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抽纱(抽紗)  拼音:chōu shā
一种刺绣法。在已设计好的图案布面上,将花纹部分的经、纬线抽去,然后加以连缀,形成透空的装饰花纹,称为「抽纱」。多用于窗帘、椅靠、手帕、服饰等方面。
《國語辭典》:漂布  拼音:piǎo bù
指漂白的棉布。如:「一匹漂布」。
分類:漂白棉布
《國語辭典》:织物(織物)  拼音:zhī wù
构成衣物的主要材料,由纤维组成。经适当加工后,即可使用。
《國語辭典》:丝光棉(絲光棉)  拼音:sī guāng mián
把棉布或棉纱浸入氢氧化钠的浓溶液中,再用伸张机展平,即发生丝光而成绸缎状,称为「丝光棉」。也称为「丝光纱」。
《国语辞典》:层压法(层压法)  拼音:céng yā fǎ
将热固性树脂浸渍、涂布后,与纸张、棉布等片状塑料层层重叠,并加压、加热,使发生化学变化而黏结成板,此方法称为「层压法」。
《国语辞典》:纺纤(纺纤)  拼音:fǎng xiān
纺织成细纹的丝帛或棉布,称为「纺纤」。
《国语辞典》:牛仔装(牛仔装)  拼音:niú zǐ zhuāng
用较厚质料的斜纹棉布缝制并搭配成套的衣服、裙裤。具有耐磨、不易脏的特点。如:「不少年轻人喜欢穿著感觉非常帅气的全套牛仔装。」
《漢語大詞典》:干漫
亦作“ 干縵 ”。 即纱笼。用棉布制成的围在腰部以下的一种服饰。梁书·诸夷传·狼牙修国:“其俗男女皆袒而被髮,以古贝为干縵。”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男女皆以横幅古贝绕腰以下,谓之干漫,亦曰都漫。”
《漢語大詞典》:花纱布(花紗布)
棉花、棉纱、棉布的合称。
《漢語大詞典》:桂管布
古代 广西 桂管 产的棉布。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桂管布衫:“玉泉子云:‘ 夏侯孜 为左拾遗,常著桂管布衫朝謁。 文宗 问: 孜 衫何太麄澁?具言: 桂管 产此,布厚可以御寒。他日上问宰相:朕察拾遗 夏侯孜 必贞介之士。宰相曰:其行,今之 颜 冉 。上嗟嘆,亦效著桂管布,满朝皆倣之。此布为之骤贵。’按此即今之木棉布也, 唐 时已盛行。”
分類:棉布
《漢語大詞典》:白迭
棉花。亦指棉布。
分類:棉花棉布
《漢語大詞典》:白迭巾
棉布做的巾。
分類:棉布
《漢語大詞典》:白绁(白緤)
白色的木棉布。齐民要术·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引 晋 张勃 《吴录·地理志》:“ 交趾 定安县 ,有木緜,树高大,实如酒杯口;有緜,如蚕之緜也。又可作布,名曰白緤,一名毛布。”
《國語辭典》:被套  拼音:bèi tào
1.出门时装被褥、衣服、杂物等的袋子。《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左手掮著个被套,右手把个大布袖子晃荡晃荡,在街上脚高步低的撞。」《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店夥忙著骡绳解扣,就要扛那被套。骡夫说:『一个人儿不行;你瞧不得那件头小,分量够一百多斤呢!』」也称为「被搭子」、「被袋」、「被囊」。
2.套在棉被外面,以保护棉絮的布袋。如:「这被套脏了,得拆下来清洗。」
《漢語大詞典》:斑布
木棉布。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古贝者,树名也,其华成时如鹅毳,抽其绪纺之以作布,布与紵布不殊。亦染成五色,织为斑布。”
分類:木棉棉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