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遗情(遺情)
(1).留下情思。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於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
(2).无情;无动于衷。 晋 陆机 《赠潘尼》诗:“遗情市朝,永志丘园。” 南朝 宋 谢灵运 《述祖德》诗之二:“遗情拾尘物,贞观丘壑美。” 明 张居正 《与司成马孟河书》:“公遗情缨袚,结意烟霞,蝉脱於秽,素心独往。”
(3).指对世事无动于衷,遗弃世情。 明 汤显祖 《寄袁小修》:“古来英桀不欲委化遗情,而争长生久视者,亦各其悲苦所至。”
(4).指遗漏未及的情感。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诗中难者,莫过於情诗,然乐府尤盛於 元 ,千万人口中咀嚼,外无遗景,内无遗情,虽有作者,罕得新意。”
《国语辞典》:木形灰心  拼音:mù xíng huī xīn
比喻不为外物所扰,对一切事都能无动于衷。参见「槁木死灰」条。唐。白居易〈答户部崔侍郎书〉:「又或杜门隐几,块然自居,木形灰心动逾旬月,当此之际,又不知居在何地,身是何人。」
《国语辞典》:块然独处(块然独处)  拼音:kuài rán dú chǔ
像土块般的孤单存在而无动于衷。语出《汉书。卷六七。杨王孙传》:「其尸块然独处,岂有知哉?」后用以形容人孤独无聊。《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褚少孙补东方朔传》:「崛然独立,块然独处。」
《国语辞典》:笑骂由他(笑骂由他)  拼音:xiào mà yóu tā
对于他人的讥笑辱骂无动于衷。《黑籍冤魂》第七回:「弄得名声狼藉,他却一点不知,一些不晓,所谓:『笑骂由他,好官我自为之。』」
《漢語大詞典》:风吹马耳(風吹馬耳)
比喻对别人的话无动于衷。 克非 《春潮急》二五:“我嘴皮都磨起茧巴,他都当成风吹马耳。”
分類:无动于衷
《國語辭典》:东风射马耳(東風射馬耳)  拼音:dōng fēng shè mǎ ěr
东风吹过马耳边,瞬间消逝。比喻充耳不闻、无动于衷。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也作「东风吹马耳」。
《國語辭典》:宠辱不惊(寵辱不驚)  拼音:chǒng rù bù jīng
得宠或受辱皆不动心。指将得失置之度外。《新唐书。卷一○六。卢承庆传》:「初,承庆典选,校百官考,有坐漕舟溺者,承庆以『失所载,考中下』。以示其人,无愠也。更曰:『非力所及,考中中。』亦不喜。承庆嘉之曰:『宠辱不惊,考中上。』」也作「宠辱无惊」。
《國語辭典》:宠辱若惊(寵辱若驚)  拼音:chǒng rù ruò jīng
得宠或受辱皆感到惊惶。语出《老子》第一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形容患得患失的心情。
《國語辭典》:马耳东风(馬耳東風)  拼音:mǎ ěr dōng fēng
比喻对事情漠不关心。宋。苏轼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之五:「说向市朝公子,何殊马耳东风。」
《漢語大詞典》:冷酷无情
不顾他人的感情或利益的,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例如:这样的冷酷无情,竟然对她的困难处境一笑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