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逸史
指散失、隐没的史籍或正史以外的史事。 唐 刘知几 史通·古今正史:“ 鸿 始以 景明 之初,求诸国逸史,逮 正始 元年,鳩集稽备。”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赵高:“閲古逸史,载 赵高 为 赵 之公子,抱忠义之性,自宫,隐 秦 宫中,为 赵 报讎。” 郁达夫 《和李西浪〈让画诗〉原韵》:“留得艺人真逸史,大风堂下海扬尘。”
《漢語大詞典》:逸句
(1).风格超逸的文句。 三国 魏 卞兰 《赞述太子表》:“窃见所作《典论》及诸赋颂,逸句烂然,沉思泉涌,华藻云浮。” 宋 梅尧臣 《度支苏才翁挽词》诗之二:“高才飞健鶻,逸句吐明珠。”
(2).散失的文句。 清 吴振棫 养吉斋馀录卷四:“ 晋 傅咸 《污卮赋》,见 张溥 《百三家·傅中丞集》,文不全,《赋汇》外集附之逸句中。”
《漢語大詞典》:散灭(散滅)
散失净尽。陈书·儒林传·沈文阿:“ 秦 烧经典,威仪散灭。”
分類:散失净尽
《漢語大詞典》:遗籍(遺籍)
亦作“ 遗藉 ”。
(1).指古代典籍。隶释·晋张平子碑:“仰鉴遗藉,驰心哲人。”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览遗籍以慷慨,献兹文而悽伤。”《孽海花》第十八回:“听説 东瀛 从前崇尚 汉 学,遗籍甚多,往往有中土失传之本,而彼国尚有流传。”
(2).指散失的书籍。魏书·释老志:“ 秦 肆其毒,灭於灰烬; 汉 採遗籍,復若丘山。”
《國語辭典》:零散  拼音:líng sàn
零落分散。《南史。卷五三。梁武帝诸子传。邵陵携王纶传》:「无事涉疑,遂使零散。」唐。白居易〈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诗:「歌伴酒徒零散尽,唯残头白老萧郎。」
《漢語大詞典》:亡缺
散失残缺。后汉书·荀爽传:“﹝ 荀爽 ﹞著《易传》《诗传》……又作《公羊问》《辩讖》,并它所论敍,题为新书。凡百餘篇,今多所亡缺。”
分類:散失残缺
《國語辭典》:佚事  拼音:yì shì
正史上没有记载的或已散失的故事。如:「上历史课时,老师常常会说一些古人的佚事给我们听,以提高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清史稿。卷五○五。艺术列传四。甘凤池》:「或云凤池年八十馀,终于家。江湖间流传其佚事多荒诞,著其可信者。」
《漢語大詞典》:遗篆(遺篆)
(1).指古文字或古籍。因 先秦 古籍多用篆字,故称。 南朝 梁 沈约 《和竟陵王抄书》:“ 汉 壁含遗篆,名山多逸词。” 宋 梅尧臣 《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见遗因呈祭酒吴公》诗:“心喜遗篆犹在傍,以臼易臼庸何伤。” 清 胡其毅 《题传经堂赠卓大传》诗:“ 鸿都 劫火悲遗篆, 苕水 春星护下帷。”
(2).指散失的古文字或古籍。魏书·礼志二:“暨 秦 燔,鸿籍泯灭。 汉 氏兴,求拾缀遗篆。” 唐 高俭 《文思博要序》:“搢绅先生聚蠧简於内,輶轩使者採遗篆於外。”
《漢語大詞典》:久佚
(1).同“ 久逸 ”。 汉 扬雄 《谏勿许单于朝书》:“以为不壹劳者不久佚,不暂废者不永寧。”
(2).早已散失;早已失传。《增订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标注·子部六·天文算法》:“海岛算经一卷, 晋 刘徽 撰, 唐 李淳风 注。原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録出。”
《漢語大詞典》:逸文
指散失的文章或文字。 晋 郭璞 《〈注山海经〉叙》:“庶几令逸文不坠於世,奇言不絶於今。” 唐 皇甫湜 《编年纪传论》:“必举其大纲,而简序事,是以多闕载,多逸文。”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史通〉削繁序误》:“盖困学纪闻曾载庄子逸文,故 潜邱 补之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三篇:“然 唐 宋 人所引逸文,又有与今本鬻子颇不类者,则殆真非道家言也。”
《漢語大詞典》:阙逸(闕逸)
亦作“ 闕佚 ”。亦作“ 闕軼 ”。 残缺散失。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三:“令闕佚渐加,钻访必不徒然。” 元 赵穆 《〈归潜志〉跋》:“ 辽 金 之间殆数百年,太史宜有论载,而旧闻闕逸,后有述者,可无考订於斯邪?”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王:“至 驪山 之祸,先王之诗,率已闕軼。” 清 卢见曾 《〈封氏闻见记〉序》:“寻唐书·艺文志《晁氏读书志》并云五卷,今所传乃十卷,翻有闕佚,则似展转相録而失其本真耳。”
分類:残缺散失
《漢語大詞典》:荡逸(蕩逸)
(1).同“ 荡佚 ”。 宋 苏轼 《神女庙》诗:“ 大江 从西来,上有千仞山。纵横若无主,荡逸侵人寰。” 明 夏允彝 《〈陈李倡和集〉序》:“ 陈子 之诗,荡逸明华,攄写雄质。”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有 尹文 者,色丰而妓,荡逸飞扬,顾盼自喜,颇超流辈。”
(2).毁坏散失。 明 李东阳 《族高祖希蘧先生墓表》:“厥居遗蹟荡逸,莫知所在。” 明 李东阳 《书〈蒙泉翁类博稿〉后》:“第宅为势家所夺,书册荡逸。”
分類:毁坏散失
《漢語大詞典》:遁散
亦作“遯散”。
(1).犹逃散。 宋 叶适 《南安军三先生祠堂记》:“其治 南安 ,剧贼遁散,兵不用。”
(2).谓隐匿散失。 宋 叶适 《彭子复墓志铭》:“初, 子復 能胜冠,东南之学起。昔之宿闻腐见皆已遯散剽剥,奇论新説忽焉交列横布。”
《漢語大詞典》:沦散(淪散)
散落,散失。 清 戴名世 《与余生书》:“终 明 之末三百年无史,金匱石室之藏,恐终沦散放失,而世所流布诸书缺略不详,毁誉失实。”
分類:散落散失
《漢語大詞典》:神越
(1).精神超逸。 明 徐祯卿 谈艺录:“盖观於大者,神越而心游,中无植干,鲜不眩移,此宏词之极轨也。”
(2).精神散失。《淮南子·俶真训》:“神越者其言华,德荡者其行伪。” 高诱 注:“越,散也。言不守也,故华而不实。”
(3).脱俗高逸。指风格。 刘家方 《访画家黄幻吾》:“ 王羲之 的超逸、 欧阳询 的隽秀、 怀素 的洒脱, 张旭 的神越,无一不使先生心摹手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