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弃生(棄生)
抛弃生命。指自尽。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以罪弃生,则违古贤‘夕改’之劝;忍活苟全,则犯诗人‘胡颜’之讥。”
《漢語大詞典》:抛置
抛弃不管。 清 孙枝蔚 《蒿里曲》:“此曹有母復有妻,谁令抛置古城东。” 梁启超 《中国史叙论》第六节:“有此三者,此论似可抛置。”
分類:抛弃不管
《漢語大詞典》:弃命(棄命)
违命;抛弃命令。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贪货弃命,亦君所恶也。昏而受命,日未中而弃之,何以事君?” 明 刘基 《春秋明经·杞子来朝公子遂帅师入杞》:“今而弃命废职,忘先君之所事守,不能居其封爵,亦可鄙矣。”
《漢語大詞典》:弃事(棄事)
(1).抛弃职责。左传·闵公二年:“违命不孝,弃事不忠,虽知其寒,恶不可取,子其死之。”韩非子·八奸:“是以吏偷官而外交,弃事而财亲。”
(2).抛弃农事。墨子·非儒下:“立命缓贫而高浩居,倍本弃事而安怠傲……陷於飢寒,危於冻馁。”
(3).摆脱世事。庄子·达生:“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 成玄英 疏:“故弃世事则形逸而不劳,遗生涯则神凝而不损也。”
《漢語大詞典》:贱弃(賤棄)
(1).鄙弃;轻易抛弃。 唐 李公佐 《庐江冯媪传》:“ 冯媪 者, 庐江 里中嗇夫之妇,穷寡无子,为乡民贱弃。”《剪灯新话·申阳洞记》:“﹝ 李生 ﹞不事生产,为乡党贱弃。” 明 沈榜 《宛署杂记·宣谕》:“收穫了田禾,都要爱惜积藏,勿贱弃了。”
(2).贱价割弃。 明 李开先 《温母常氏还金传》:“差重难支,苦死,贱弃祖业,得金曾不偿直。”
《漢語大詞典》:灭弃(滅棄)
毁灭抛弃。 汉 仲长统 《述志》诗:“叛散五经,灭弃《风》《雅》。” 三国 魏 曹植 《陈审举表》:“若有不合,乞且藏之书府,不便灭弃。”
分類:毁灭抛弃
《漢語大詞典》:弃席(棄席)
《淮南子·说山训》:“ 文公 弃荏席,后霉黑, 咎犯 辞归。”后因以“弃席”比喻被抛弃的功臣。 南朝 宋 鲍照 《代东武吟》:“弃席思君幄,疲马恋君轩,愿垂 晋 主惠,不愧 田子 魂。”参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分類:抛弃功臣
《漢語大詞典》:弃损(棄損)
抛弃、损害。鬼谷子·捭阖:“故言死、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 陶弘景 注:“凡此皆欲人之死,故曰阴曰终。”
《漢語大詞典》:弃秽(棄穢)
抛弃秽浊。秽,喻谗佞之人。《楚辞·离骚》:“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洪兴祖 补注:“谓其君不肯当年德盛壮之时,弃远谗佞也。”
分類:抛弃谗佞
《國語辭典》:抛躲(拋趓)  拼音:pāo duǒ
抛开、遗弃。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一折:「你教我可怜见,你待敢是无奈之何。……只为婚姻事成抛躲。」也作「抛躲」。
《國語辭典》:抛躲(拋躲)  拼音:pāo duǒ
抛开、遗弃。宋。向滈〈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词:「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明。汤显祖《还魂记》第一六出:「断烟中见水阁摧残,画船抛躲,冷鞦韆尚挂下裙拖。」也作「抛躲」、「抛亸」、「抛离」。
分類:回避抛弃
《漢語大詞典》:泯弃(泯棄)
灭绝废弃;泯灭抛弃。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若泯弃之,物乃坻伏。”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汝南陈茂》:“今 茂 泯弃天常,进止由己。”
《漢語大詞典》:偏弃(偏棄)
亦作“ 偏弃 ”。
(1).抛弃其中之一。墨子·经下:“丽与(暴),夫与履,一偏弃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宜以古之製裁为本,今之辞调为末,并须两存,不可偏弃也。”
(2).犹言被放逐于偏远之地。 汉 刘向 《九叹·怨思》:“玄蝯失於潜林兮,独偏弃而远放。”
《國語辭典》:弃婴(棄嬰)  拼音:qì yīng
被父母遗弃的婴儿。如:「他们夫妻领养了一名弃婴,准备好好的培育他。」
《漢語大詞典》:弃投(棄投)
抛弃,扔掉。 宋 苏舜钦 《答宋太祝见赠》诗:“披豁聊短篇,安足谓酬和。莞尔当弃投,毋留重吾过。”
分類:抛弃扔掉
《漢語大詞典》:变弃(變棄)
变心、抛弃。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朋友之交犹贵久要不忘,安有君臣之际,受人之知遇,因人之危难,中道变弃,乃反戈倒攻者!”
分類:变心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