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进朝(進朝)
前往拜见。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四:“昔日 张先生 进朝,我们多要打箇弓。”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决疑》:“妾因相公进朝,在此问卜。”
分類:前往拜见
《漢語大詞典》:参觐(參覲)
拜见尊长。 五代 范资 《玉堂闲话·目老叟为小儿》:“郎君从庄上来欲参覲。”
分類:拜见尊长
《漢語大詞典》:披展
披诚展拜,拜见。 唐 魏徵 《为李密檄荥守郇王庆文》:“早挹芳猷,未谐披展,甚为翘佇,兴寝增劳。”
分類:拜见
《國語辭典》:分大小  拼音:fēn dà xiǎo
旧俗新妇于结婚次日拜见亲族,称为「分大小」。
《国语辞典》:免参(免参)  拼音:miǎn cān
免除拜见。《宋史。卷一一六。礼志十九》:「然在京釐务之官例以别敕免参,宰臣押班近年已罢,而武班诸衙本朝又不常置。故今之赴常朝者,独御史台官与审官、待次阶官而已。」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今日免参,明日早见。」
《國語辭典》:拜恳(拜懇)  拼音:bài kěn
诚心的请求。《西游记》第三七回:「今来志心拜恳,千乞到我国中,拿住妖魔。」
分類:拜见祈求
《漢語大詞典》:枣脩(棗脩)
枣子与肉脯。古代妇女拜见长辈时携带的礼物,取其起早而虔敬之意。左传·庄公二十四年:“男贄,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贄,不过榛栗枣脩,以告虔也。” 孔颖达 疏:“枣,取其早起也;脩,取其自脩也。” 南朝 齐 张融 《与从叔永书》:“榛栗枣脩,女贄既长,束帛禽鸟,男礼已大。” 宋 苏辙 《大行太皇太后上仙功德疏》:“贄罢枣脩,襚陈褘狄,敢荐竺文之秘,少资天福之餘。”
《漢語大詞典》:贽礼(贄禮)
拜见时赠送的礼物。 明 无名氏 《鸣凤记·严嵩庆寿》:“且进见之时,必有贄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这是一份贄礼,却送得那么重!”
《漢語大詞典》:拜觐(拜覲)
朝见君主或拜见长者。晋书·温峤传:“公自还輦轂,入辅朝政,闕拜覲之礼,简人臣之仪,不达圣心者莫不於邑。”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四郎:“向居 王屋山 下洞,今将往 峨嵋山 ,知叔到此,故候拜覲。”
《漢語大詞典》:纳拜(納拜)
低头拜见。纳,用同“ 捺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前辈遇通家子弟初见请纳拜者,既受之,则设席望其家,遥拜其父祖,乃就坐。” 明 李贽 《与周友山书》:“倘肯如此,弟当托兄先容,纳拜大宗师门下。”
分類:低头拜见
《漢語大詞典》:道谒(道謁)
途中拜见。 宋 谢翱 《邸吏谒故主曲》:“梦见随俘上江邸,道謁凄凉唯故吏。” 元 熊禾 《考亭书院记》:“乙巳,侯同知 南剑郡 事,道謁祠下。”
分類:途中拜见
《漢語大詞典》:枣修
同“枣脩”。
枣子与肉脯。古代妇女拜见长辈时携带的礼物,取其起早而虔敬之意。
《漢語大詞典》:枣脩(棗脩)
枣子与肉脯。古代妇女拜见长辈时携带的礼物,取其起早而虔敬之意。左传·庄公二十四年:“男贄,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贄,不过榛栗枣脩,以告虔也。” 孔颖达 疏:“枣,取其早起也;脩,取其自脩也。” 南朝 齐 张融 《与从叔永书》:“榛栗枣脩,女贄既长,束帛禽鸟,男礼已大。” 宋 苏辙 《大行太皇太后上仙功德疏》:“贄罢枣脩,襚陈褘狄,敢荐竺文之秘,少资天福之餘。”
《國語辭典》:奉拜  拼音:fèng bài
祭拜。《西游记》第一九回:「三藏下马奉拜,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
《國語辭典》:谒刺(謁刺)  拼音:yè cì
进见时所使用的名片。
分類:拜见名片
《漢語大詞典》:纳贽(納贄)
初次拜见长者时馈赠礼物。 汉 王逸 《九思·守志》:“謁玄黄兮纳贄,崇忠贞兮弥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氏:“秀才自言 胡氏 ,遂纳贄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