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明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明者真言之异名。大日经六曰:「阿字第一句,明法普周遍。」义释十四曰:「明者即真言之别名也,明法普遍字轮。周遍者,谓从一字亦无量字生,无量明周匝围绕如前所说字轮也。」
【佛学次第统编】
云何为解?谓能明耳。明何所明,谓一切法,明一切法,有要领,有分别,就众生妄惑之要领上辨之,名曰辨惑。就一切法之分别上明之,名曰明法。下分述之:
无明法性一体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性与无明,如冰与水,无明之冰即诸性之水也。但非谓吾人之心性,本来为冰,法性之水,后为无明之冰,仅谓无始无明之体即为本觉之法性而已。玄义五曰:「若有无明烦恼性相,即是智慧观照性相。(中略)如冰是水,如水是冰。」止观辅行六曰:「为迷冰者指水为冰,为迷水者指冰为水,如迷法性即指无明,如迷无明即指法性。若失此意,俱迷二法。故知世人非但不识即无明之法性,亦乃不识即法性之无明。」(参见:无始无明)
明法(二)
【佛学次第统编】
何以得解?谓能明耳?明何所明,谓一切法。佛学辞典曰:「法者梵名达磨,通一切之语。如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事物其物者,道理其物者,皆悉有法也。」唯识论因以自体任持与轨生物解二义解法。自体任持者,如竹有竹之自体,梅有梅之自体,有形者有有形之自体,无形者有无形之自体,为保任维持其自体也。轨生物解者,如既各有自体,则自体有任持之状,只限于有体不能容无体。谓法者,摄无体该尽一切也。下按开合之不同,以一切法或但为二,是名名色,或开为五,或开为十二、为十八、为百,所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及五位百位是也。设更广之,其数数百乃至无量,非本编范围所及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