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腊面(臘麪)
亦称“ 腊八麪 ”。 明 时宫中于十二月初八日赐食之面。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列朝一·赐百官食:“腊月八日吃腊麪。”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腊八面》:“十二月初八日,释氏以餳果诸物煮粥,名腊八粥。 明 宫中有腊八麪。”
《國語辭典》:佛生日  拼音:fó shēng rì
释迦牟尼的生日,即阴历四月八日。元。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四月八日》:「四月八日佛生日,十大禅院各有浴佛斋会,煎香药糖水相遗,名曰:『浴佛水』。」
《國語辭典》:朏朒  拼音:fěi nǜ
初三日之月,初生之上弦月。宋。苏轼〈赠眼医王彦若〉诗:「空花谁开落,明月自朏朒。」
《國語辭典》:月忌  拼音:yuè jì
俗称阴历每月初五、十四、二十三日为「月忌」,凡事必避之。见元。周密《齐东野语。卷二○。月忌》。
《國語辭典》:月黑天  拼音:yuè hēi tiān
漆黑无月光的天色。
《漢語大詞典》:游衣冠
汉 代制度,每月初一将 高帝 的衣冠从陵墓的宫殿中移到祭祀 高帝 的宗庙里去,谓之“游衣冠”。汉书·叔孙通传“陛下何自筑復道 高帝 寝,衣冠月出游 高庙 ” 唐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月旦出 高帝 衣冠,备法驾,名曰游衣冠。’谓从 高帝 陵寝出衣冠,游於 高庙 ,每月一为之, 汉 制则然。”
《漢語大詞典》:迎灶(迎竈)
腊月廿三夜送灶神后,俗于正月初一迎祭灶神谓“迎灶”,或曰接灶。清嘉录·接灶引 明 冯应京 《月令广义》:“ 燕 俗,元旦合家少长罗拜灶神以祝,曰迎灶。”
《漢語大詞典》:鸡日(雞日)
亦作“鷄日”。 农历正月初一日。 宋 吕本中 《宜章元日诗》:“避地逢鷄日,伤时感雁臣。”按, 明 谢肇浙 《五杂俎·天部二》:“岁后八日:一鸡,二猪,三羊,四狗,五牛,六马,七人,八穀。此虽出 东方朔 《占书》,然亦俗説, 晋 以前不甚言也。”
《漢語大詞典》:双七(雙七)
(1).十四。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荷庆云之优渥,周双七於此年。” 顾绍柏 注:“周双七,即十四年。”
(2).指农历七月初七日。 明 黎遂球 《素馨赋》:“於是重五之昼,双七之宵,或张翠幄於龙舫,或方兰舟为鹊桥。”参见“ 双星 ”。
《國語辭典》:双星(雙星)  拼音:shuāng xīng
1.牵牛、织女二星。比喻夫妇二人。元。李俊民 七夕诗:「云汉双星聚散频,一年一度事还新。」元。马祖常 拟唐宫。银河七夕度双星词:「银河七夕度双星,桐树逢秋叶未零。」
2.两颗恒星因重力吸引而环绕其共同质心运动,称为「双星」。
《漢語大詞典》:天腊(天臘)
道家称夏历正月初一。云笈七籤卷三七:“正月一日名天腊,五月五日名地腊。”
《国语辞典》:尾牙  拼音:wěi yá
农历十二月十六日的俗称。相对于农历二月初二的「头牙」。参见「尾迓」条。
《漢語大詞典》:饱朔(飽朔)
谓饱餐朔食。朔食,古代帝王、贵族于每月初一食物较平日丰盛,故称。 清 姚鼐 《怀陈伯思》诗:“奉粟几时能饱朔,合尊何处更留髠。”
《國語辭典》:鬼节(鬼節)  拼音:guǐ jié
旧称清明、中元、寒衣为中国的三大鬼节,并会在此三日祭祀祖先。
《漢語大詞典》:七宝羹(七寶羹)
旧俗,农历正月初七日采七种菜蔬拌和米粉作羹,称“七宝羹”。 清 黄景仁 《人日集翁学士覃溪诗境斋》诗:“艳以三阳节,分来七宝羹。”
《國語辭典》:顺星(順星)  拼音:shùn xīng
旧时民间于阴历正月初八日祭星辰,称为「顺星」。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顺星》:「初八日,黄昏之后,以纸蘸油,燃灯一百零八盏,焚香而祀之,谓之顺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