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翚衣(翬衣)
皇后服之一种,素质、五色、以翚雉为领褾。隋书·礼仪志六:“从皇帝祀郊禖,享先皇,朝皇太后,则服翬衣。”原注:“素质,五色。”《旧五代史·唐书·昭懿皇后传》:“有鹊巢之高,无翬衣之贵,贞魂永逝,懿范常存。”
《漢語大詞典》:坤育
谓大地培育万物。比喻母德。多以颂扬皇后。《后汉书·陈球传》:“今 长乐太后 尊号在身,亲尝称制,坤育天下。” 宋 曾巩 《代皇子延安郡王谢皇太后表》:“敢不自励童蒙,嚮慕日新之益;庶几壮大,仰酬坤育之私。”
《漢語大詞典》:鸳鸯殿(鴛鴦殿)
(1). 汉 未央宫 殿名。 南朝 陈 徐陵 《杂曲》:“宫中本造 鸳鸯殿 ,为谁新起凤凰楼。”参见“ 鸳鸯 ”。
(2).泛指皇后所居宫名。 唐 贾岛 《上杜驸马》诗:“鸳鸯殿里参皇后,龙凤堂前贺至尊。”《全唐诗》卷二七载《排遍》诗之二:“鸳鸯殿里笙歌起,翡翠楼前出舞人。”
《國語辭典》:鸳鸯(鴛鴦)  拼音:yuān yāng
1.动物名。鸟纲雁形目。体小于鸭,雄者羽毛美丽,头有紫黑色羽冠,翼之上部黄褐色,雌者全体苍褐色,栖息于池沼之上,雄曰鸳,雌曰鸯。也称为「匹禽」。
2.因鸳鸯常偶居不离,故以鸳鸯比喻夫妇。《红楼梦》第一回:「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3.成对的物件。如:「鸳鸯剑」、「鸳鸯瓦」。又凡以二物相配映者,亦多称为「鸳鸯」。如菜肴中有鸳鸯捲。
4.《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鸳鸯,刺幽王也。」或亦指为颂祷天子之诗。首章二句为:「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漢語大詞典》:瑶册
即玉册。古代帝王祭祀或册封皇后、皇太子时所用的简册。《宋史·乐志十四》:“瑶册玉寳,烂然瑞辉。”《宋史·乐志十四》:“寳璽瑶册,既祗既承。”
《漢語大詞典》:仪坤(儀坤)
(1). 唐 代为未祔庙皇后所立的祀庙名。旧唐书·礼仪志五:“时又追尊 昭成肃明 二皇后,於 亲仁里 别置 仪坤庙 。”宋史·宋绶传:“詔定 章献明肃 、 章懿太后 祔庙礼, 綬 援春秋考 仲子 之宫、 唐 仪坤庙 故事,请别筑宫曰 奉慈庙 以安神主。”
(2).称皇后庙的祀乐。金史·乐志:“诸室之曲…… 昭德皇后 庙曰《仪坤》, 世宗 曰《大钧》。”
分類:皇后
《漢語大詞典》:亲桑(親桑)
指皇后亲自参加蚕事的典礼。语本礼记·月令:“﹝季春之月﹞亲东乡躬桑。”《淮南子·时则训》:“后妃斋戒,东乡亲桑。”宋书·孝武帝纪:“来岁,可使六宫妃嬪修亲桑之礼。”
《漢語大詞典》:述律
辽 姓。辽史·后妃传有 太祖 淳钦皇后 述律氏 。
分類:太祖皇后
《漢語大詞典》:后党(后黨)
皇后、太后的亲族或与皇后、太后利害关系一致的人所结成的政治集团。 晋 庾亮 《让中书令表》:“是以前后二 汉 ,咸以抑后党安,进婚族危。”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达磨 赞普无子,王后 綝氏 立内侄 乞离胡 为赞普。大相 结都那 反对立异姓子,被后党杀死。”
《漢語大詞典》:无字碑(無字碑)
(1).指 泰山 登封台 下无字的石碑。据传为 秦始皇 所立。 宋 晁补之 《谒岱词即事》诗:“初疑无字碑,莹洁谁敢文。又怪 玉女井 ,鸟絶何由奫?” 明 谢肇浙 《五杂俎·地部二》:“ 秦始皇 泰山 立无字碑,解者纷紜不定。或以为碑函,或以为镇石,或以为欲刻而未成,或以为表望,皆臆説也。”一说为 汉武帝 所立。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泰山立石:“岳顶无字碑,世传为 秦始皇 立。按 秦 碑在 玉女池 上, 李斯 篆书,高不过五尺,而铭文并 二世 詔书咸具,不当又立此大碑也。考之 宋 以前,亦无此説。因取史记反覆读之,知为 汉武帝 所立也。”
(2). 陕西 乾县 唐高宗 李治 、皇后 武则天 合葬 乾陵 陵区有 武则天 无字碑。
(3).指为功业隆重或德行秽败而难以文字状述者所立的没有文字的碑。 明 胡侍 《真珠船·无字碑》:“刘宾客嘉话録云: 东晋 谢太傅 墓碑,但树贞石,初无文字,盖重难製述之意也。此説亦通。”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没字碑:“ 谢太傅 墓碑无字,伟绩丰功不胜记也; 秦太师 墓碑无字,秽德丑行不屑书也。”后亦用以为典,谓丰碑自在人们心中。《天津日报》1977.1.16:“功高百世何胜记,宇内常留无字碑。”
