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43,分117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寒松最后凋
何山松桂
后凋松(又作:岁寒松柏)
涧底松(又作:郁郁松 郁郁松)
金华松子(又作:金华赤松子)
靖节松
九里松
李元贞松荫梦
茂松意
哦松庭院(又作:为二松千竹题崖壁 相伴双松)
七松处士(又作:莳七松)
松柏心,西陵约
润底松
松间喝道
悄坐松阴
典故
寒松最后凋
 

《论语注疏·子罕》~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三国魏·何晏集解:「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彫伤,平岁则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脩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
典故
何山松桂


《苏轼诗集》卷八〈游道场山何山〉
道场山顶何山麓,上彻云峰下幽谷。我从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陂湖行尽白漫漫,青山忽作龙蛇盘。山高无风松自响,误认石齿号惊湍。山僧不放山泉出,屋底清池照瑶席。阶前合抱香入云,月里仙人亲手植。出山回望翠云鬟,碧瓦朱栏缥缈间。白水田头问行路,小溪深处是何山。高人读书夜达旦,至今山鹤鸣夜半。我今废学不归山,山中对酒空三叹。
典故
后凋松
 
后凋节
 
岁寒姿
  

《论语注疏·子罕》~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三国魏·何晏集解:「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彫伤,平岁则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脩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
典故 
郁郁松
 
郁郁松

相关人物
左思


《昭明文选》卷二十一〈诗乙·咏史·咏史八首〉~988~
〈咏史八首〉其二:「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冑蹑高位,英俊沈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例句

风霜落满千林木,不近青青涧底松。 徐夤 寄华山司空侍郎二首之一

自得天然状,非同涧底生。 许棠 和薛侍御题兴善寺松

顾念梁间燕,深怜涧底松。 郑谷 叙事感恩上狄右丞

郁郁心弥久,烟高万井生。 陆肱

典故
金华松子
 
金华赤松子

相关人物
黄初平(赤松子)

参考典故
金华牧羊儿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四十《渐江水》
溪水又东径长山县北,北对高山,山下水际,是赤松羽化之处也。炎帝少女追之,亦俱仙矣,后人立庙于山下。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六《江南道二·婺州·金华县》
金华山,在县北二十里。赤松子得道处。

例句

松子栖金华,安期入蓬海。此人古之仙,羽化竟何在。 李白 对酒行

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典故
靖节松

相关人物
陶潜


《晋书》卷九十四〈隐逸列传·陶潜〉~246~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希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来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而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而流憩,时翘首而遐观。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其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二十〈昭明太子统二·陶潜传〉~3069~
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徵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典故

《挥麈录·后录》卷十~20~
吴傅朋说知信州,朝辞上殿。高宗云:「朕有一事,每以自慊。卿书九里松牌,甚佳。向来朕自书易之,终不逮卿所书,当令仍旧。」说皇恐称谢。是日降旨,令根寻旧牌,尚在天竺寺库堂中,即复令张挂,取宸奎榜入禁中。说所书至今揭于松门。仰见圣德谦仁之不伐也。(傅朋自云。)
《老学庵笔记》卷五~6~
绍兴间,复古殿供御墨,盖新安墨工戴彦衡所造。自禁中降出双角龙文,或云米友仁侍郎所画也。中官欲于苑中作墨灶,取西湖九里松作煤。彦衡力持不可,曰:「松当用黄山所产,此平地松岂可用!」人重其有守。
典故
李元贞松荫梦


