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辞采(辭采)  拼音:cí cǎi
辞章文采。《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祢衡传》:「衡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宋书。卷五六。谢瞻传》:「瞻善于文章,辞采之美与族叔混、族弟灵运相抗。」
《漢語大詞典》:风容(風容)
(1).人的风采,仪容。后汉书·皇后纪上·章德窦皇后:“后与女弟俱以选例入见 长乐宫 ,进止有序,风容甚盛。”魏书·李孝伯传:“ 孝伯 风容闲雅,应答如流, 畅 及左右甚相嗟叹。”
(2).指文采。 唐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士以简慢、歙习、舒徐相尚,文章以风容、色泽、放旷、精清为高。”
《漢語大詞典》:凤采(鳳采)
亦作“ 凤綵 ”。亦作“ 凤彩 ”。
(1).指凤凰形的文采。 南朝 梁 沈约 《谢齐竟陵王永明乐歌启》:“凤綵鸞章,霞鲜锦縟。” 唐 王勃 《九成宫颂》:“龙章凤彩,舄奕於郊墟;黄鉉紫玉,磊珂於坰囿。”
(2).比喻文辞美妙,如凤凰之彩羽。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王 袁 联宗以龙章, 颜 谢 重叶以凤采。”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鷺涛开碧海,凤彩缀词林。”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赠处》:“马媿龙媒,诗称凤采。就捐匹练,代报双珠。”
(3).比喻才华和风采。水经注·庐江水引 晋 张僧鉴 《寻阳记》:“其山川明浄,风泽清旷,气爽节和,土沃民逸,嘉遯之士,继响窟巖,龙潜凤采之贤,往者忘归焉。”艺文类聚卷十四引 南朝 梁 沈约 《齐武帝谥议》:“龙姿凤采,焕若丽天。”
《漢語大詞典》:彩艳(彩豔)
(1).绚丽。 唐 韩愈 《春雪间早梅》诗:“梅将雪共春,彩艳不相因。”
(2).指文采。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小説, 唐 人以前,纪述多虚,而藻绘可观; 宋 人以后,论次多实,而彩艳殊乏。”
《漢語大詞典》:采饰(采飾)
(1).用彩色作装饰。国语·周语中:“服物昭庸,采饰显明。” 汉 张衡 《西京赋》:“故其馆室次舍,采饰纤縟。” 晋 葛洪 抱朴子·应嘲:“夫制器者,珍於周急,而不以采饰外形为善。”
(2).犹文饰。 宋 费衮 梁谿漫志·温公论碑志:“若其不贤也,虽以巧言丽辞强加采饰,徒取讥笑,其谁肯信?”
(3).指文采。 章炳麟 《国故论衡·文学总略》:“所以有《文言》者, 梁武帝 以为‘ 文王 作, 孔子 遵而修之,故曰《文言》’,非矜其采饰也。”
《國語辭典》:悦泽(悅澤)  拼音:yuè zé
美好润泽的样子。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五步一噣,终日乃饱;羽毛悦泽,光照于日月。」
《漢語大詞典》:锦组(錦組)
(1).织花的丝带。穆天子传卷三:“乃执白圭玄璧以见 西王母 ,好献锦组百纯,□组三百纯。”
(2).比喻华美的文采。梁书·朱异传:“五经博士 明山宾 表荐 异 曰:‘窃见 钱唐 朱异 ,年时尚少,德备老成……加以珪璋新琢,锦组初构,触响鏗鏘,值采便发。’”
《漢語大詞典》:琼彩(瓊彩)
(1).美玉的光采。 唐 皎然 《送穆寂赴举》诗:“剑光既陆离,琼彩何璘玢。”
(2).比喻雪光。 唐 裴虔余 《早春残雪》诗:“霽日彫琼彩,幽庭减夜寒。”
(3).比喻文采。 唐 皎然 《答郑方回》诗:“词贞思且逸,琼彩何暉映。”
《漢語大詞典》:翰采
犹文采。三国志·吴志·孙登传:“ 裴钦 博记,翰采足用。”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 陶隐居 仙才翰采,拔于山谷。”
分類:文采
《漢語大詞典》:情藻
犹文采。 刘师培 《与人论文书》:“窃以情藻谊恉,两析斯惕。有实无文,焉资行远?华而弗实,鞶蜕庸殊。”
分類:文采
《國語辭典》:翩翩  拼音:piān piān
