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士民  拼音:shì mín
1.人民、百姓。《战国策。秦策一》:「然而甲兵顿,士民病,蓄积索,田畴荒。」《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至今圣朝流涕,士民伤怀。」
2.读书人或学习道艺的人。《谷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國語辭典》:士庶  拼音:shì shù
士人和百姓,亦泛指人民。《后汉书。卷七三。刘虞传》:「青、徐士庶避黄巾之难,归虞者百馀万口,皆收视温恤,为安立生业,流民皆忘其迁徙。」唐。元稹〈阳城驿〉诗:「我实唐士庶,食唐之田畴。」
《國語辭典》:大概  拼音:dà gài
1.大致的内容、大体的情况。如:「此事甚繁,请言其大概。」
2.大约、约略。《老残游记》第一九回:「老残先到齐河县,大概把情形告知子谨。」《红楼梦》第一四回:「大概点了一点数目单册,问了来升媳妇几句话,便坐车回家。」
3.揣测估计,表示极有可能。《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大概风光霁月之时少,阴雨晦暝之时多。」《红楼梦》第五八回:「或拣衣挑食,或口角锋芒,大概不安分守理者多。」
《國語辭典》:道里  拼音:dào lǐ
1.旅程。《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下》:「道里辽远,山川阻深。」
2.道路的里数。比喻差距。如:「不可以道里计」。
《國語辭典》:平民  拼音:píng mín
1.普通人民。《书经。吕刑》:「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文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侵我三州,延于平民。」
2.平治百姓。《左传。成公二年》:「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漢語大詞典》:士友
古代称在官僚知识阶层或普通读书人中的朋友。后汉书·张奂传:“ 奂 少立志节,尝与士友言曰:‘大丈夫处世,当为国家立功边境。’”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加枉酷於臣僕,用剡锋乎六畜,炽火烈於室庐,掊宝玩於渊流,迁威怒於路人,加暴害於士友。”北齐书·李璵传:“ 行之 与兄弟深相友爱,又风素夷简,为士友所称。” 宋 苏舜钦 《答马永书》:“放废幽居,士友罕顾。足下昧于平昔,猥以长书见投,充然其来尽士君子相见之礼。”
《國語辭典》:平头(平頭)  拼音:píng tóu
1.一种短发发型,从脑后到两鬓的头发全部推光,上端头发稍长齐平。
2.仆隶所戴的头巾,引申作奴仆。南朝梁。萧衍〈河中之水歌〉:「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提履箱。」《西湖二集》卷一一:「收拾了细软物件,带领了平头、锅边秀,一径而来。」
3.平凡的、一般的。《负曝闲谈》第三回:「我们当老爷的都做了贼,那些平头百姓,不一个个都该做强盗么?」
4.不带零头的整数。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七出:「(旦)敢问师母尊年?(末)目下平头六十。」也作「齐头」。
5.诗歌声律的「八病」之一,南朝梁沈约所倡。谓五言诗第一字与第六字同声,第二字与第七字同声,如:「今日欢宴会,欢乐难句陈。」今、欢同属平声调,目、乐同属入声调。
《漢語大詞典》:平头小样巾(平頭小樣巾)
头巾名。新唐书·车服志:“文官又有平头小样巾,百官常服,同於庶人。”
《國語辭典》:平头奴子(平頭奴子)  拼音:píng tóu nú zǐ
称古代头戴平头巾的奴仆。南朝梁。萧衍〈河中之水歌〉:「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提履箱。」唐。李白〈梁园吟〉:「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
《國語辭典》:平常  拼音:píng cháng
1.平时、往常。《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未尝自伐昆阳之功,又不敢为伯升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老残游记》第六回:「因为天阴,所以比平常更黑得快。」
2.普通、平凡,没有特异之处。《文明小史》第三九回:「果然有这样一个闺女,皮色呢倒也很白净,只是招牙露齿的,相貌其实平常,配不上我这逢儿。」《红楼梦》第五七回:「别人之父母皆年高有德之人,独他父母偏是酒糟透之人,于女儿分中平常。」
《國語辭典》:凡民  拼音:fán mín
常人。《孟子。尽心上》:「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國語辭典》:家常  拼音:jiā cháng
1.家中日常的事务。宋。张元干 浣溪沙。棐几明窗词:「棐几明窗乐未央,熏炉茗碗是家常。」
2.寻常。《红楼梦》第三七回:「家常送东西的傢伙也多,巴巴的拿这个去。」《文明小史》第三二回:「家常吃的总不过是高粱窝窝、小米尖饼之类。」
《漢語大詞典》:凡鸟(凡鳥)
(1).普通的鸟。 汉 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褻之者固以为园囿之凡鸟,外廐之下乘也。” 宋 曾巩 《鸿雁》诗:“性殊凡鸟自知时,飞不乱行聊渐陆。”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赋鹤》:“全不学凡鸟奔驰日夜劳,也不受人世弓和缴。他是守清虚,爱寂寥。” 郭沫若 《女神·凤凰涅槃》:“凤又舞,凰又唱,一群的凡鸟,自天外来观葬。”
(2).“凤”的拆字。借指庸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嵇康 与 吕安 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 安 后来,值 康 不在, 喜 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凤’字而去。 喜 不觉,犹以为忻。故作‘凤’字,凡鸟也。”按,说文:“凤,神鸟也……从鸟,凡声。”拆开来就是“凡鸟”。这是 吕安 对 嵇喜 的讽刺。 喜 , 康 兄。 唐 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诗:“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3).隐指“凤”字。《红楼梦》第五回:“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漢語大詞典》:凡马(凡馬)
普通的马。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凡马野鹰,本实一类。” 唐 杜甫 《遣怀》诗:“乘黄已去矣,凡马徒区区。” 宋 陆游 《上史运使启》:“超超空凡马之群,实非能办;默默反屠羊之肆,其又奚言!”
分類:普通
《國語辭典》:常经(常經)  拼音:cháng jīng
1.固定不变的法律规章。《管子。问》:「国有常经,人知终始,此霸王之术也。」《战国策。赵策二》:「国有固籍,兵有常经,变籍则乱,失经则弱。」
2.亘古不变的规律。《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和气致祥,乖气致异,祥多者其国安,异众者其国危,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
《國語辭典》:葑菲  拼音:fēng fěi
葑、菲是二种野菜,根虽恶,但茎叶可食。凡人、物但有一点可取的,皆称为「葑菲」。明。李昌祺《剪灯馀话。卷五。贾云华还魂记》:「愿以葑菲得侍房帷,偕老百年,乃深幸也。」
《国语辞典》:浑閒(浑閒)  拼音:hún xián
平常、普通。《喻世明言。卷九。裴晋公义还原配》:「相公见惯浑閒事,羞杀州官与县官。」
分类:平常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