《录鬼簿》
著录有纪君祥所作杂剧《松荫梦》,题目正名为《李元贞正果碧云庵,陈文图误道松荫梦》曹楝亭本《录鬼簿》作《李元贞松荫记》
典故
茂松意

相关人物
张畅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赏誉〉~43~
有问秀才:「吴旧姓何如?」答曰:「吴府君圣王之老成,明时之俊乂。朱永长理物之至德,清选之高望。严仲弼九皋之鸣鹤,空谷之白驹。顾彦先八音之琴瑟,五色之龙章。张威伯岁寒之茂松,幽夜之逸光。陆士衡、士龙鸿鹄之裴回,悬鼓之待槌。凡此诸君:以洪笔为锄耒,以纸札为良田。以玄默为稼穑,以义理为丰年。以谈论为英华,以忠恕为珍宝。著文章为锦绣,蕴五经为缯帛。坐谦虚为席荐,张义让为帷幕。行仁义为室宇,修道德为广宅。」南朝梁·刘孝标注:「秀才,蔡洪也。集载洪与刺史周俊书曰:『一日侍坐,言及吴士,询于刍荛,遂见下问。造次承颜,载辞不举,敕令条列名状,退辄思之。今称疏所知:吴展字士季,下邳人。忠足矫非,清足厉俗,信可结神,才堪干世。仕吴为广州刺史、吴郡太守。吴平,还下邳,闭门自守,不交宾客。诚圣王之老成,明时之俊乂也。朱诞字永长,吴郡人。体履清和,黄中通理。吴朝举贤良,累迁议郎,今归在家。诚理物之至德,清选之高望也。严隐字仲弼,吴郡人。禀气清纯,思度渊伟。吴朝举贤良,宛陵令。吴平,去职。九皋之鸣鹤,空谷之白驹也。张畅字威伯,吴郡人。禀性坚明,志行清朗,居磨涅之中,无淄磷之损。岁寒之松柏,幽夜之逸光也。』」

例句

秘书茂松意,溟涨本末浅。 杜甫 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

典故
余方有事,子姑归去
 
哦松庭院
 
为二松千竹题崖壁
 
相伴双松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七〈韩愈十一·蓝田县丞厅壁记〉~5634~2~
丞之职,所以贰令,于一邑无所不当问。其下主簿、尉,主簿、尉乃有分职。丞位高而偪,例以嫌不可否事。文书行,吏抱成案诣丞,卷其前,钳以左手,右手摘纸尾,雁鹜行以进,平立睨丞曰:「当署」。丞涉笔占位署惟谨,目吏,问可不可,吏曰「得」,则退,不敢略省,漫不知何事。官虽尊,力势反出主簿、尉下。谚数慢,必曰「丞」,至以相訾。丞之设,岂端使然哉!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浤涵演迤,日大以肆。贞元初,挟其能,战艺于京师,再进再屈(阙一字)人。元和初,以前大理评事言得失黜官,再转而为丞兹邑。始至,喟曰:「官无卑,顾材不足塞职。」既噤不得施用,又喟曰:「丞哉,丞哉!馀不负丞,而丞负馀。」则尽去牙角,一蹑故迹,破崖岸而为之。丞厅故有记,坏漏污不可读,斯立易桷与瓦,墁治壁,悉书前任人名氏。庭有老槐四行,南墙巨竹千梃,俨立若相持,水㶁㶁循除鸣,斯立痛埽溉,对树二松,日哦其间。有问者,辄对曰:「余方有公事,子站去。」姑考功郎中知制诰韩愈记。
典故
七松处士
 
莳七松
 
隐岩清秀

相关人物
郑薰


《新唐书》卷一百七十七〈郑薰列传〉~5288~
郑薰字子溥,亡乡里世系。擢进士第,历考功郎中、翰林学士。出为宣歙观察使。前人不治,薰颇以清力自将。牙将素骄,共谋逐出之,薰奔扬州。贬棣王府长史,分司东都。……懿宗立,召为太常少卿,擢累吏部侍郎。时数大赦,阶正议光禄大夫者,得荫一子,门施戟。于是宦人用阶请荫子,薰却之不肯叙。宰相杜悰才其人,拟判度支,辞;又拟刑部兼御史中丞,固辞乃免。久之,进左丞。性爱友,纠族百口,禀不充,求外迁。拟华州刺史,辄留中,为倖侍酬沮。后以太子少师致仕。……薰端劲,再知礼部举,引寒俊,士类多之。既老,号所居为隐岩,莳松于廷,号「七松处士」云。
典故
松柏心,西陵约
  
青骢油壁西陵下

相关人物
苏小小


《玉台新咏》卷十《钱唐苏小小歌》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例句

油壁何人值,钱塘度曲哀。 沈亚之 虎丘山真娘墓

典故
润底松


《昭明文选》卷二十一〈诗乙·咏史·咏史八首〉~988~
〈咏史八首〉其二:「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典故
松间喝道
 

《义山杂纂·煞风景》
花间喝道,看花泪下,苔上铺席,斫却垂柳,花下晒裤,游春重载,石笋系马,月下把火,步行将军。背山起高楼,果园种菜,花架下养鸡鸭,妓筵说俗事
典故
十年面壁
 
