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生吞
(1).活活地咽下去;未经煮熟地咽下去。《说岳全传》第七三回:“覩 秦檜 夫妻之恶,更愿得而生吞。” 方志敏 《可爱的中国》:“那矮的恶魔怎么那样凶恶,竟将母亲那么一大块身体,就一口生吞下去。”
(2).比喻生硬地抄袭或模仿。 柳亚子 《论诗》诗:“一卷生吞 杜老 诗,圣人伎俩只如斯。” 鲁迅 《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二》:“可惜有些‘艺术家’,先前生吞‘ 琵亚词侣 ’,活 剥蕗谷虹 儿,今年突变为‘革命艺术家’,早又顺手将其中的几个作家撕碎了。”参见“ 生吞活剥 ”。
《國語辭典》:生吞活剥(生吞活剝)  拼音:shēng tūn huó bō
本指唐张怀庆喜欢剽窃名士诗文,而遭时人讥为:「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见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一三。谐谑》。后比喻做学问或学习某事,只是一味的袭用他人的经验或成果,而不求甚解。明。徐渭〈奉师季先生书〉:「大约谓先儒若文公者,著释速成,兼欲尽窥诸子百氏之奥,是以冰解理顺之妙固多,而生吞活剥之弊亦有。」也作「活剥生吞」。
《漢語大詞典》:揭箧(揭篋)
把箱笼扛走。比喻全部抄袭他人的文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又製同他文,理宜删革,若排人美辞,以为己力,寳玉大弓,终非其有。全写则揭篋,傍采则探囊。”参见“ 揭篋担囊 ”。
《漢語大詞典》:揭箧担囊(揭篋擔囊)
盗窃箱笼等财物。庄子·胠箧:“然而巨盗至,则负匱揭篋担囊而趋。”亦作“ 揭篋探囊 ”。旧唐书·酷吏传序:“今夫国家行斧鉞之诛,设狴牢之禁以防盗者,虽云固矣,而犹踰垣掘塚,揭篋探囊,死者於前,盗者於后,何者?”
《漢語大詞典》:剽攘
(1).掠夺。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军士剽攘,非汝之过。”
(2).抄袭窃取。 明 宋濂 《经畬堂记》:“世儒不之察,顾切切然剽攘摹儗其辞为文章,以取名誉於世。”
《國語辭典》:剽剥(剽剝)  拼音:piào bō
剽,攻击。剽剥指用语言、文字互相攻击。《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漢語大詞典》:剽掇
抄袭,摘录。 明 文徵明 《毛公行状》:“时举子学多事剽掇,以求合於有司,於经义初无发明。”
分類:抄袭摘录
《漢語大詞典》:摽窃(摽竊)
同“ 剽窃 ”。 抄袭、窃取他人的文章或成果。摽,通“ 剽 ”。 鲁迅 《华盖集续编·不是信》:“这‘流言’早听到过了;后来见于《闲话》,说是‘整大本的摽窃’。”
《漢語大詞典》:钞掇(鈔掇)
抄袭摘取。新唐书·儒学传下·元行冲:“ 魏 孙炎 始因旧书擿类相比,有如钞掇,诸儒共非之。”
分類:抄袭摘取
《漢語大詞典》:钞书胥(鈔書胥)
指抄袭陈言,不能自出新意之人。 清 沈起凤 《谐铎·嘲吴蒙》:“自此潜心实学,不復作钞书胥矣。”
《漢語大詞典》:抄击(抄擊)
包抄袭击。后汉书·鲜卑传:“ 耿曄 遣 乌桓 亲 汉 都尉 戎朱廆 率众王侯 咄归 等,出塞抄击 鲜卑 ,大斩获而还。”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九年:“时后军犹数万人, 高丽 随而抄击,最后羸弱数千人为所杀略。”
《漢語大詞典》:援剿
引用抄袭。 清 恽敬 《重刻〈脉经〉序》:“此书前后凡四刻矣,各序皆斥 五代 高阳生 《脉经歌》援剿经説,粗工便之,致此书传习不广,此医学所以日陵夷也。”
分類:引用抄袭
《國語辭典》:文抄公  拼音:wén chāo gōng
讥称专门抄袭剽窃他人文章的人。
《漢語大詞典》:套袭(套襲)
谓套用抄袭。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九:“无论文章或绘画,凡是摹仿套袭的东西,绝不配称为创作。”
《国语辞典》:抄用  拼音:chāo yòng
抄袭沿用。如:「这分文件的格式可以拿来直接抄用。」
分类:抄袭沿用
《漢語大詞典》:腐剿
辗转抄袭,毫无新意。 明 艾南英 《〈重刻罗文肃公集〉序》:“ 太仓 、 歷下 两生,持北地之説而又过之,持之愈坚,流弊愈广,后生相习为腐勦,至於今而未已。”
《漢語大詞典》:钞击(鈔擊)
包抄袭击。后汉书·孔奋传:“ 奋 乃率厉 钟留 等令要遮钞击,共为表里。”三国志·吴志·全琮传:“敌数以轻船钞击, 琮 常带甲仗兵,伺候不休。”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八年:“ 高丽 四面钞击, 述 等且战且行。”