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天文摄影(天文摄影)  拼音:tiān wén shè yǐng
以太空天体为对象的摄影。
《国语辞典》:报导摄影(报导摄影)  拼音:bào dǎo shè yǐng
将具有新闻性的人物或事件,透过摄影方式呈现,也称为「新闻摄影」。
《国语辞典》:摄影室(摄影室)  拼音:shè yǐng shì
备有器材、设备,供人室内摄影的地方。
《国语辞典》:摄影机(摄影机)  拼音:shè yǐng jī
连续摄取动态的影像,并记录在胶片或记忆体上的机器。
《漢語大詞典》:风景摄影
以自然景物为表现对象的摄影。一般可分自然风景、城市风景、工业风景、农业风景等。拍摄时要注意突出画面主体,表达景物的立体感、空间感和环境气氛。
《漢語大詞典》:彩色摄影
运用光线、色彩手段再现自然和生活图景的摄影。先将彩色感光负片经曝光和冲洗加工后,形成与景物色彩互为补色的负像,然后将其在正性的感光材料上晒印或放大成与景物色彩一致的正片和照片。
《高级汉语词典》:电视摄影机  拼音:diàn shì shè yǐng jī
拍摄电视用的机器,可将实际影像转换成电信号
《漢語大詞典》:电影摄影机(電影攝影機)
一种摄制影片用的光学机械装置。其主要作用是能将运动的人和物,每隔一瞬间拍摄下来,成为连续的静止画面。
《国语辞典》:摄影棚(摄影棚)  拼音:shè yǐng péng
制片场所设置的拍片房舍。面积广大,可在其中搭置布景,安装多种灯光设备。
《國語辭典》:摄影师(攝影師)  拼音:shè yǐng shī
担任摄影工作的人。
《高级汉语词典》:摄影学  拼音:shè yǐng xué
由于光线或其他辐射能的作用,在感光表面上直接或间接地产生负像或正像的技术或过程
《漢語大詞典》:摄影艺术
造型艺术的一种。以照相机和感光材料为工具,运用画面构图、光线、影调(或色调)等造型手段来表现主题并求得其艺术形象。主要特点在于所表现的对象必须是实际存在的。体裁上分新闻摄影、人像摄影、风景摄影、动静物摄影等。
《漢語大詞典》:摄影者
操作摄影机的人
新闻摄影记者
电影摄影机或电视摄像机的操作者
《國語辭典》:肖像  拼音:xiào xiàng
利用绘画、雕塑、摄影等方式所形成的人物像。
《漢語大詞典》:象法
(1).指国家的法律教令。 前蜀 杜光庭 《都监将军周天醮词》:“鑾旗早復於 秦 京,象法重悬於魏闕。”参见“ 象魏 ”。
(2).犹象教。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象法不可以无主,微言不可以遂丧。”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五·敬一主人诗:“《宿向阳寺》云:‘圣朝存象法,古寺復闻鐘。’”
(3).指摄影术。 康有为 《自题三十影象》诗:“象法流传海外图,偶来山泽现癯儒。”
《漢語大詞典》:象魏
(1).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的一对高建筑,亦叫“闕”或“观”,为悬示教令的地方。周礼·天官·太宰:“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乃县治象之灋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挟日而敛之。”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象魏,闕也。” 贾公彦 疏:“ 郑司农 云:‘象魏,闕也’者, 周公 谓之象魏,雉门之外,两观闕高魏魏然, 孔子 谓之观。” 唐 杨炯 《少室少姨庙碑》:“太微营室,明堂布政之宫;白兽苍龙,象魏悬书之法。” 清 钱谦益 《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陆化熙授承德郎》:“参报待以削草,象魏用为县书。”
(2).借指宫室,朝廷。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云观变为狐兔之藪,象魏化为虎豹之蹊。”南齐书·高帝纪上:“入兵万乘之国,顿戟象魏之下。” 宋 苏轼 《上太皇太后贺正表》:“臣职守江湖,心驰象魏。天威咫尺,想闻清蹕之音。” 清 顾炎武 《雒阳》诗:“象魏云常紫, 龙池 水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