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报国(報國)  拼音:bào guó
为国家尽忠效力。如:「投身军旅所为何事?不过就是报国而已。」《三国演义》第四回:「卓贼欺天废主,人不忍言;而公恣其跋扈,如不听闻,岂报国效忠之臣哉?」《儒林外史》第三八回:「热心救难,又出惊天动地之人;仗剑立功,无非报国忠臣之事。」
《国语辞典》:舍身报国(舍身报国)  拼音:shě shēn bào guó
舍弃己身报效国家。《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大丈夫舍身报国,虽万死无恨。」
《国语辞典》:摅忠报国(摅忠报国)  拼音:shū zhōng bào guó
表达忠诚,报效国家。
《国语辞典》:杀身报国(杀身报国)  拼音:shā shēn bào guó
牺牲生命报效国家。唐。杨烱〈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臣又多幸天皇任之以股肱,誓期杀身报国,致一人于尧舜。」元。曾瑞〈羊诉冤。十二宫套〉:「舍命于家,就死成仁,杀身报国。」也作「杀身救国」。
《国语辞典》:精忠报国(精忠报国)  拼音:jīng zhōng bào guó
尽心尽力的报效国家。《喻世明言。卷三二。游酆都胡母迪吟诗》:「岳飞精忠报国,父子就戮。」也作「尽忠报国」。
《国语辞典》:捐躯报国(捐躯报国)  拼音:juān qū bào guó
牺牲生命,报效国家。《元史。卷一五三。王楫传》:「臣以布衣受恩,誓捐躯报国,今既偾军,得死为幸!」《精忠岳传》第一六回:「我想做了武将,固当捐躯报国。」
《国语辞典》:忠君报国(忠君报国)  拼音:zhōng jūn bào guó
忠于国君,报效国家。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二折:「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济世安民,忠君报国,乃是男儿所为。」
《国语辞典》:以身报国(以身报国)  拼音:yǐ shēn bào guó
尽自己的能力来报效国家。《魏书。卷七七。辛雄传》:「卿等备位纳言,当以身报国。」也作「以身许国」。
《国语辞典》:报国尽忠(报国尽忠)  拼音:bào guó jìn zhōng
为国尽忠效力。如:「若人人能报国尽忠,国家强盛,指日可待。」《西游记》第三九回:「我师父大发弘愿,情欣意美,报国尽忠,蒙唐王赐与文牒。」
《漢語大詞典》:赤心报国(赤心報國)
竭尽忠心,报效国家。 唐 刘长卿 《疲兵篇》:“赤心报国无片赏,白首还家有几人。” 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四折:“孩儿,你那里知道,俺为臣者,当要赤心报国,岂记私仇也呵。” 明 无名氏 《精忠记·告奠》:“俺主人赤心报国,立意復仇。”亦作“ 赤心奉国 ”。《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莫不赤心奉国,忠孝全身。”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嘉元年:“尊天子,削诸侯,赤心奉国,何罪之有!”
《國語辭典》:尽忠报国(盡忠報國)  拼音:jìn zhōng bào guó
竭尽忠诚报效国家。《北史。卷八三。文苑传。颜之推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也作「精忠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