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浪人  拼音:làng rén
1.行踪无定,到处流浪的人。如:「他自称国际浪人,时常在世界各国漫游。」唐。柳宗元〈李赤传〉:「李赤,江湖浪人也。」
2.日本幕府时代,德川管辖六十个藩,各藩主门下养有许多武士,后藩主互斗,被灭藩的门下武士失去封禄、离开主家,成为失业或无业的武士,便称为「浪人」。如:「他手持武士刀,十足像个东瀛浪人。」
《國語辭典》:顽皮(頑皮)  拼音:wán pí
1.调皮,不听教诲。如:「这个孩子太顽皮了,打破玻璃,又伤了手!」
2.顽固,不驯服。《三国演义》第九○回:「蛮兵如此顽皮,非火攻安能取胜?」
3.顽皮的人。《西游记》第三八回:「唐僧怒道:『这个顽皮!这早晚还不睡,吆喝甚么?』」
《國語辭典》:老伧(老傖)  拼音:lǎo cāng
粗野鄙贱,没有教养的人。南北朝时,南人用此讥骂北人。《南史。卷一六。列传。王玄谟》:「柳元景、垣护之虽并北人,而玄谟独受老伧之目。」《资治通鉴。卷一二九。宋纪一一。世祖孝武皇帝大明七年》:「上好狎侮群臣,自太宰义恭以下,不免秽辱。常呼金紫光禄大夫王玄谟为老伧。」
《國語辭典》:乔才(喬才)  拼音:qiáo cái
狡狯、恶劣的人。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那厮乱纲常当合败,便万剐了乔才,还道报冤雠不畅怀。」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无廉耻的乔才惹场折挫,退送的冤魂像个甚么。」
《國語辭典》:打钱(打錢)  拼音:dǎ qián
1.赌博或掷钱币为戏。唐。赵光远 咏手诗二首之二:「慢笼彩笔閒书字,斜指瑶阶笑打钱。」宋。文同 邓隐老木寒牛诗:「羸牛日晚已噍草,稚子天寒犹打钱。」
2.表演技艺的人向观众收钱。如:「卖艺人表演完,向观众打钱。」
3.收帐。
《國語辭典》:破落户(破落戶)  拼音:pò luò hù
1.门第衰落。《红楼梦》第七二回:「如今倒落了一个放帐破落户的名儿。既这样,我就收了回来。」
2.门第败落的无赖子弟。《水浒传》第一二回:「原来这人是京师有名的破落户泼皮,叫做没毛虫牛二。」《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却说张溜儿次日果然纠合了一夥破落户,前来抢人。」
《國語辭典》:泼皮(潑皮)  拼音:pō pí
流氓、无赖。元。李寿卿《伍员吹箫》:「元来是怕媳妇的乔人,吓良民吓良民的泼皮。」《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只道卸下茅坑,唤几个泼皮来,正要下去淘摸。」也作「剥皮」。
《國語辭典》:痞子  拼音:pǐ zi
1.恶人、流氓。如:「不知他是不是个痞子?」
2.不良心性。如:「耍痞子」。
《漢語大詞典》:疟母(瘧母)
疟疾久不愈,气血亏损,瘀血结于胁下而成痞块,称“疟母”。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疟病:“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主治上·疟:“麦蘖,并治食疟,消疟母。”《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痎疟疟母》:“痎疟经年久不愈,疟母成块结癖癥。”注:“疟母,久疟腹中成块癖也。”
《漢語大詞典》:赖精(賴精)
极无赖的人。《金瓶梅词话》第六回:“ 西门庆 道:‘你看老婆子就是个赖精。’婆子道:‘我不是赖精,大官人少不得赔我一疋大海青。’”
分類:无赖
《漢語大詞典》:文痞
专以舞文弄墨害人的无赖、流氓。《〈艾青诗选〉自序》八:“也是这个文痞,竟说我从来没有歌颂过无产阶级。” 徐迟 《在湍流的涡漩中》:“文章落到文痞 姚文元 手里,百般阻挠。”
《國語辭典》:土棍  拼音:tǔ gùn
地方上的无赖、恶霸。《福惠全书。卷三。莅任部。驭衙役》:「豪衿土棍,号称金刚天王罗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那里有一片公地,……却被一个土棍瞒了众人,四两银子一亩,卖给了一个外国人。」
《漢語大詞典》:透撞儿(透撞兒)
指游荡无赖少年。
《國語辭典》:惫赖(憊賴)  拼音:bèi lài
顽劣、泼辣。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美妇人我见过万千向外,不似这小妮子生得十分惫赖。」《儒林外史》第四○回:「新娘人物倒生得标致,只是样子觉得惫赖,不是个好惹的!」也作「泼赖」、「派赖」。
《國語辭典》:棍徒  拼音:gùn tú
流氓、无赖汉。如:「最近警政机关大力扫黑,棍徒勒索商家的事已销声匿迹了。」
分類:恶棍无赖
《國語辭典》:泼无徒(潑無徒)  拼音:pō wú tú
顽劣无赖的人。元。王伯成《贬夜郎》第二折:「怎和那儿女辈、泼无徒,做伴侣。」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怎知俺伯娘呵,他是个不冠不带泼无徒。」
分類:无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