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狼牙  拼音:láng yá
1.植物名。蔷薇科委陵菜属,多年生草本。有毒。茎长而直硬,叶互生,每一叶柄有三小叶,花黄色,果实为黑色乾果。可治热气、恶疡。也称为「狼齿」。
2.武器名。在圆球上钉满长钉子,如狼的牙齿一般。并以绳或铁鍊系住圆球,可用力甩出以击杀敌人。
《漢語大詞典》:狼牙箭
古兵器名。其箭镞形似狼牙而锐利,故名。宋史·兵志十一:“是岁,始造箭曰狼牙,曰鸭觜,曰出尖四楞,曰一插刃凿子,凡四种推行之。”《花月痕》第四八回:“ 采秋 将如意付给 红豆 ,把弓接过,不慌不忙扣上狼牙箭,一连三箭,云里早就落下三个妖尼来。”
《漢語大詞典》:狼牙脩
亦作“ 狼牙须 ”。亦作“ 狼牙修 ”。 古国名。故地在今 泰国 南部 马来半岛 北大年 及附近一带。北史·赤土传:“又行二三日,西望见 狼牙须国 之山,於是南达 鸡笼岛 ,至於 赤土 之界。”明史·外国传七·锡兰山:“ 锡兰山 ,或云即古 狼牙修 。 梁 时曾通中国。自 苏门答剌 顺风十二昼夜可达。”
《分类字锦》:三脊狼牙
李贺 长平箭头歌 白翎金簳雨中尽,直馀三脊残狼牙。
分类:矢箭
《國語辭典》:狼牙棒  拼音:láng yá bàng
武器名。在木棒较圆粗的一端布满长钉子,状若狼齿般,有柄可握。《武备志。军资乘。战七。棒棍》:「无刃而钩者,亦用铁抓植钉于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老残游记二编》第七回:「怎样叫做狼牙棒?一根长棒,比齐眉棒稍微长些,上头有个骨朵,有一尺多长,茶碗口粗,四面团团转都是小刀子如狼牙一般。」
《漢語大詞典》:狼牙锤(狼牙錘)
古兵器名。形如狼牙棒,较短。《中国民间故事选·天牛郎配夫妻》:“一进三门,鬼呲呀举起狼牙锤就要打你。”
《漢語大詞典》:狼牙棍
即狼牙棒。《水浒传》第五五回:“﹝ 秦明 ﹞出到阵前,马上横着狼牙棍。”参见“ 狼牙棒 ”。
《國語辭典》:狼牙棒  拼音:láng yá bàng
武器名。在木棒较圆粗的一端布满长钉子,状若狼齿般,有柄可握。《武备志。军资乘。战七。棒棍》:「无刃而钩者,亦用铁抓植钉于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老残游记二编》第七回:「怎样叫做狼牙棒?一根长棒,比齐眉棒稍微长些,上头有个骨朵,有一尺多长,茶碗口粗,四面团团转都是小刀子如狼牙一般。」
《國語辭典》:狼牙拍  拼音:láng yá pāi
武器名。古代一种守城的兵器。长方稍扁形,其上布满如狼牙般的铁钉,四角有环扣。当遇到敌人攀附城墙攻城时,可以此拍打击之。
分類:武器
《漢語大詞典》:狼牙山
在 河北省 易县 西部,北临 易水 。山峰挺拔,形势险要,状如狼牙,故名。1941年抗 日 战争时,八路军五壮士同 日本 侵略军在此英勇战斗,最后宁死不屈,砸坏枪支,跳下悬崖。这一壮举,表现了人民军队的高尚品质和中华民族不可征服的英勇气概。解放后建有纪念塔。
《漢語大詞典》:狼牙山五壮士
抗日战争时期,在狼牙山抗击日军、建树壮烈业绩的五位八路军战士。1941年9月25日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奉命在河北易县西部的狼牙山阻击日伪军的进攻,掩护地方机关及群众转移。全连苦战一天,完成了掩护任务。为掩护连队撤退,第六班班长马宝玉带领四名战士,把敌人引上悬崖。他们打退敌人四次冲锋,毙伤日军九十余人,最后弹尽路绝,誓不投降,砸坏枪支,跳下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英勇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负伤遇救,人们誉称他们为“狼牙山五壮士”。
《漢語大詞典》:狼牙修(狼牙脩)
亦作“ 狼牙须 ”。亦作“ 狼牙修 ”。古国名。故地在今 泰国 南部 马来半岛 北大年 及附近一带。北史·赤土传:“又行二三日,西望见 狼牙须国 之山,於是南达 鸡笼岛 ,至於 赤土 之界。”明史·外国传七·锡兰山:“ 锡兰山 ,或云即古 狼牙修 。 梁 时曾通中国。自 苏门答剌 顺风十二昼夜可达。”
《漢語大詞典》:狼牙须(狼牙須)
见“ 狼牙脩 ”。
《漢語大詞典》:狼牙脩
亦作“ 狼牙须 ”。亦作“ 狼牙修 ”。 古国名。故地在今 泰国 南部 马来半岛 北大年 及附近一带。北史·赤土传:“又行二三日,西望见 狼牙须国 之山,於是南达 鸡笼岛 ,至於 赤土 之界。”明史·外国传七·锡兰山:“ 锡兰山 ,或云即古 狼牙修 。 梁 时曾通中国。自 苏门答剌 顺风十二昼夜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