悄坐松阴
 
达摩面壁
 
面九年壁
  
面壁九夏

相关人物
菩提达摩


《神僧传》卷四〈达摩〉
菩提达磨。南天竺婆罗门种。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大乘冥心虚寂。通微彻数定学高之。梁武帝普通初至广州。刺史表闻。武帝遣使诏迎至金陵。帝亲问曰。朕即位以来造寺舍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帝曰。何以并无功德。师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帝曰。如何是真功德。师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师曰。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师曰。不识。帝不省玄旨。师知机不契。十九日遂去梁。折芦一枝渡江。二十三日北趋魏境。寻至雒邑。初止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壁而坐九年。遂逝焉。葬熊耳山。魏宋云奉使西域回。遇师于葱岭。见手携只履翩翩独逝。云问何去。曰西天去。又谓云曰。汝主已厌世。云闻之茫然别师。东迈暨复命明帝已登遐矣。迨孝庄即位。云具奏其事。帝令起圹。惟空棺一只革履存焉。
《國語辭典》:后凋(後凋)  拼音:hòu diāo
松柏虽经霜雪,却独为最后凋伤。语出《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比喻君子处浊世而守正不阿。《汉书。卷八二。王商等传。赞曰》:「傅喜守节不倾,亦蒙后凋之赏。」
《漢語大詞典》:岁寒心(歲寒心)
喻坚贞不屈的节操。 唐 张九龄 《感遇》诗之七:“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宋 文天祥 《至扬州》诗:“折节从今交国士,死生一片岁寒心。” 清 顾炎武 《德州讲易毕奉柬诸君》诗:“亮哉岁寒心,不变霜与雪。”参见“ 岁寒 ”。
《國語辭典》:岁寒(歲寒)  拼音:suì hán
1.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比喻坚贞的节操。《资治通鉴。卷一七四。陈纪八。宣帝太建十二年》:「梁主奕叶委诚朝廷,当相与共保岁寒。」
3.比喻老年。《文选。潘岳。金谷集作诗》:「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唐。李善。注:「岁寒,喻老也。」
4.比喻事情终了、最后。《资治通鉴。卷一四三。齐纪九。东昏侯永元二年》:「江陵素畏襄阳人,又众寡不敌,取之,必不可制;就能制之,岁寒复不为朝廷所容。」元。胡三省。注:「岁寒,以喻世事终极处。」
《國語辭典》:岁寒松柏(歲寒松柏)  拼音:suì hán sōng bó
语本《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以岁寒松柏比喻君子处乱世或逆境时,仍能守正不苟,不变其节操。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一六出:「念吾兄节义全,众流中独挺然,岁寒松柏当朝选,忠臣要剖葵心献。」
《漢語大詞典》:涧底松(澗底松)
涧谷底部的松树。多喻德才高而官位卑的人。 晋 左思 《咏史》诗之二:“鬱鬱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宋 苏辙 《徐孺亭》诗:“ 徐君 鬱鬱涧底松, 陈君 落落堂上栋。”亦省作“ 涧松 ”。 唐 陈陶 《寄兵部任畹郎中》:“ 崑 玉已成廊庙器,涧松犹是薜萝身。” 宋 陆游 《涧松》:“涧松鬱鬱何劳叹,却是人间奈废兴。”
《漢語大詞典》:九里松
地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北。 唐 刺史 袁仁敬 守 杭 时,于 行春桥 至 灵隐 、 三天竺 间植松,左右各三行,凡九里,苍翠夹道,人称 九里松 。后即以 九里松 名其地。 宋 吴说 有“九里松”题匾。见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湖山胜概、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北山胜迹
《國語辭典》:油壁车(油壁車)  拼音:yóu bì chē
用油漆涂饰的华丽车子,为古代贵妇人所乘坐。《乐府诗集。卷八五。杂歌谣辞三。古辞。苏小小歌》:「我乘油壁车,郎乘青骢马。」也作「油碧车」。
《國語辭典》:杀风景(殺風景)  拼音:shā fēng jǐng
破坏美景。比喻俗而伤雅,使人扫兴。宋。苏轼 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见寄:「为报年来杀风景,连江梦雨不知春。」明。凌濛初《红拂记》第一出:「有一等冷鼻凹的学士杀风景,他管谁唱将来几拍。」也作「煞风景」。
《國語辭典》:面壁  拼音:miàn bì
1.脸对著墙壁。如:「面壁罚站」、「面壁思过」。
2.不理、不睬、不介意。《晋书。卷七五。王湛传》:「述无所应,面壁而已。」
3.无所事事的样子。
4.本指达摩大师在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对墙壁默坐静修。见《五灯会元。卷一。初祖菩提达摩大师》。后用以比喻造诣纯熟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