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爱尔兰共和国(爱尔兰共和国)  拼音:ài ěr lán gòng hé guó
Republic of Ireland
国名。为西欧爱尔兰岛西南部的共和国。东濒爱尔兰海,西临大西洋。面积约七万二百八十二平方公里,人口约二百五十万。首都为都柏林(Dublin)。信仰天主教(RomanCatholicism),语言以爱尔兰语、英语为主。西元一九四九年正式宣布独立,以三月十七日为国庆日。币制为Euro。简称为「爱尔兰」。
《国语辞典》:爱尔兰共和军(爱尔兰共和军)  拼音:ài ěr lán gòng hé jūn
以爱尔兰共和国为基地的非官方的半军事组织。西元一九一九年元月成立,其前身为一九一三年成立的武装自治论组织──爱尔兰志愿军。其目的是用武力反对英国对爱尔兰的统治,建立独立的共和国。
《国语辞典》:新爱尔兰岛(新爱尔兰岛)  拼音:xīn ài ěr lán dǎo
New Iberia
岛名。位于太平洋西南,属巴布亚新几内亚。与南方的新不列颠岛相望。为俾斯麦群岛的第二大岛。面积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七万。多小河,有优良港湾。以产椰乾为主。
《国语辞典》:大不列颠暨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暨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拼音:dà bù liè diān jì běi ài ěr lán lián hé wáng guó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国名。位于西北欧岛屿、大西洋与北海之间。由大不列颠岛与爱尔兰岛北部合组而成。面积二十四万四千一百零八平方公里,人口约六千四百六十万。首都为伦敦(London)。人民多信仰英国国教,主要语言为英语。国庆日为四月二十一日。币制为Pound Sterling。通称为「英国」。
《国语辞典》:爱尔兰(爱尔兰)  拼音:ài ěr lán
Ireland
1.岛名。参见「爱尔兰岛」条。
2.国名。为西欧爱尔兰岛西南部的共和国。参见「爱尔兰共和国」条。
《国语辞典》:爱尔兰海(爱尔兰海)  拼音:ài ěr lán hǎi
海洋名。位于爱尔兰岛和大不列颠群岛之间。北界苏格兰,东界英格兰,南界威尔士,西界爱尔兰。其中有马恩岛和安格尔西岛二大岛。产鲱鱼和鳕鱼。
《漢語大詞典》:爱尔兰人
自称“盖尔人”。爱尔兰的主体民族。其余分布在英国的北爱尔兰和美国等地。约760万人(1985年)。讲盖尔语,使用英语。多信天主教。主要从事农牧业、旅游业,部分从事食品工业。
《國語辭典》:爱尔兰岛(愛爾蘭島)  拼音:ài ěr lán dǎo
岛名。大不列颠群岛之一。位于欧洲北部。面积约八万四千四百平方公里,其中爱尔兰共和国占七万二百八十二平方公里。居民为克勒特族,信奉罗马天主教。简称为「爱尔兰」。
《國語辭典》:北爱尔兰(北愛爾蘭)  拼音:běi ài ěr lán
Northern Ireland
地名。位爱尔兰岛东北方,隔北海海峡与苏格兰相望。为英国的一个政治区,面积约一万四千平方公里,首府伯尔发斯特。西元一九二○年,爱尔兰分成北爱尔兰与南爱尔兰两部分,皆为英国治领。一九四八年爱尔兰独立,北爱尔兰则因宗教与种族问题,反抗英国而时有暴动。
《漢語大詞典》:土围
古爱尔兰酋长的住处和防御地,用泥土筑成的防御工事大多为圆形
中国土造围墙。例如:桂公塘土围。——·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国语辞典》:波以耳定律  拼音:bō yǐ ěr dìng lǜ
英国爱尔兰化学家波以耳(Robert Boyle)发明的化学定律。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气体体积与其压力成反比。
《国语辞典》:尤里西斯  拼音:yóu lǐ xī sī
Ulysses
书名。爱尔兰小说家詹姆士。乔艾斯的小说名著,西元一九二二年在巴黎出版。作者运用不同的文体和技巧,描述一九○四年六月十六日自晨至深夜、发生在都柏林的零星故事。时间空间极其有限,而含义无穷,为近代意识流小说代表作。近有金堤中译本。
《国语辞典》:柏克莱(柏克莱)  拼音:bó kè lái
George Berkeley
人名。(西元1685~1753)爱尔兰哲学家、经济学家及物理学家,并兼基督教主教。都柏林三一学院毕业,主张物体只因被感觉而存在。著有《视觉新论》、《人类知识的原理》、《对话录》等。也译作「巴克勒」。
《国语辞典》:叶慈(叶慈)  拼音:yè cí
人名。(西元1865~1939)爱尔兰诗人、剧作家。为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人物之一,曾获西元一九二三年诺贝尔文学奖。其诗多描述乡间传说、风俗及山川。著有诗集《塔》、《阳春月》,散文集《瑞典的慷慨》,剧本《凯萨琳女公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