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全方位  拼音:quán fāng wèi
任何一方都顾及。如:「全方位经营」、「全方位学习」。
分类:方都顾及
《漢語大詞典》:仇人相见,分外眼明(仇人相見,分外眼明)
谓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水浒传》第六八回:“ 宋江 看了大喜。仇人相见,分外眼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有一天,冤家路窄,这一位守备……在马路上大声叫‘东洋车’。被他看见了,真是仇人相见,分外眼明。”亦作“仇人相见,分外明白。” 元 李致远 《还牢末》第四折:“可不道仇人相见,分外明白。”
《漢語大詞典》:雠人相见,分外眼明(讎人相見,分外眼明)
谓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四折:“看见了这廝,便好道‘讎人相见,分外眼明’,向厅前揪撏摑打。”《水浒传》第三回:“ 史进 见了大怒。讐人相见,分外眼明。” 清 李渔 《比目鱼·偕亡》:“远远望见那姓 钱 的来了,自古道‘讐人相见,分外眼明’,且看他如何相待。”
《漢語大詞典》:吃四方饭
和尚道士到处化缘为生,也指一般人走到任何地方都能生活。例如:二儿子是个吃四方饭的人。
《漢語大詞典》:耦俱无猜(耦俱無猜)
谓双方都无猜疑。《左传·僖公九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 杜预 注:“往,死者;居,生者;耦,两也。送死事生,两无疑恨。” 杨伯峻 注:“耦指死者居者,谓两者於我俱无猜疑。”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 荷兰 专治市舶,不敛田赋,与流民耦俱无猜。”
《國語辭典》:贫无立锥(貧無立錐)  拼音:pín wú lì zhuī
穷得连插锥子的地方都没有。形容穷得一无所有。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三。滦阳续录五》:「沧州有董华者,读书不成,流落为市肆司书算,复不能善事其辈,长为所排挤,出以卖药卜卦自给,遂贫无立锥。」《聊斋志异。卷一二。薛慰娘》:「媪夫姓殷,一子名富,好博,贫无立锥。」
分類:锥子方都
《国语辞典》:贫无立锥之地(贫无立锥之地)  拼音:pín wú lì zhuī zhī dì
穷得连插锥子的地方都没有。形容非常贫穷。语本《吕氏春秋。离俗览。为欲》:「无立锥之地,至贫也。」《文明小史》第四六回:「专在经济上著力,直要使中国四万万百姓,一个个都贫无立锥之地,然后服服贴贴的做他们的牛马,做他们的奴隶,这样是无形瓜分了。」
《國語辭典》:食前方丈  拼音:shí qián fāng zhàng
吃饭的食物摆满一丈见方那么广。形容生活非常奢侈。《孟子。尽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清。洪升《长生殿》第二六出:「寻常,进御大官,馔玉炊金,食前方丈,珍羞百味,犹兀自嫌他调和无当。」也作「方丈盈前」、「食味方丈」。
《國語辭典》:兼而有之  拼音:jiān ér yǒu zhī
同时具有。《墨子。法仪》:「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北周。庾信〈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君以才望,兼而有之。」
《漢語大詞典》:磨盘两圆(磨盤兩圓)
比喻做人圆滑,双方都不得罪。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一出:“俺如今不添别缘,老实説磨盘两圆,呀,俺则把这几点儿回话 柳爷 衙院。”
《漢語大詞典》:两碍(兩碍)
对双方都有妨碍。红楼梦第七八回:“自我在园里,东南上小角门子就常开着,原是为我走的,保不住出入的人图省走路,也从那里走,又没个人盘查,设若从那里弄出事来,岂不两碍?”
《漢語大詞典》:两好合一好(兩好合一好)
谓双方都有友好的态度和行动而构成两者间的良好关系。 罗丹 《风雨的黎明》第十二章:“人对人心对心,两好合一好,咱们俩都是老搭帮了, 老高 有啥不对你心思,叫你来开会你不来?”
《漢語大詞典》:两嘿(兩嘿)
双方都保持沉默,不把事情张扬出去。 清 钱学伦 《语新》卷上:“女家稍有颜面,两嘿而已。”
《國語辭典》:两面派(兩面派)  拼音:liǎng miàn pài
周旋于对立双方之间,既讨好一方,也不得罪他方的乡愿。如:「他入世尚浅,还没有学会耍两面派。」「他是个标准的两面派,如果想要他真正地支持我们,是枉费心机。」
《漢語大詞典》:两面政权(兩面政權)
指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敌占区或国民党统治区之间的一些对敌我双方都取应付态度的基层政权。 周立波 《金戒指》:“靠近我们这边的八十里地是两面政权。接近 汾河 的那一段就很危险,敌人的碉堡象油鞋钉子一样,特务比狗还多。要加点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