1.鸟轻飞的样子。《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唐。白居易〈燕诗示刘叟〉诗:「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2.行动轻快的样子。如:「翩翩起舞」。《楚辞。屈原。九歌。湘君》:「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唐。白居易〈新乐府。卖炭翁〉:「两骑翩翩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3.往来的样子。《文选。左思。吴都赋》:「其邻则有任侠之靡,轻訬之客,缔交翩翩,傧从弈弈。」也作「幡幡」。
4.自得自喜的样子。《文选。张华。鹪鹩赋》:「翩翩然,有以自乐也。」
5.形容文采风流的样子。《文选。曹丕。与吴质书》:「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
6.形容举止洒脱的样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在门缝里窥看,只见闻人生逸致翩翩,有出尘之态。」
《漢語大詞典》:郁郁(欝欝)
(1).浓烈貌,旺盛貌。 宋 毛滂 《蓦山溪·杨花》词:“叶依依,烟欝欝,依旧如张绪。” 明 何景明 《后白菊赋》:“曄丹华以欝欝,冒緑林而萋萋。”《封神演义》第六三回:“转日的,乃岭头松欝欝;生云的,乃崖下石磷磷。”
(2).忧闷貌。 宋 苏洵 《答陈公美》诗:“欝欝自不乐,谁为子悲哀。”《水浒传》第一一○回:“ 宋江 自此去了五个弟兄,心中好生欝欝不乐。”
《國語辭典》:无非(無非)  拼音:wú fēi
不过是、不外是。《老残游记》第八回:「却说那日东造到府署禀辞,与玉公见面,无非勉励些『治乱世用重刑』的话头。他姑且敷衍几句,也就罢了。」《文明小史》第二○回:「所说的无非是报纸上常有的话,并没有什么稀罕。」
《漢語大詞典》:虎豹
(1).喻指残暴之人。后汉书·刘陶传:“陛下不悟,而竞令虎豹窟於麑场,豺狼乳於春囿。” 唐 韦应物 《京师叛乱寄诸弟》诗:“覉离守远郡,虎豹满 西京 。” 清 方文 《偕蔡芹溪至宛兼赠令弟玉立》诗:“虎豹当关欲嚙人,季女何能不憔悴?”
(2).比喻勇猛的战士。 唐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诗之一:“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间章句动风雷。”
(3).比喻富有文采。 宋 黄庭坚 《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诗:“ 谢公 文章如虎豹,至今斑斑在儿孙。”
(4).形容怪石。 宋 苏轼 《后赤壁赋》:“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
《國語辭典》:流离(流離)  拼音:liú lí
1.流亡离散。《汉书。卷四五。蒯伍江息夫传。蒯通》:「今刘、项分争,使人肝脑涂地,流离中野,不可胜数。」汉。李陵〈答苏武书〉:「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
2.光采绚烂的样子。《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曳红采之流离兮,飏翠气之冤延。」汉。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彤彩之饰,徒何为乎?浩浩涆涆,流离烂漫。」
3.眼泪、汗水、血等液体滴流的样子。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从横。」三国魏。嵇康 养生论:「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离。」《三国志。卷三六。蜀书。关张马黄赵传。关羽》:「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4.一种青色宝石。明。周婴《卮林。卷六。通焦。离有十六义》:「〈西域传〉曰:『罽宾国出珊瑚、虎魄、流离。孟康曰:『流离,青色如玉。』」也作「璧流离」、「琉璃」。
5.鸟名。枭鸟。《诗经。邶风。旌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汉。毛亨。传:「流离,鸟也。少好长丑,始而愉乐,终以微弱。」唐。孔颖达。疏:「陆玑云:『流离,枭也。』」《正字通。木部》:「枭,鸟生炎州,母妪子百日,羽翼长,从母索食,食母而飞。关西名流离。」也称为「角鸱」、「猫头鹰」、「鸺鹠」、「鸱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