(4).对标格清峻而不为文章或少识文字者的谑称。 唐 冯贽 《记事珠·无字碑》:“ 赵崇 凝重清介,门无杂宾,慕 王濛 、 刘真长 之风也,标格清峻,不为文章,号曰‘无字碑’。”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八:“ 崔协 者,少识文字,时人呼为‘无字碑’。”
《漢語大詞典》:天下母
(1).万物的始源。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2).全国的母仪。称颂皇后之词。汉书·元后传赞:“及 王莽 之兴,由 孝元后 歷 汉 四世为天下母。”
《國語辭典》:阴官(陰官)  拼音:yīn guān
1.幽冥之神称为「阴官」。
2.司雨之神。唐。韩愈 郴州祈雨诗:「旱气期销荡,阴官想骏奔。」
3.属于皇后之官。《宋书。卷三九。百官志上》:「长秋者,以皇后阴官。秋者,阴之始。取其终而长,欲其久也。」
《漢語大詞典》:六兽(六獸)
(1).谓麋、鹿、熊、麕、野豕、兔。或谓“熊”当为“狼”。周礼·天官·庖人:“掌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 郑玄 注:“ 郑司农 云:‘六兽,麋、鹿、熊、麕、野豕、兔。’……《兽人》:‘冬献狼,夏献麋。’又《内则》无熊,则六兽当有狼,而熊不属。”
(2).指皇后发簪上的熊、虎、赤熊、天鹿、辟邪、 南山 丰大特等六种饰物。后汉书·舆服志下:“皇后謁庙服……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繆,一爵九华,熊、虎、赤熊、天鹿、辟邪、 南山 丰大特六兽,所谓‘副笄六珈’者。”参见“ 六珈 ”。
《漢語大詞典》:六珈
古贵族妇女发簪上的玉饰。《诗·鄘风·君子偕老》:“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毛 传:“副者,后夫人之首饰编髮为之。笄,衡笄也。珈,笄饰之最盛者,所以别尊卑。” 郑玄 笺:“珈之言加也。副既笄而加饰,如今步摇上饰。”古时王后和诸侯夫人编发作假髻,称为副;副需用衡笄别在头上,衡笄即横簪,笄上加玉饰叫珈。珈数多寡不一,“六珈”为侯伯夫人之饰。《诗·鄘风·君子偕老》:“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毛 传:“副者,后夫人之首饰编髮为之。笄,衡笄也。珈,笄饰之最盛者,所以别尊卑。” 郑玄 笺:“珈之言加也。副既笄而加饰,如今步摇上饰。”古时王后和诸侯夫人编发作假髻,称为副;副需用衡笄别在头上,衡笄即横簪,笄上加玉饰叫珈。珈数多寡不一,“六珈”为侯伯夫人之饰。后汉书·舆服志下:“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繆,一爵九华,熊、虎、赤羆、天鹿、辟邪, 南山 丰大特六兽,所谓‘副笄六珈’者。”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二:“曩见 四印斋 藏 圆圆 ( 陈圆圆 )像凡三帧:一明璫翠羽,一六珈象服,一緇衣裙练。”
《國語辭典》:蚕衣(蠶衣)  拼音:cán yī
1.蚕茧。《说文解字。草部》:「茧,蚕衣。」清。段玉裁。注:「衣者,依也。蚕所依曰蚕衣。」
2.古代后妃贵妇养蚕时所穿的衣服。《晋书。卷二五。舆服志》:「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后,皆以蚕衣为朝服。」
3.帛制的衣服。南朝梁。沈约〈均圣论〉:「肉食蚕衣,皆须耆齿。」
《漢語大詞典》:赵卫(趙衛)
(1). 汉成帝 皇后 赵飞燕 、昭仪 赵合德 与 卫倢伃 ( 李平 )的合称。汉书·刘向传:“ 向 睹俗弥奢淫,而 赵 卫 之属起微贱,踰礼制。” 颜师古 注:“ 赵皇后 、 昭仪 、 卫婕妤 也。” 宋 曾巩 《〈列女传目录〉序》:“初, 汉 承 秦 之敝,风俗已大坏矣,而 成帝 后宫, 赵 卫 之属尤自放。”
(2).借指帝王宠幸的女子。 宋 石介 《责臣》:“谓闻金鼓之震天,不若闻丝竹之淫耳,谓见羽旄之翳目,不若见 赵 卫 之侍前。”
《国语辞典》:韦后(韦后)  拼音:wéi hòu
唐中宗的皇后。(西元?~710)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中宗被武则天废,幽禁于房陵二十一年,韦后与中宗同历艰苦。及中宗复位,韦后参与政事,与武三思勾结,纵容女儿安乐公主卖官鬻爵。后毒死中宗,立殇帝,临朝听政,而后为李隆基(玄宗)所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