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清净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第九庵摩罗识Amalavijn^a%na,旧译清净识。
【佛学常见辞汇】
第九庵摩罗识。
清净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无漏智也。胜鬘宝窟上末曰:「清净智證第一义。」
【佛学常见辞汇】
无漏智。
清净施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轮相之一。(参见:三轮相)
【佛学常见辞汇】
布施时心无分别,平等而施。
清净勋
【佛学大辞典】
(杂名)指如来言。以如来有清净无垢之勋功也。
清净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华十六三昧之一。
清净本然
【佛学大辞典】
(公案)会元十四长水章曰:「长水问琅琊觉和尚,如何是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觉厉声云: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长水言下领悟。」是依楞严经四富楼那之问所谓「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修而复始」也。而此问意与圆觉经金刚藏菩萨:「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之问同。唐复礼法师尝以偈问天下之学士,诸师各有答偈。
清净法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所證之真体也。七佛经曰:「佛有清净法界,證真觉智无不了知。」
【佛学常见辞汇】
佛所證得的真如境界。
清净法眼
【佛学大辞典】
(术语)清净之法眼也,法眼为五眼之一。小乘之声闻于见道观见四圣谛,大乘之菩萨于初地观见二空之理之智也。无量寿经下曰:「万二千那由他人,得清净法眼。」
【佛学常见辞汇】
清净的法眼。法眼是五眼之一。
清净光佛
【佛学大辞典】
(佛名)十二光佛之一。
清净觉相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本觉之真相也,正觉之体离染污,故云清净。圆觉经曰:「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本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佛学常见辞汇】
正觉的真相。正觉的理体诸染污,故云清净。
清净真如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七真如之一。
【三藏法数】
清净者,不垢不染之义。谓如来所说涅槃清净寂灭之理,本无染污,是名清净真如。论云:我所说诸灭圣谛。是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灭圣谛者,谓灭生死之苦,而證涅槃寂灭之乐也。)
清净觉海
【佛学大辞典】
(譬喻)清净之本觉,深广如海也。圆觉经曰:「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佛学常见辞汇】
(喻)清净的本觉,深广如海。
清净涅槃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涅槃,三涅槃之一。(参见:涅槃)
【佛学常见辞汇】
二涅槃或三涅槃之一。
涅槃
【佛学大辞典】
(术语)Nirva%na,又作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旧译诸师,译为灭,灭度,寂灭,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新译曰波利昵缚喃Parinirva%n!a。译为圆寂。灭者,灭生死因果之义也。灭度者,灭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也。是灭即度也。寂灭者,寂有无为空寂安稳之义,灭者生死之大患灭也。不生者,生死之苦果不再生也。无为者,无惑业因缘之造作也。安乐者,安稳快乐也。解脱者,离众果也。此中单译灭为正翻。他皆为义翻。肇师之涅槃无明论曰:「泥曰,泥洹,涅槃,此三名前后异出。盖是楚夏不同耳。云涅槃,音正也,(中略)秦言无为,亦名度。无为者,取于虚无寂寞妙灭绝于有为。灭度者,言其大患永灭,超度四流。」涅槃玄义上曰:「既可得翻,且举十家:一竺道生,时人呼为涅槃圣,翻为灭。二庄严大斌,翻为寂灭。三白马爱,翻为秘藏。四长干影,翻为安乐。五定林柔,翻为无累解脱。六大宗昌,翻为解脱。七梁武,翻为不生。八肇论,云无为亦云灭度。九会稽基,偏用无为一义。十开善光宅,同用灭度。」大乘义章十八曰:「外国涅槃,此翻为灭。灭烦恼故,灭生死故,名之为灭。离众相故,大寂静故,名之为灭。」涅槃经四曰:「灭诸烦恼,名为涅槃。离诸有者,乃为涅槃。」圆觉经曰:「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贤首心经略疏曰:「涅槃,此云圆寂。谓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名寂。」俱舍论二十四曰:「通达言唯自见道,是證圆寂初加行故。」唯识述记一本曰:「西域梵音云波利昵缚喃。波利者,圆也。昵缚喃,言寂。即是圆满体寂灭义。旧云涅槃,音讹略也。今或顺古亦云涅槃。」华严大疏五十二曰:「译名涅槃,正名为灭。取其义类,乃有多方。总以义翻称为圆寂。以义充法界,德备尘沙曰圆。体穷真性,妙绝相累为寂。」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灭度、寂灭、圆寂、大寂定等,是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也是不生不灭的意思。
【佛学次第统编】
涅槃义别,略有四种:
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二、有馀依涅槃 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三、无馀依涅槃 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馀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
四、无住处涅槃 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俗语佛源】
涅槃,梵语nirvana的音译,意为「灭度」、「寂灭」等。或从梵语Parinivana意译为「圆寂」。「涅槃」是佛家修證的最高境界。简单地说,「涅槃」就是经过修道,能够彻底地断除烦恼,具备一切功德,超脱生死轮回,入于「不生不灭」。如《涅槃经》卷四所说:「灭诸烦恼,名为涅槃;离诸有(指生死)者,乃为涅槃。」又如《魏书·释老志》所说:「涅槃译云灭度,或言常乐我净,明无迁谢及诸苦累也。」后称僧人逝世为涅槃、圆寂。在文学中运用如郭沫若赋有长诗《凤凰涅槃》,借用佛语「涅槃」,谓凤凰经过烈火的锻炼而获得新生。又如徐迟《火中的凤凰》谓:「这是一只火中的凤凰,一只新生的凤凰,它在大火之中涅槃,却又从灰烬里新生。」(李明权)
【三藏法数】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诸众生,厌生死苦,修习梵行,断诸烦恼,證大涅槃,故违烦恼之惑也。
【三藏法数】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即如来所證究竟法身之果。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清净业处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净妙之佛土,为以纯善之业因而生之处,故名为清净业处。观无量寿经曰:「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同慧远疏曰:「净妙佛土,纯善所归,是故名为清净业处。」
【佛学常见辞汇】
凭著纯善的业因所生之处,亦即净妙的佛土。
清净光明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具清净光明之佛身也。法华经法师品曰:「若说法之人,独在空闲处,寂寞无人声,读诵此经典。我尔时为现,清净光明身,若忘失章句,为说令通利。」我者释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