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十字绣(十字绣)  拼音:shí zì xiù
织线与织布的经纬线成对角十字重叠相交的织法。由于十字绣是以规则的正方形为基础,因此,所表现出来的图案都呈几何图形。多使用篮织所织成的方格布,或自行在普通布料上划出小方格来做。
《国语辞典》:热平衡(热平衡)  拼音:rè píng héng
物体内各部分之间或可互相交换热量的物体之间,在不发生物质的相变化且无净热能的转移时,此时温度相同,称物体内各部分或物体间呈热平衡。
《国语辞典》:秋分点(秋分点)  拼音:qiū fēn diǎn
秋分时,太阳自北向南经过黄道和赤道相交的那一点,称为「秋分点」。约在阳历九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
《漢語大詞典》:锋线(鋒綫)
气象名词。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叫做“锋綫”。有时亦简称锋。
《漢語大詞典》:割线
与曲线相交于两个或更多的点的直线
从圆心出发通过该圆某一圆弧一个端点到该弧另一端的切线画的直线
《國語辭典》:互通有无(互通有無)  拼音:hù tōng yǒu wú
相互交换以满足各自的需要。如:「我们彼此互通有无,合作一定会很愉快。」
《國語辭典》:白头如新(白頭如新)  拼音:bái tóu rú xīn
形容朋友相交甚久,彼此仍互不了解,好像新交的一样。《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也作「白发如新」、「白首如新」。
《國語辭典》:垂线足(垂線足)  拼音:chuí xiàn zú
一条直线与另一直线或平面垂直相交的交点。也称为「垂足」。
《漢語大詞典》:谦泰(謙泰)
《谦》《泰》卦名。易·谦:“《谦》,亨,君子有终。” 孔颖达 疏:“谦者,屈躬下物,先人后己,以此待物,则所在皆通。”爻辞有“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象》传:“劳谦君子,万民服也。”又《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象》传:“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后遂以“谦泰”谓君主能礼贤下士、君臣同心相交。 宋 孔文仲 《制科策》:“陛下固宜法《谦》《泰》之有餘,岂可用《小畜》之不足?”参阅易·谦易·泰
《國語辭典》:平交道  拼音:píng jiāo dào
铁路和一般道路交叉的路段,通常设有栅栏、警告标志及灯号等装置,以提醒来往的人、车注意交通安全。如:「穿越平交道前一定要停、看、听,以策安全。」
《國語辭典》:平行线(平行線)  拼音:píng xíng xiàn
数学上指一平面上有二直线,同时垂直于一直线,则此二直线称为「平行线」。
《国语辞典》:双向沟通(双向沟通)  拼音:shuāng xiàng gōu tōng
一种传讯者与收讯者互相交换意见的人际沟通方式。
《國語辭典》:交叉点(交叉點)  拼音:jiāo chā diǎn
直线或道路交会处,通称为「交叉点」。
《漢語大詞典》:交查
交叉,纵横相交。太平广记卷二一三引《画断·王宰》:“临江双松一柏,古藤縈绕,上盘半空,下著水面,千枝万叶,交查屈曲。”
《漢語大詞典》:交股民
传说中 交股国 之民。因其脚相交切,故称。《淮南子·墬形训》:“凡海外三十六国……自西南至东南方 结胷 民、 羽 民、 讙头国 民、 裸国 民、 三苗 民、 交股 民。” 高诱 注:“ 交股 民,脚相交切。”参见“ 交脛 ”。
分類:相交
《漢語大詞典》:交胫(交脛)
传说中的古国名。山海经·海外南经:“ 交脛国 在其东,其为人交脛。一曰在 穿匈 东。” 郭璞 注:“言脚脛曲戾相交,所谓‘雕题、交趾’者也。”
分類:古国郭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