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7,分26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金汤
汤汤
禹汤
汤沐
汤武
成汤
汤饼
汤文
兰汤
汤火
汤火
张汤
汤泉
汤药
汤休
《國語辭典》:金汤(金湯)  拼音:jīn tāng
比喻防守严密,无懈可击。参见「金城汤池」条。《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赞曰》:「金汤失险,车书共道。」宋。陆游〈江上对酒作〉诗:「胡来即送死,讵能犯金汤。」
《國語辭典》:金城汤池(金城湯池)  拼音:jīn chéng tāng chí
金城,金属造的城。汤池,如滚水的护城河。金城汤池形容坚固不易攻破的城池。语出《汉书。卷四五。蒯通传》:「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后比喻防守严密,无懈可击。《北史。卷八二。儒林传下。辛彦之传》:「帝尝令彦之与沉重论议,重不能抗,避席而谢曰:『辛君所谓金城汤池。』」也作「固若金汤」。
《國語辭典》:汤汤(湯湯)  拼音:shāng shāng
水流盛大的样子。《诗经。大雅。江汉》:「江汉汤汤,武夫洸洸。」清。夏敬观〈八声甘州。听愁霖一阵打窗来〉词:「谁管汤汤水?渐蹴吴天。」
《漢語大詞典》:禹汤(禹湯)
夏禹 和 商汤 。后视为贤明君主的典范。《左传·庄公十一年》:“ 禹 汤 罪己,其兴也勃焉; 桀 紂 罪人,其亡也忽焉。”晋书·安帝纪:“自顷国难之后,人物彫残,常所供奉,犹不改旧,岂所以视人如伤, 禹 汤 归过之诫哉!” 明 刘基 《咏史》诗之一:“六雄糜沸扰天纲,天下嗷嗷望 禹汤 。” 清 顾炎武 《晋王府》诗:“定知慈俭理,得占 禹 汤 齐。”
《國語辭典》:汤沐(湯沐)  拼音:tāng mù
1.汤,热水,用来洗澡。沐,洗头发。汤沐即沐浴。宋。苏轼〈次韵子由浴罢〉诗:「理发千梳净,风晞胜汤沐。」
2.洗濯用的水。《淮南子。说林》:「汤沐具而虮虱相吊,大厦成而燕雀相贺。」
《國語辭典》:汤沐邑(湯沐邑)  拼音:tāng mù yì
1.周代供诸侯朝见天子时住宿并沐浴斋戒的封地。《礼记。王制》:「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于天子之县内。」汉。郑玄。注:「给斋戒自絜清之用。」
2.指国君、皇后、公子等收取赋税的私邑。《战国策。楚策二》:「秦王有爱女而美,又简择宫中佳玩丽好玩习音者,以欢从之,资之金玉宝器,奉以上佣六县为汤沐邑,却因张仪内之楚王。」《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不领于天下之经费。」唐。杨炯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母常山宫主,河东有汤沐邑,因家焉。」也称为「汤邑」。
《國語辭典》:汤武(湯武)  拼音:tāng wǔ
商汤与周武王。《易经。革卦》:「《彖》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韩非子。难二》:「汤武,桀纣之臣也,桀纣作乱,汤武夺之。」
《國語辭典》:成汤(成湯)  拼音:chéng tāng
商的开国君主。契之后,名履。初居亳,为夏方伯,专主征伐;夏桀无道,汤兴兵伐之,放桀于南巢,遂有天下,国号商。
《國語辭典》:汤饼(湯餅)  拼音:tāng bǐng
汤煮的面食,似今之汤面。晋。束晰〈饼赋〉:「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涷鼻中,霜成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醒世恒言。卷二九。卢太学诗酒傲王侯》:「整个大大筵席,款待众人,邻里尽送汤饼。」
《國語辭典》:汤饼会(湯餅會)  拼音:tāng bǐng huì
小孩生下三天后,请客人来吃汤饼的宴会。取长寿之意。《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转眼间,又是满月,少不得做汤饼会。」也作「汤饼宴」。
《韵府拾遗 文韵》:汤文(汤文)
易林夏台美里汤文悦喜
《國語辭典》:兰汤(蘭湯)  拼音:lán tāng
1.兰花香气袭人,故比喻香汤为「兰汤」。三国魏。阮籍〈狝猴赋〉:「沐兰汤而滋秽兮,匪宋朝之媚人。」南朝梁。武帝 和太子忏悔诗:「兰汤浴身垢,忏悔净心灵。」
2.指温泉。唐。玄宗〈惟此温泉〉诗:「桂殿与山连,兰汤涌自然。」
分類:熏香温泉
《國語辭典》:汤火(湯火)  拼音:tāng huǒ
热汤烈火。比喻能致人死伤的事物。《列子。杨朱》:「速亡愈于久生,则践锋刃,入汤火,得所志矣。」《史记。卷二五。律书》:「文帝时,会天下新去汤火,人民乐业,因其欲然,能不扰乱,故百姓遂安。」
《漢語大詞典》:汤火(湯火)
谓烫伤和烧伤。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黄栌:“洗赤眼及汤火、漆疮。”
《国语辞典》:张汤(张汤)  拼音:zhāng tāng
人名。西汉杜陵(故城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人,生卒年不详。武帝时,官至御史大夫,处理讼狱案件,咬文嚼字,寡情严苛,为汉代著名酷吏。后为朱买臣等所陷,自杀身亡。
《國語辭典》:汤泉(湯泉)  拼音:tāng quán
旧时指温泉。《文选。张衡。东京赋》:「温液汤泉,黑丹石缁。」唐。陈鸿《长恨传》:「别疏汤泉,诏赐澡莹。」也称为「温汤」、「温泉」。
分類:温泉
《國語辭典》:汤药(湯藥)  拼音:tāng yào
中医指用水煎服的药物。《史记。卷一○一。袁盎晁错传》:「陛下居代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汤药非陛下口所尝弗进。」《文选。李密。陈情表》:「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也称为「汤剂」。
《骈字类编》:汤休(汤休)
唐 杜甫 大云寺赞公房四首 其一 汤休起我病,微笑索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