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阳纪(陽紀)
按照古代纳音之法,十二律与十二支相配,凡属申、子、辰、巳、酉、丑者为“阳纪”。一说,自黄钟相生,至于中吕而中止,谓之“阳纪”。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纳音之法:申、子、辰、巳、酉、丑为阳纪,寅、午、戌、亥、卯、未为阴纪。”
《漢語大詞典》:形宜
指按照形势所应注意之事。《宋书·申恬传》:“臣近至止,即履行所统,究其形宜。 河 济 之间,应置戍扞,其中四处,急须修立, 瓮口 故城,又是要所,宜移 太原 ,委以边事。”
《漢語大詞典》:依假
谓暂时按照。《三国演义》第七三回:“既宗室微弱,帝族无位,斟酌古式,依假权宜:上臣为大司马、 汉中王 。”
分類:暂时按照
《國語辭典》:演算  拼音:yǎn suàn
练习数学题目。如:「老师要我们在黑板上演算习题。」
《漢語大詞典》:同出身
科举时代按照中式等第赐予的一种资历称号。在 宋 代为第四、五等。 明 清 时为第三等。宋史·选举志一:“其考第之制凡五等……上二等曰及第,三等曰出身,四等、五等曰同出身。”参见“ 同进士出身 ”。
《漢語大詞典》:剃剪
按照图样剪裁。今 山东 方言犹称剪样为剃样。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东角楼街巷:“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漢語大詞典》:补拟(補擬)
谓按照选人的才能拟定补授的官职。《周书·儒林传·乐逊》:“选曹赏録勋贤,补拟官爵,必宜与众共之,有明扬之授。”参见“ 注拟 ”。
《漢語大詞典》:注拟(注擬)
唐 时选举官员,凡应试获选者先由尚书省登录,经考询后再按其才能拟定官职,称为“注拟”。 宋 代选举因袭此制。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颂德:“从前注拟,皆约循资格,至 国忠 创为押例,选深者尽留,乃无才与不才也。”旧唐书·刘祥道传:“时选人渐众, 林甫 奏请四时听选,随到注拟,当时甚以为便。” 宋 叶适 《信州教授厅记》:“今吏部按格注拟,或特命为堂差,赢数千里,至终始坐学不敢离局。”
《漢語大詞典》:谱列(譜列)
谓按照事物的类别或系统来编排。 唐 刘知几 史通·二体:“史记者,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谱列年爵,志以总括遗漏,逮於天文、地理、国典、朝章,显隐必该,洪纤靡失。”
《國語辭典》:办好(辦好)  拼音:bàn hǎo
1.已经做好、处理完成。如:「老师吩咐的事,你们办好了吗?」
2.将事情料理妥当。同「办妥」。如:「要能把这事办好,重重有赏!」
《漢語大詞典》:均守
谓诸侯按照等级各守其封土。周礼·夏官·大司马:“均守平则,以安邦国;比小事大,以和邦国。” 郑玄 注:“诸侯有土地者均之。尊者守大,卑者守小。” 孙诒让 正义:“书·舜典伪 孔 传云:‘诸侯为天子守土,故称守。’‘均之’者,谓若大司徒建五等爵土之差,爵尊则地大,爵小则地小;均平之,使各守其境土也。”
《漢語大詞典》:遵让(遵讓)
按照礼节谦让。《醒世姻缘传》第九五回:“礼数可也有箇往还,你也该让我往左边去回箇礼才是,怎么也就没箇遵让。”
《国语辞典》:按调(按调)  拼音:àn diào
按照曲调、调式。《红楼梦》第五四回:「贾母便说道:『你们两个对一套将军令罢。』二人听说,忙和弦按调拨弄起来。」
分类:按照调式
《漢語大詞典》:照讲(照講)
方言。照说。按照常理说。如:照讲今晚七点多钟月亮该上来了。
《國語辭典》:车场(車場)  拼音:chē cháng
供车辆停放、编组、分解、贮藏等的地方。
《國語辭典》:安装(安裝)  拼音:ān zhuāng
装置、装设。如:「安装电话」、「安装天线」、「机器一安装好,马上就可以开工。」也作「安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