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六驳(六駮)
(1).兽名。亦省称“ 駮 ”。尔雅·释畜:“駮,如马,倨牙,食虎豹。” 晋 左思 《吴都赋》:“驀六駮,追飞生。”北齐书·循吏传·张华原:“先是州境数有猛兽为暴,自 华原 临州,忽有六駮食之,咸以化感所致。”
(2).树木名。即梓榆。诗·秦风·晨风:“山有苞櫟,隰有六駮。” 孔颖达 疏引 陆玑 疏:“駮马,梓榆也。其树皮青白駮犖,遥视似駮马,故谓之駮马。”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六駮,山中有木,叶似豫章,皮多癣驳。”按,《晨风》之“六駮” 毛 传以为兽名,但其下章云:“山有苞棣,隰有树檖。”皆以木名相配,当以 陆 疏为长。
《漢語大詞典》:白经(白經)
丝织品中的白色经丝。《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与之縞带” 孔颖达 疏引 汉 郑玄 礼记注:“白经赤纬曰縞,黑经白纬曰纤。”
《漢語大詞典》:祏主
藏于宗庙中的神主。左传·昭公十九年“惧队宗主” 孔颖达 疏引 汉 服虔 曰:“祏主藏於宗庙,故曰宗主。” 清 唐甄 潜书·远谏:“宗庙丘墟,祏主毁弃。”
《漢語大詞典》:少采
黼衣。国语·鲁语下:“﹝天子﹞少采夕月。” 韦昭 注:“或云:‘少采,黼衣也。’ 昭 谓:朝日以五采,则夕月其三采也。”礼记·玉藻“玄端而朝日於东门之外” 孔颖达 疏引 晋 孔晁 云:“大采谓衮冕,少采谓黼衣。”
分類:疏引
《漢語大詞典》:蒲姑
地名。在今 山东 博兴 东北。书·蔡仲之命:“ 成王 既践 奄 ,将迁其君於 蒲姑 。” 孔颖达 疏引 杜预 曰:“ 乐安 博昌县 北有 蒲姑城 ,是 蒲姑 为 齐 地也。”
《漢語大詞典》:赠死(贈死)
谓向死者赠送东西。《左传·隐公元年》:“赠死不及尸,弔生不及哀,豫凶事,非礼也。”《诗·秦风·渭阳》“琼瑰玉佩” 孔颖达 疏引 汉 服虔 曰:“ 声伯 恶琼瑰赠死之物,故畏而不言。”
《漢語大詞典》:牲腯
(1).供祭祀用的猪。语本左传·桓公六年:“吾牲牷肥腯。” 孔颖达 疏引 服虔 曰:“牛羊曰肥,豕曰腯。” 宋 陆游 《赛神曲》:“大饼如槃牲腯肥,再拜献神神不违。”
(2).谓祭牲肥腴。 清 恽敬 《新喻县文昌宫碑铭》:“是日肇祀於新宫,牲腯酒馨,旌旄从风。”
《漢語大詞典》:沃泉
由上向下流的泉水。尔雅·释水:“沃泉县出。县出,下出也。” 郭璞 注:“从上溜下。” 郝懿行 义疏引 李巡 曰:“水泉从上溜下出是下泉,即沃泉。”释名·释水:“水……悬出曰沃泉。水从上下,有所灌沃。”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寿山艮岳:“附于池上者,曰:伏犀、怒猊、仪凤、乌龙;立于沃泉者,曰:留云、宿雾。”
《國語辭典》:引渡  拼音:yǐn dù
一国将在其领域外犯罪或受科刑而现居于境内的人,应有关国家的请求,交由该国追诉或处罚。惟政治犯,在国际法上以不引渡为原则。
《漢語大詞典》:辛毒
辛苦。《诗·周颂·小毖》“自求辛螫” 孔颖达 疏引 三国 魏 王肃 曰:“以言才薄,莫之藩援,则自得辛毒。”参阅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卷三十。
《漢語大詞典》:梅诸(梅諸)
亦作“ 梅菹 ”。 由梅实制成的食品。礼记·内则:“桃诸、梅诸,卵盐。” 孔颖达 疏引 王肃 曰:“诸,菹也。谓桃菹、梅菹,即今之藏桃也、藏梅也。欲藏之时,必先稍乾之。”
《漢語大詞典》:沤纻(漚紵)
亦作“ 沤苧 ”。 沤麻。《诗·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紵。” 陆德明 释文:“字又作‘苧’。” 孔颖达 疏引 陆机 曰:“紵,亦麻也。” 唐 秦系 《题镜湖野老所居》:“沤苧成鱼网,枯根是酒卮。”
分類:疏引陆机
《漢語大詞典》:珣玗琪
玉石名。夷玉。《淮南子·墬形训》:“东方之美者有 医毋閭 之珣玗琪焉。”说文·玉部:“ 医无閭 之珣玗琪,周书所谓夷玉也。” 段玉裁 注:“珣玗琪合三字为玉名……盖 医无閭 、珣玗琪皆东夷语。”书·顾命“大玉、夷玉” 孔颖达 疏引 汉 郑玄 曰:“大玉, 华山 之球也;夷玉,东方之珣玗琪也。” 明 刘基 《歌行·二鬼》:“手摘桂树子,撒入大海中,散与蚌蛤为珠璣,或落巖谷间,化作珣玗琪。”
分類:玉石疏引
《漢語大詞典》:下垫(下墊)
(1).谓人民有沉溺之患。语出《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昬垫。”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注:“昬,没也;垫,陷也。 禹 言洪水之时,人有没陷之害。”亦指人民陷于苦难之中。 南朝 梁 沈约 《郊居赋》:“当降监之初辰,值积恶之云稔。寧方割於下垫,廓重氛於上墋。”
(2).被水淹没。魏书·游肇传:“ 胊山 蕞尔,僻在海滨,山湖下垫,民无居者。”
《漢語大詞典》:酸鸡(酸雞)
虫名。即莎鸡。《诗·豳风·七月》“六月莎鸡振羽” 孔颖达 疏引 汉 李巡 曰:“莎鷄,一名酸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