥之网;弱卒琐甲,无异螳蜋之卫。” 张铣 注:“琐,犹碎也。”周书·齐炀王宪传:“知以弱卒琐甲,欲抗堂堂之师;縈带污城,冀保区区之命。”
分類:破损铠甲
《漢語大詞典》:小缺
小缺点;稍有破损或缺失。管子·宙合:“苟大意得,不以小缺为伤。”
《漢語大詞典》:脩补(脩補)
修理破损之物使之完好。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此桥经破落,復更脩补,今无復文字。”
《國語辭典》:走火  拼音:zǒu huǒ
1.误动枪枝扳机而射发枪弹。如:「擦枪走火时,常会误伤人。」
2.电线的电流发生短路,冒出火花。如:「电线走火,容易发生火灾。」
《國語辭典》:补丁(補丁)  拼音:bǔ ding
破损衣物上补缀的地方。《西游记》第三八回:「上面有几个补丁,天阴发潮,如何穿么?」也作「补钉」、「补靪」。
《漢語大詞典》:败物(敗物)
破损之物。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庾征西 大举征 胡 ,既成行,止镇 襄阳 。 殷豫章 与书,送一折角如意以调之。 庾 答书曰:‘得所致,虽是败物,犹欲理而用之。’”
分類:破损
《漢語大詞典》:毁落
(1).毁坏脱落;破损失落。汉书·翼奉传:“地大震于 陇西郡 ,毁落太上庙殿壁木饰。” 晋 荀勗 《上〈穆天子传〉序》:“ 汲郡 收书不谨,多毁落残缺。”
(2).撤除神主。宋书·臧焘传:“今 征西 、 京兆 四府君,宜在毁落,而犹列庙饗,此其徵乎!”
《漢語大詞典》:破罐
(1).破损的罐子。指古董旧物。《花城》1981年增刊第3期:“我老汉虽是鼓捣些故纸堆、破罐儿,却是个铁嘴‘一言堂’,从来不兴还价的。”
(2).喻婚前已非处子的女人。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三折:“他拐了我女孩儿,左右弄做破罐子。”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既然昨夜 李小姐 来与别人成了亲事,左右是个破罐子了。”
《漢語大詞典》:旧损
陈旧破损。例如:座椅有些旧损。
分類:陈旧破损
《漢語大詞典》:血津
皮肤破损后渗出的少量的血。 胡尚如 《一个佃户的自述》:“老伴六十岁啦,还弯着腰去拔草,把手指头磨得露着血津儿。”
《漢語大詞典》:疡溃(瘍潰)
破损溃烂。《素问·风论》:“癘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 王冰 注:“皮肤破而溃烂也。”
分類:破损溃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