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无兄盗嫂(無兄盜嫂)
语本汉书·直不疑传:“人或毁 不疑 曰:‘ 不疑 状貌甚美,然特毋柰其善盗嫂何!’ 不疑 闻,曰:‘我乃无兄。’然终不自明。”后以“无兄盗嫂”指无中生有的毁谤。 三国 魏 曹操 《劐整齐风俗令》:“昔 直不疑 无兄,世人谓之盗嫂……此皆以白为黑,欺天罔上者也。”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自古贤人才士,秉志遵分,被谤不能自明者,仅以百数,故有无兄盗嫂,娶孤女云挝妇翁者。”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奏选官舍操习:“时 盛 有子仅再周岁,亦在原籍,乃知古人无兄盗嫂之谤有之矣。”
《漢語大詞典》:诬辱(誣辱)
无中生有地加以侮辱。 鲁迅 《南腔北调集·给文学社信》:“我自信还不至于是这样的脚色,我还能够从此跳下这可怕的戏台。那时就无论怎样诬辱嘲骂,彼此都没有矛盾了。” 送逸梅 《南社社员事略·吕碧城》:“ 襟霞阁主 所编某报上载有《李红郊与犬》一文, 碧城 认为故意影射,诬辱其人格,诉诸于法。”
《国语辞典》:冷灰爆豆  拼音:lěng huī bào dòu
在冷灰里爆豆。比喻无中生有,事物凭空发生。宋。黄庭坚〈翠岩真禅师语录序〉:「各梦同床,不妨殊调;冷灰爆豆,聊为解嘲云耳。」
《国语辞典》:得不的风儿就是雨儿(得不的风儿就是雨儿)  拼音:dé bù de fēng ér jiù shì yǔ ér
只要有了风,就巴不得下雨。比喻趁机无中生有,渲染事体。《金瓶梅》第四三回:「且说潘金莲听见李瓶儿这边嚷不见了孩子要的一锭金镯子,得不的风儿就是雨儿,就先走来房里告月娘说:『姐姐,你看三寸货干的营生。』」
《国语辞典》:挑拨是非(挑拨是非)  拼音:tiǎo bō shì fēi
假借事端无中生有,制造纠纷。如:「心术不正的人,最喜欢挑拨是非。」「他们俩已经吵得不可开交,你就别在那儿挑拨是非了。」
《国语辞典》:臆想币(臆想币)  拼音:yì xiǎng bì
幻想出来,无中生有的钱币。在钱币正史中根本没有发行,而是由民间商人私铸,纯供把玩、收藏之用。盛行于清末民初。
《国语辞典》:飞扎(飞扎)  拼音:fēi zhá
无中生有,陷害别人。《醉醒石》第九回:「甚至安分富民,又会借事飞扎,所以在京师出了个名,起了家。」
《國語辭典》:画蛇添足(畫蛇添足)  拼音:huà shé tiān zú
战国时有楚人以比赛画蛇决定谁可以喝酒,有人画好后又添画四只脚,此时第二个人也已画成,第一个人则因为多画了根本不存在的蛇足,反而失去本已赢得的酒。典出《战国策。齐策二》。后比喻多此一举而于事无补。《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也作「画蛇著足」、「为蛇添足」、「为蛇画足」。
《國語辭典》:活见鬼(活見鬼)  拼音:huó jiàn guǐ
极言离奇、不可能或无中生有。如:「他明明出国了,你却说看见他,我看你是活见鬼了!」
《國語辭典》:打小报告(打小報告)  拼音:dǎ xiǎo bào gào
私下对上级或长辈等诉说他人不是。如:「小王时常喜欢在经理面前打小报告,所以同事都防著他。」
《漢語大詞典》:戳无路儿(戳無路兒)
捣鬼,无中生有的挑拨。《金瓶梅词话》第五一回:“想必两个不知怎的有些小节不足,哄不动汉子,走到后边戳无路儿,没的拏我垫舌根。”
《漢語大詞典》:没空生有
犹无中生有,凭空胡诌。
《漢語大詞典》:马角牛(馬角牛)
马如牛生角。喻无中生有,骗人说谎。《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一个説得天垂寳像乌头白,一个説得地涌金莲马角牛。”参见“ 马生角 ”。
《國語辭典》:马生角(馬生角)  拼音:mǎ shēng jué
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天雨粟,马生角也,大过。」
分類:乌头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